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45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顺利完成了统一
D.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
7日内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50年6月至8月,中央人民政府相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协会组织通则》《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等文件。这些文件(     
A.指导了新中国的土地改革B.奠定了人民公社体制基础
C.标志着反封建任务的完成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日内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一)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革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材料三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年秋,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6倍多。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农村逐步推开了哪一制度?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实行有何意义?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太阳出来乌云散”“农民翻身喜洋祥”“扛起翻身锄”“搞好庄稼多生产”这一个个生动的歌名,深刻体会了解放后农民喜悦的心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这些歌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B.开国大典C.农业机械化D.抗美援朝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阅读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49年

开国大典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4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1984年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1984年

“一国两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据材料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6 . 历经风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我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思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最严重的问题还有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

材料二   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获取的“战略利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历史时段,说说这个时间段我国粮食的生产状况,并分析当时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     
A.消灭了地主阶级B.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C.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D.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图中的数据表明,土地改革(     

A.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B.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彻底消灭了封建农奴制D.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9 . 如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类别粮食棉花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8.748.8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14.126.512.5
A.“三大改造”B.“一五”计划C.土地改革D.“八字方针”
7日内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50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A.抗美援朝B.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C.土地改革D.和平解放西藏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日照莒县北五校初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