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某班级同学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学习。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识图明义,叙述过程
同学们根据收集到的研究材料,绘制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过程示意图:

【探究二】注重时序,归纳观点
同学们列表归纳了毛泽东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主要著作或观点:

时间

著作或观点

19272

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是农村革命运动的中坚

192810

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认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19301

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来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

1938

撰写《论持久战》,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

……

【探究三】依托教材,建构知识体系

(1)根据示意图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什么条件?
(2)根据探究二,指出1927年2月毛泽东针对中国革命现状提出了什么论断?结合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造了怎样的局面?
(3)根据探究三,概括此探究的标题。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认识?
2 . 创新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   

【道路创新】

材料二

                   

【理论创新】

材料三   “(这本书)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示意图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

——加里斯特·琼斯

(1)材料一中的两种政治制度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他们分别对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比较两种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2)解读材料二中的两幅地图,分析中俄两国在革命道路选择上的差异。
(3)材料三中“这本书”指的是什么?它的出版有何意义?
2024-05-11更新 | 2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共道路探索”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井冈山之路】

材料一

(1)从图A到图B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探索到怎样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工业化之路】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出“一五”计划哪项成就?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

【改革开放之路】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由此确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中国特色之路】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4)指出材料四所述“中国道路”是什么?
(5)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道路探索的认识。
2024-04-22更新 | 73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初中历史
4 . 如图为中国近代史某一历史时期的形势示意图。该图承载的历史信息是(     

A.“打土豪,分田地”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2024-04-01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示意图

材料二   在中国道路的探索与开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导力量,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为中国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方向性引领。中国共产党百年道路探索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始终牢牢坚持人民在道路探索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摘编自肖贵清、车宗凯《中国共产党百年道路探索的历史逻辑》


(1)请将材料一中①②③处内容补充完整。
(2)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的相似之处。
2024-03-3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多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1929—1932 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与此图形势直接相关的著作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论持久战》
C.《论联合政府》D.《论十大关系》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绘制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下图反映的是(     

A.中共二大的内容B.国共合作的目标
C.工农武装割据的含义D.西安事变的成果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九年级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8 . 在变局中抉择,在自强中奋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1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图2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回答,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
(3)自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中收获成功,自转折中开创新局,在奋斗里赢得未来,铸就了百年辉煌。请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抉择·道路”为主题,完成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200字。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9 . 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了下面示意图,该图的标题应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D.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
10 . 创新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   

【道路创新】

材料二   

【理论创新】

材料三   “(这本书)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示意图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

——加里斯特·琼斯

(1)材料一中的两种政治制度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比较两种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2)解读材料二中的两幅地图,分析中俄两国在革命道路选择上的差异。
(3)材料三中“这本书”指的是什么?它的出版有何意义?
2024-05-2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江西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