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83 道试题
1 . 某中学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主题,开展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图为甲组收集的材料,请逐条归纳图中的历史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概括当时工业布局的特点。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任理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2)材料二为乙组收集的材料,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构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知识结构并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经验。

材料三:开放大潮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向崭新未来澎湃而去。四十年勤力同心,四十年不懈探索,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中,连云港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印,开放已经成为连云港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基因。为进一步营造立足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加快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的浓厚氛围,《连云港日报》今起推出“世界地图里的‘连’‘联’‘看’”系列报道,以全球视角,多角度呈现我市对外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

——《连云港日报》2024年4月19日

(3)材料三为丙组收集的材料,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家乡连云港四十年前在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为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作为家乡的青年学子,请你为连云港市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新海学校2024年中考一模道法历史题-初中历史
2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历程

第一阶段1919———1949年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第二阶段1949———1978年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资基础
第三阶段1978———2012年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资条件
第四阶段2012年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方面实行的政策或措施。
(2)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历程的特点。

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


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角度一发展道路:走殖民扩张道路
相关史实:进行殖民争霸战争;掠夺殖民地资源;发动罪恶的 “三角贸易”;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①战争等
发展道路:②道路
相关史实: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角度二西方现代化追求财富积累,使大量财富聚焦在少数人手里,人们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当今美国等西方国家财富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0.2亿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13.6亿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角度一①②处补充完整。从以上角度二处看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哪些不同。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九年级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78-1980年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发达国家的次数年平均增长率为57%,是增幅最大的;出访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次数年平均增长率为41%,位居第二。1978年5月.中国政府西欧五国访问团成行,这次访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国政府名义派团访问西方发达国家。这些出国访问活动(     
A.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
C.直接诱导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 近代大清帝国跌落谷底,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无数国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摘自装钰《改变中国》

(1)相较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等,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成功“催生一个崭新的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在博鏊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据材料二及所学,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是哪次会议?当时在农村开启“历史征程”的主要举措什么?

材料三:“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及所学,指出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试分析中国底气十足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5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勇于担当,走在时代的前列,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夏,亦即甲午中日战争前夜,孙中山曾到北京上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能采纳他提出的仿效西方、以求“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的改革主张。但因时局紧张等原因,李鸿章并没有接见他。上书的失败,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民族危机的空前深重,使孙中山认识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于是在这一年的1月,他在檀香山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孙中山在他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一具有民族复兴思想内涵的口号。

——摘编自郑大华《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振兴中华”这一口号提出的背景。(写出两点)

材料二   以下是伟人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留下的经典图片

(2)请为三张图片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写出序号)。选择其中的一张图片,分析其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三   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979年1月1日,他的头像被赫然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据《邓小平八次登〈时代〉封面〉》(〈中国日报〉网)

(3)结合所学,从政治与外交两个方面归纳邓小平1979年1月1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理由。

材料四   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4)结合材料回答,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的哪两大发展趋势仍然不变?为此,我们应作出怎样的“明智选择”?
(5)综合上述材料与回答,上述杰出历史人物有何共同之处。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兴化市2024年中考历史道德与法治试卷 -初中历史
6 . 中国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一种兼容兼顾,从整体看待事物的思维。其根本在于和谐、和平、合一、大同,彰显的是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精神价值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实简介
①李冰治水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方面的创举,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利用自然规律办事的“天人合一”之作。
②唐蕃和亲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通过这次联姻,唐蕃交往日趋频繁,更加广泛。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③郑和下西洋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国本有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品质,以相互尊重、相互保存、相互支持完成长久之和。

——选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1)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下列观点相对应。(填写序号即可)
“和合”在“民族交融”中的体现是:________
“和合”在“对外交往”中的体现是:________
“和合”在“人与自然”中的体现是:_______

材料二

主题简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求同存异”的方针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整理自《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仿照示例,任选一个主题对中国“和合”智慧的体现加以说明。(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主题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而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摘编自《习近平著作选读》

(3)综上所述,谈谈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在指导思想方面取得成功的经验。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四)历史
7 . 901班同学们以“创新的力量”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他们整理归纳的学习成果。请你从下面表格中,任选中外各一个历史史实,自拟一个主题,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简洁。

改革创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改革开放

道路创新

井冈山道路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回答和解决严酷环境中一个又一个的紧迫问题,毛泽东同志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后又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著作。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明确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体系的历史演变

A: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时期无产阶级政党来推动现代化(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
“工业化”主导下的现代化(1953年)
B:道路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1978年)
C:理论的全面创新时期五位一体(2012年)

——摘编自张艳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辛探索中创造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由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其复杂程度和难度,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因而从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启示,也就超越了一国层面,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与价值。

——孙代尧《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的道路”的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①和②指代的历史事件。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相关史实,请在ABC三个阶段中任选一个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79年6月25,四川灌县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生产材料广告“承接国内外客户直接订货”,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引发此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
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岗巴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便带领中国人民在应变中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科学求变,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独立和富强。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2年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2)阅读材料,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述。(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