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紧紧地依靠在一起。

材料一   南昌起义之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污蔑以及老百姓对旧式军队的刻板印象,老百姓对起义部队见之即躲。为消除百姓误解,中共制作了如"土地归还农民"等红色标语,恰到好处地宣传了共产党的主张,既符合广大群众的切实利益,又顾及广大群众的心理接受水平。红色标语,配以集会、演讲的宣传方式,加上起义部队的优良作风,让中国共产党争取到广泛的群众支持。83日,起义军就收到南昌民众筹集的捐款1万银圆,各界市民主动帮助起义军抬担架、照顾伤员、赶制军服、踊跃参军。这些红色标语多书写、张贴在年久失修的老屋上,由于多年的风雨侵蚀,有些标语纸张已冲散,有些标语布匹不知所踪,有些写有标语墙皮已剥落……

——摘编自周珊秀等《宣传与号召:南昌起义时期的红色标语》

材料二   下图是19495月作者洪荒在目睹了解放军节节南下的场景时,回想起自己回乡探亲途中见到的国民党军队乱抓壮丁、抢劫的罪行,激起了作者的创作欲望,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提笔所创作的。

——摘编自甘险峰《中国漫画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共产党制作的传宣标语有何特点?红色标语、革命圣地等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请你围绕“如何用好红色资源”提一个合理的建议。
(2)观察材料二的漫画,判断漫画的上部分还是下部分反映解放军的形象?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3)综合以上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
2024-04-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2 . 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结合材料,探究中国自信的来源。
【考古探史·根植于文化的自信】

材料一

《熹平石经》是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2019年12月27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文物随之展出。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形成了关注现世人生的人本观......仁爱思想成为儒学核心,儒学文化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使自我融于家国天下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客观上把自我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                    
——肖谦《先秦儒学文化核心价值的人文关切》
【文献佐史·来源于中国化的理论自信】

材料二   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伟大自我革命和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见下表)

三次飞跃

核心观点及意义

第一次毛泽东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伟大自我革命和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
第二次邓小平理论
第三次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据宋珊珊、王立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定历史自信》

【图像证史·道路开辟中增强自信】

材料三

①油画:《井冈山会师》

②漫画:《奔向社会主义》

③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红手印原件

④中国加入世贸《人民日报》
【数据析史·优越制度展示自信】

材料四   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2023年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国民总收入1251297亿元,比上年增长5.6%。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砥砺前行,总体恢复向好,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证券报

(1)材料一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的创始人是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核心及其在治国方面的思想是什么?
(2)请分别写出材料二中①处的历史意义和②处道路的具体名称。
(3)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请从材料三中选出两则可用于上述观点的一手史料(填写序号),并选择其中一则围绕观点简要论述。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4-05-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面为黄亚光在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创作的宣传漫画。其最恰当的主题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B.红军队伍的壮大
C.敌后战场的开辟D.三大决战的到来
2023-10-22更新 | 45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中国共产党某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在这次党的代表大会上,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_A_,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这次党的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并将材料中_A_处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   (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编自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据材料二分析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的社会背景。

材料三   长征路上,红军所到之处,不仅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而且开仓济贫,帮助群众废除苛捐杂税,使群众深切感受到共产党好、红军好。在党和红军的感召下,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和协助红军作战,不少民众还参加了红军队伍,在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下,党和红军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御敌长城,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

——摘编自赵周贤、刘光明《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3)根据材料三,概括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的原因。并指出三大红军主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对中国革命有怎样的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四   下图是著名画家丰子恺于19459月创作的漫画,画中文字: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



(4)上图漫画反映了抗日战争结束后饱受战火蹂躏的中国人民怎样的心愿?中国共产党为此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2023-09-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33年,黄亚光创作了宣传漫画《红军的壮大》,画面中四面旗帜由小到大表现了人民军队从“南昌暴动(起义)”(一九二七)到第四次反“围剿”胜利(一九三三年)的发展历程。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A.南昌起义深远影响B.反“围剿”的不断胜利
C.思想建党政治建军D.开辟了井冈山道路
2024-05-1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2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列漫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某一阶段的发展历程,按其反映历史事件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2022-01-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时空观念】
(1)根据下列图示,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内容,并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空间是如何逐步扩展的?
材料一




【历史解释】

材料二:小明同学在学了“巴黎和会”后,画了下面漫画。   



(2)巴黎和会上作出了怎样的规定导致德国人如此沮丧、日本人如此得意?
【唯物史观】

材料三:科技革命的影响



(3)观察图一和图二提供的信息,分析科技革命的影响。
【史料实证】

材料四:罗吉义《宋代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政策》中说:“宋代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唐代的水平而进入了比较成熟和高度繁荣的阶段。”


(4)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宋代商业“高度繁荣”的史实。
【家国情怀】

材料五:不错,目前的中国,圃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1935年5月2日写于狱中)

注: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闽浙赣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


(5)回顾所学知识,造成“目前的中国江山破碎,国弊民穷”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五体现出方志敏同志哪些高尚品质?
2022-04-0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济宁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论证了红色政权在中国农村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

材料二:邓小平指出,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长期以来,我们从苏联借鉴过来的经济体制却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改革。

邓小平还一再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认为任何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他主张,要全面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漫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理论贡献。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解决的当时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邓小平又作出了怎样的历史决策?
(3)从材料三漫画中得到的信息,我国当前发展目标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归纳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毕生致力于完成的共同事业是什么?
2020-09-2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流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近代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在一位历史人物图像的旁边有这样的文字介绍

在读书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仁途”作为人生目标的社会里,中了状元却弃官从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他报国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创业的精神不仅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树立了标杆,也成为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


(1)根据材料一的介绍,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是谁?在“实业救国”的信念下,他创办的著名民族企业是什么?

材料二:图片与漫画



(2)材料二图一中的上海市民,除了传统的人力车,可以乘坐什么样的新式交通工具出行?图二漫画中称呼的变化和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指导思想的变化】

材料三: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通过了的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


(3)材料三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统一的思想是指什么?举一例说明这一思想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果
(4)通过以上探究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020-03-20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某校八年级同学开展了以“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林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材料二   读下面两幅油画图片。



(2)上述两幅图片反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从“南昌”到“井冈山”,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   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材料四   读下面漫画图片。



(4)材料四中的漫画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国共两党关系(漫画中“两锤”比输国共两党)?结果如何?

材料五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5)材料五是1945年8月某电报电文内容的一段,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接收电报的人是如何应对的?取得了什么成果?
2020-05-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