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46 道试题
1 . 古今中外,农民的处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时代背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摘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农民的处境如何?

材料二   通过减租减息,农民的经济地位大幅度提高,激发了底层农民的革命热情,促使其积极投身抗战革命,减租减息政策的推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的重要体现。

——摘编自吴明怿、黄晓玉《论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

图1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2)材料二中的文字材料与图片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内容?请任选其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该事件给农民带来的变化。(注意:史论结合)

材料三   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摘编自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在农村推行的举措及成效。并分析邓小平的举措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关系。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柳州市第十三中学中考四模模历史试题
2 .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政府发给雷锋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材料二   我在鞍钢开推土机时……要我带3个学员……工厂要给我钱,我没要。我学的技术是党培养的,今天告诉别人是应该的。

——摘编自《雷锋日记》1959年11月20日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所属的史料类型。并指出这一史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雷锋在鞍钢开推土机有关的历史事件。材料二反映了雷锋具有怎样的品质?
(3)请再选一位与雷锋同一时期的先进人物,并介绍其相关事迹。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卷(合卷) -初中历史
3 .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古往今来,粮食问题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某校八年级(1)班围绕“粮食问题”开展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图一中农民的行为是否合法?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中1949年到1959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图三到图四的变化受哪一政策的影响?这一政策实施的意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图片、所学知识和问题,概括我国在制定农村政策时应遵循的依据是什么?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八年级下·湖南·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A.农民成为土地主人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频选择题50题)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湖南专用)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征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企盼已久的新中国成立了,中华大地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局面。同时,在党和人民面前,新中国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面临着外部侵略的威胁;祖国大陆尚未完全解放;全国还有约2/3地区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斗争。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示例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图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                  图5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党和国家为应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考验”所采取的措施。
(2)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某班级将举办“新中国重大成就”历史图片展。材料二是同学们为展板设计搜集到的图片。请你从图1—5中任选两幅,参照示例,分别为其撰写解说词,
7日内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6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②①D.④①②③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五)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上,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民生困苦。国民党统治下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造成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党和人民政府有没有能力制止恶性通货膨胀,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使自己在经济上从而在政治上站稳脚跟,这在当时是比向尚未解放的地区进军和剿匪更加困难的新的严峻考验。

国际上,妄图称霸全球的美国,在其“扶蒋反共”政策失败后,仍然不肯放弃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是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强大的美国互为主要对手进行的一场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的较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提高……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毛健《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影响。
(3)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4)请为以上三段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上述材料说明了土地改革(     
A.没收了地主土地B.破坏了生态环境
C.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实现了土地私有向公有转变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

——彭德怀

(1)材料一内容出自哪一法律文献?据材料一、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
(2)材料二是彭德怀对什么事件的评论?举出一位在这一事件中为“击败帝国主义侵略”而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总数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的(     
A.性质B.背景C.内容D.影响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