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反抗列强侵略的英勇斗争中,无数英雄先烈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前 赴后继:

①“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②“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③“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 奋……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1)①歌颂的英雄和③赞扬的事件分别是?

材料二   中国的志士仁人和各阶层民众先后发起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斗争。第一类是农民运动……第二类是改良运动……第三类是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几经失败之后,人们把实现民 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到新兴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摘编自党史专家邵维正访谈


(2)第一类和第二类运动分别举一个例子。
(3)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始终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为谋求救国方案,社会各 阶级因此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尝试,尽管这些努力都一一失败了,但先进的中国人始终没有放弃寻找新的社会力量和前进道路。请以“先进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 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 200 字。
2021-12-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爱迪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近代表现的尤其突出。阅读下列材料:
【坠入深渊】

材料一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艰难探索】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历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又是常被过低估计的……。


【独立探索】

材料三 《新青年》派从马克思主义中看到了希望,1921年夏,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领袖毛泽东,他虽然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主张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艰苦抗战】

材料四 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农民之梦】

材料五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特色之路】

材料六 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专家告诉他们(与会代表),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但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2)材料二所述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7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进行“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探索的?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所述的“持续时间”。概括材料所表述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5)据材料五,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是如何帮助农民实现第二种梦想的?
(6)依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决策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养活了十几亿人口直接得益于哪项政策的实施?
2019-06-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博里镇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每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史学家冯天喻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湖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材料二: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

材料三:它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材料四:“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2018年5月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试举出春秋时期一位思想家的民本观点印证为百姓而“鸣”这一结论。

(2)材料二中“灿烂星云”指的是什么运动?为何说它是中世纪与近代的分水岭?

(3)材料三中的宣言指什么文件?试举一例证明材料三论断的正确性。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人找到了怎样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从而创造了“发展奇迹”?

2019-08-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九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4 .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红色文化遗产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为传承红色基因,某校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材料一

主题:_______________
①天安门见证了1919年5月4日时北京大学等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
②东北抗联博物馆记录了东北抗日联军用鲜血和生命坚持抗战14年,还原东北抗联的真实形象,挖掘弘扬抗联精神
③井冈山会师纪念馆是一座反映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两支革命队伍在党的领导下胜利会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专题陈列馆
④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馆内陈列了海南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四个阶段的革命斗争史料及珍贵文物,包括琼纵战士使用过的各种生活用品、工作用品、武器、旗帜、印章、历史照片等
⑤遵义会议纪念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立
⑥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而建造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同时,红色文化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生动载体。我们要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摘自范镇《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请为该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2至3个红色景点(只写序号即可),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综合上述探究活动,谈谈作为青少年该如何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遗产。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4年是毛泽东诞辰131周年,九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了以“走近伟人”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材料一   九年级(1)班第1小组整理了一份会议资料卡片。

时间

1921年7月23日

地点

上海、__________

参会人员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材料二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并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料三   古田会议的决议,……清除形形色色来自旧式军队的影响,使红四军和其他各部分红军成为真正的新型人民军队,并且形成了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传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对以后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金冲及《星火的启示: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

材料四


               开国大典

材料五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 130 周年……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写出此次会议召开的另一个地点。
(2)“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并且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新型人民军队”“新”在哪里?
(3)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毛泽东“开创的事业”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4-1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波澜壮阔。同学们围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邮”览革命历程】

部分表现元素:上海望志路106号会址、嘉兴南湖红船部分表现元素:遵义市老城子尹路96号会址、泸定桥部分表现元素:百团大战纪念馆部分表现元素:解放北平

——图文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

(1)任意选择两枚邮票,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其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任务二:“图”说革命星火】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等等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必须这样,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

——摘编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根据示意图,指出位于广西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名称。根据材料,指出毛泽东认为促进革命高潮的政策有哪些?
【任务三:“馆”藏革命记忆】
专题展馆一专题展馆二

图①1939年河北阜平县人民积极参军


地道好,地道妙,打了敌人钻地道。
明里打,暗里逃,消灭敌人最可靠。
鬼子气得干瞪眼,抗日军民哈哈笑。
图②北京焦庄户民兵地道歌

图③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
       ——摘自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中央军起草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图④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节选

——以上素材选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

(3)通过这两个专题展馆,可以唤醒我们对哪两场战争的记忆?
【任务四:“笔”书革命感悟】
(4)有学者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提出了以下三种观点,请你选取其中一个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
观点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观点②:正确的革命道路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观点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2024-02-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7 . 当组织把意义、系统、共同思想、组织文化编织在一起,共同组成精神穹宇时,这个组织就拥有了灵魂,这样的组织将无坚不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应该说,在创立初期,国共两党在成员构成上的差异并没有那么大。比如,国共早期的创始人和领导人,背景都很相似,他们都来自传统士绅阶层,都心怀救亡图存的理想。但是,随着革命的推进,国民党渐渐违背了初心,大部分人成为现实利益的追逐者和既得利益的捍卫者,只关心个人或者小团体的眼前利益。而共产党则坚持初心,一直践行自己的信仰和理论。到最后,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演化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一个为了利益而战,一个为了信仰而战;一个依赖物质刺激,一个依靠精神激励。

——摘编自《得到听书》周大江《党史商鉴》

材料二:《党史商鉴》导读图


(注:“十六字诀”的游击作战方针,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二元首长制:就是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共同负责的二元领导体制。政治主官最基本的职责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来贯彻、监督组织执行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共同思想在全党、全军共享。)

——摘编自《得到听书》周大江《党史商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国共抗战时期游击战形成强烈反差的原因是?材料二中支部建在连上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其意义何在?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论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
2023-03-28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革命不能输入,亦不能输出,而只能由每个民族内部的发展所引起。”能佐证这个观点的事件是(     
A.实施百日维新B.成立中华民国C.国民革命运动D.工农武装割据
2024-05-2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试题
9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波澜壮阔。同学们围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 “邮”览革命历程】

                      

                  

                      

                         
部分表现元素:上海望志路106号会址、嘉兴南湖红船部分表现元素:遵义市老城子尹路96号会址、泸定桥部分表现元素:百团大战纪念馆部分表现元素:解放北平

——图文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


【任务二 “图”说革命星火】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等等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必须这样,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

——摘编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任务三 “馆”藏革命记忆】
专题展馆一专题展馆二

图①1939年河北阜平县人民积极参军

——以上素材选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


(1)任意选择两枚邮票,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其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示意图,指出位于广西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名称。根据材料,指出毛泽东认为促进革命高潮的政策有哪些?
(3)通过这两个专题展馆,可以唤醒我们对哪两场战争的记忆?
(4)有学者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提出了以下三种观点,请你选取其中一个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
观点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观点②:正确的革命道路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观点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2024-03-0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依据材料中概括“战败”的影响?分析作者为何认为“改制”有别于“自强”?

材料二   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这条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它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据材料二指出选择“这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如何理解“最初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这一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你有哪些认识?
2021-05-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