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郑和下西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三大航海家航海活动比较表

项目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达美洲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时间140514331492150414971498
次数741
船数大号宝船62艘(共百余艘)174艘(一说3艘)
船只大小大号宝船长44.4丈,宽18丈(淮尺),折合公制长151.8米,宽61.6旗舰100吨,长245米,宽6米,其他二舰50吨、40分别有120吨、100吨和50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

材料四   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新航路开辟又被称为“地理大发现”,请在材料一的图2中找出当时新“发现“的地点(至少两个)。根据图1和图2,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在航线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材料四中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看法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评价历史事件的正确原则应该是什么?
2022-07-30更新 | 925次组卷 | 14卷引用:重庆市江津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命题竞赛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根源在于(       
A.八股取士的影响B.科学技术的落后C.西方列强的侵略D.封建制度的腐朽
3 . 以下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一带一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B.加强亚欧非三洲联系
C.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D.古代东西方交往
2021-05-31更新 | 300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锡盟多伦县二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竞赛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郑和碑记》记载:“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驱除沿海倭寇B.扩大政治影响C.寻找黄金财富D.传播中国文化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大型电视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下列叙述与纪录片史实相符的是(  )
A.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B.郑和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
C.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 30 多个国
D.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从北京出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