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时期代表人物土地政策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有田同耕”
辛亥革命时期

材料二       ……秋收暴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发动土地革命”。当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队伍在井冈山地区落脚时,他就已高举“打土豪,分田地”的旗帜,其他武装起义队伍也相继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废除革命根据地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使广大农民踊跃参加红军,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抗战爆发以后,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参加抗战,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土地政策。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杭目根据地“减轻地主的封建剩削,实行减粗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性”。“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借以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四   中国的土地制度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我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胜农。富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主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由此。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上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巽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牧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未自翻身农民。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1)料一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近代土地政策变迁”为主题进行的部分研究性学习成果请在表格①②③处将相应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落脚时进行土地革命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3)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三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三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三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括号内填未涉及
A抗战爆发后,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参战,中共继续实行“耕者有其田”。
B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提高农民抗日生产的积极性。
C故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故后开展游山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的背景,并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这场改革的影响。
(5)纵观材料三、四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变化,你有何认识?
2024-02-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红色基因研究性学习,他们搜索了以下主幅图片。

(1)给以上三幅图片概括出一个最恰当的研究主题。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建立的“家”的名称以及最终探索出的革命道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革命的共同影响。
2024-02-22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时期

代表人物

土地政策

①时期

洪秀全

“有田同耕”

辛亥革命时期

“平均地权”

土地革命时期

毛泽东

材料二   《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襄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拾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农民。

(1)材料一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近代土地政策变迁“为主题进行的部分研究性学习成果,请在表格①②③处补充一下相应的内容。
(2)依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这场改革的影响。
(3)纵观材料二、三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变化,你有何认识?
2024-01-1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时期文件/人物土地政策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
毛泽东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③》耕者有其田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

(1)材料一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献礼建党百年——土地政策变迁“为主题进行的部分研究性学习成果,请在表格①②③④处补充相应内容。

材料二:重大事件时间轴(局部)



(2)材料二时间轴中1919年与1921年发生的这两个历史事件之间有何联系?在1928年这一情景发生的地方,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出路”,这一条“出路”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习近平在十九大发表重要讲话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的原因有哪些?
2022-12-1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某班级同学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学习。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识图明义,叙述过程
同学们根据收集到的研究材料,绘制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过程示意图:

【探究二】注重时序,归纳观点
同学们列表归纳了毛泽东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主要著作或观点:

时间

著作或观点

19272

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是农村革命运动的中坚

192810

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认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19301

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来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

1938

撰写《论持久战》,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

……

【探究三】依托教材,建构知识体系

(1)根据示意图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什么条件?
(2)根据探究二,指出1927年2月毛泽东针对中国革命现状提出了什么论断?结合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造了怎样的局面?
(3)根据探究三,概括此探究的标题。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认识?
6 . 瑕瑕同学所在的班级为庆祝党的生日制作黑板报,板报出现了如下板块:“五四风雷”“开天辟地”“星火燎原”“万里长征”。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B.近代化探索
C.中华民国的建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奋斗
2024-01-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期末模拟(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片

反映的事件

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开天辟地的大事”发生在年。
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了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精神”是指
左图是我国著名科学家 。以他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992年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材料一是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以“中国精神”为主题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在上面①②③④⑤处填写相应内容。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2)材料二中“独特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精神”的内涵。
2021-04-23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阶层提出的救国口号,折射了近现代中国的百年变迁。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初二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以下图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海国图志》。结合所学回答,魏源编纂该书的目的是什么?魏源的主张在哪一运动中得以实践,说出这一运动的口号。
(2)图二,五四运动。请写出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运动性质的口号,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3)图三,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初期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口号,之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什么?
(4)图四,“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列举最能体现中国人民不做“亡国奴”的具体史实两例。
(5)图五,“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图中的“铁人”是谁?同一时 期,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人是谁?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材料二   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材料三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救国理论和主要贡献。
(2)材料二中说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其创立的民主革命道路是什么?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的“继承和发展”分别指什么?
(4)某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提供三种获取相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2019-06-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兴化市经济开发区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猜压历史试题
10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28年的光辉历程”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绘画欣赏——见证道路抉择】

一组同学搜集到下面几幅油画,让我们通过它们反映的历史事件,探究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开辟的革命道路。



(1)图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请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地点。
(2)图二南昌起义有着怎样伟大的历史意义?
(3)图三中率领军队与毛泽东在并冈山会师的是谁?(写出一位即可);在并冈山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创造性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任务二   【实地考察——追寻英雄足迹】

下图是二组同学为“重走长征路”绘制的“红军长征路线图”,让我们追寻英雄足迹,追忆那一段历史。



(4)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5)红军三大主力在什么地方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

任务三   【文献研究——体会智慧应对】

下面是三组同学搜集到的文献史料,请结合史实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智慧应对复杂局势的。

史料一   “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的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捉蒋介石问题上,动员一切力量来对付西安,把张杨一切抗日主张都置而不问,更动员所有部队‘讨伐’张杨,这对于抗日是不利的。目前问题主要是抗日问题,不是对蒋个人的问题。我们应以抗日为中心,我们应尽量争取时间,进行和平调解。”

——毛泽东


(6)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西安事变最终以什么样的方式得到解决?这对当时的中国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史料二   用协定的方法来避免内战,因为这符合于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于中国当权政党的利益。目前,中国只需要和平建国一项方针,不需要其它方针,因此中国内战必须坚决避免就是我来重庆的目的。

——毛泽东


(7)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的目的是什么?国共双方签署了哪一文件?
2023-12-3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