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郑和下西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下面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三宝庙

明代《倭寇图卷》(局部)

妈祖庙

A.明朝的政治制度B.明朝的民族关系
C.明朝的对外关系D.明朝的科技文化
2024-03-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初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2 . “一带一路”是各国发展与合作、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道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单纯的经济合作之路,同时更是政治沟通、文化交流之路。必将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繁荣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下列事件与“一带一路”产生的作用相同的有(     
①张骞通西域②戚继光抗倭
③郑和下西洋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4-03-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南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收心考历史试题
3 .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交流和发展,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材料三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1)材料一中,图一建筑在中国称之为是什么?图二文明成果源于哪一文明古国?图三反映了古代印度哪一制度?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对东西方文化产生的共同影响?中国明朝时候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航海壮举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024-03-1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二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人类交往既表现在民族、国家之间,也表现在人群、集团、地区之间。人类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业往来、使节往来、民族迁徙、文化交流等和平形式。人类交往的发展,推动着历史的进程。

——摘编自彭树智《论人类的文明交往》

材料二   世界交往的普遍性是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无法抗拒的。交往开放与昌盛兴旺相依,孤立隔绝与落后衰败相随。中国在参与世界交往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并存。

——李凤琴《马克思恩格斯世界交往思想研究》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结合5例史实对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40字左右)
(2)结合中国16-20世纪的相关史实对材料二中划线部分如以说明。
2024-03-0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扬梦·乘风破浪】【梦碎·天朝之殇】【寻梦·长夜星光】【追梦·奔向富强】
1422年,郑和的船队结束第六次远航归国,随船来访的有退罗、苏门答刺和阿丹等国使节。他的远航展现了中国的国威,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1842年,中国在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经过战争的激烈碰撞后,开始经历长达百年的屈辱。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上提出三民主义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9年,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22年,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成功举办了冬奥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疫情防控成绩斐然。我们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二十大,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1)结合材料“扬梦”,写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
(2)结合材料“梦碎”,写出使“天朝梦碎”的战争及战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为什么说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块“界碑”?
(3)根据材料“寻梦”分析,在“寻梦”路上中国的哪些阶层或政党进行了哪些探索(两点即可)?
(4)从“扬梦→梦碎→寻梦→追梦”的曲折发展之路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024-03-0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图A       

                                                                         图 B
(1)历史地图包含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请说出材料一图A中A处(丝绸之路的出发点)是______;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是______;图B是明朝对外交往中______(事件),他最远到达______

材料二: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忌切脲。敝合辄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


(2)根据所学列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把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史实各一例。

材料三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3)根据材料三分析,清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汉朝至清朝我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你有何启示?
2024-03-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文明对外交流史可以说如史诗般波澜壮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政府为官的外国及外族人有数千名之多:有官拜大将军的,有入朝为相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留居唐朝五十年,专门管理外交事务……唐朝生活的外国人之中,僧侣也占了很大一部分。鼎盛时期的唐朝对宗教的态度是较为宽容的,不仅佛教徒大量涌入,袄教、景教、伊斯兰教都有众多的教徒在长安一带活跃。

——摘编自罗威尔主编的《知中·洋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交流繁盛的表现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代进出口货物达410种以上,按性质可分为宝物、布匹、香货、皮货、杂货、药材等,单是进口香料,其名色就不下百种;宋代海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设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5个市舶司;据吴自牧《梦梁录》记述,宋代海船可乘五六百人以上,海船很多,据推断,福州一地就有300余艘宽一丈二尺以上的海船。

——摘编自新华网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繁荣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人教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深远影响?
2024-03-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当中国船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探察之时,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的是……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

——《新全球史》本特利

材料二   1914~1945年可以描述为世界经济解体和世界贸易下降的时期。1932年,世界输出额的美元价值猛跌到1929年水平的三分之一,出口数量则跌到1913年的水平……1948年以后,世界贸易增长得非常迅速。在1950~1960年十年中,世界输出额的增长率每年约为6%。

——摘编自(美)哈勃勒《从历史角度看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增长》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因此,各国既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也要注意保卫自己的经济安全。另外,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英国最终脱欧,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措施。

——《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是指当时的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与郑和的动机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4~1945年世界贸易下降和1948年以后贸易增长迅速的原因分别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应采取什么措施应对经济全球化?
2024-02-19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玄奘                                      鉴真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A.经济繁荣B.科技先进C.佛教传播D.对外交往
10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你指出我国在唐朝和明朝时都实行了什么外交政策?并分别写出一个相关的历史事件。
(2)清朝以“天朝大国”自称,前期实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该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请你例举一项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谈谈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3-10-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汩罗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