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族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在内的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下表是这次会议通过的一项重要决议的内容摘要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族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章

政权机关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材料二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的提议,作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并决定成立由毛泽东任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截止到1953年6月底,全国人口为60191万人,登记的选民为32000万人。至1954年6月,基层选举完成。6月至8月,逐级召开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最后选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26人。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     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四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未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这段材料出自《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的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回答:
(1)材料一的会议通过了一项重要决议是什么?据材料一表格内容概括这项重要决议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项重要决议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两个重大决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最重大的使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4)阅读材料四,这篇社论发表在哪一次重大会议后?这次会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作了怎样的决定?用材料四的内容加以说明。
2021-07-1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从一穷二白到走向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艰辛求索及其光辉实践使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张老师以“复兴之路”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整理表格——关注④】
(1)完成下表中①②③处内容的填写。通过比较后,请你为本栏目提炼一个恰当的主题词。(填写在④处)
法律文献内容摘要地位或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含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

任务二【分析数据——见证经济发展】
(2)下列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并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任务三【研读材料——感受团结统一】
(3)下面材料内容分别反映了我国的哪项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者的相同之处。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民族地区各项事业不断实现新跨越,中华民族大团结不断得到新发展,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篇章,也为世界解决民族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践证明,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19年7月26日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这一理论在香港和澳门获得了成功的实践。

——据许士铃《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任务四【回顾历史——阐述复兴征程】
(4)1949年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请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以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两个)
2021-06-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走的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站在百年华诞的重要节点上,更要回顾我们党百年的奋斗历程,彰显党的力量。结合所学,请完成下面探究问题。
【绘制年代尺——理清线索】
下面图示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

读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年代尺上①处事件对应的具体时间。
(2)年代尺上的"开天辟地"、"国家独立"、"伟大转折"分别指哪一事件?
(3)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出现在A、B哪个时期?
【设计表格——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革命、建设理论。请完成下表(1)(2)(3)处内容的填写。

【呈现图示——分析因果】

(1)图示一反映我国1952年和1957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情况,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示二反映了安徽凤阳县农业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哪一举措?
【展示图片——联系现实】

(1)图三展现了遥感三十一号 04 组卫星发射成功的场景,显示了我国当前的航天科技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首项航天技术成就。分析 50 多年来,一系列航天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图四再现了 2021年3 月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情景。我国倡导的哪一原则,有利于处理好中美关系?
【回顾历史——思考感悟】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你获得的感悟有哪些?
2021-05-2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54年9月)毛泽东……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所制定的宪法”的名称,为什么称“这次会议是里程碑”?

材料二   下表中国改革开放若干大事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填全表格3空格处内容。

材料三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材料四



(4)据材料四,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有何现实意义?
2021-08-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时期文件/人物土地政策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
毛泽东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③》耕者有其田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

(1)材料一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献礼建党百年——土地政策变迁“为主题进行的部分研究性学习成果,请在表格①②③④处补充相应内容。

材料二:重大事件时间轴(局部)



(2)材料二时间轴中1919年与1921年发生的这两个历史事件之间有何联系?在1928年这一情景发生的地方,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出路”,这一条“出路”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习近平在十九大发表重要讲话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的原因有哪些?
2022-12-1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手工业经济分散,劳动分散,劳动生产率低……在城市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使党不得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分析该措施完成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图片解读?

材料三: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纪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A、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边境城市和昆明等内地城市。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把B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C。
(3)请写出表格A、B、C处正确的内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材料四:

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
钢(万吨)135535296
煤炭(万吨)66001310098
棉纺物
(忆米)
38.350.532
谷物(万吨)163921950519
表1: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2: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
(4)根据材料四中表1,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中表2数据变化情况,你能得出什么信息?指出这一变化得益于什么政策的实施?
2022-08-1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城市足迹——追踪百年党史

在成立至今的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积极探索,奋斗不息,这可以在许多城市中(如下图)寻觅到相关历史足迹。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城市名称重要史事历史意义
___A____上海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大事。
1927年井冈山秋收起义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1935年遵义遵义会议________________B    4    
1945年延安C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思想,为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1949年北京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1980年    5    D    6    设立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结合材料一地图和材料二表格相关内容提示,完成材料二中的历史整理。
2.从党史的百年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哪两次伟大的转折?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认识。
2022-08-1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会议内容
1978              作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1982中共十二大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1987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                体制
1997中共十五大                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材料一是某学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主旨内容”研究性学习成果表,请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二


          
图一: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图二:一夜崛起之城——深圳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1978年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中深圳“一夜崛起”的政策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道路”的名称。概括材料三中“中国精神”的内涵。
2022-12-1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有、私有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1956
公有制性质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001%
个体经济71.8%7.099%

材料二   197012月,毛泽东在会见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型。……”这是毛泽东对党走过的历史道路形象说法。

——《党的艰辛探索的厚重史书》

材料三   1978年,邓小平审时度势,带领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摘自刘文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


(1)材料一的表格所示,中国国民经济比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走了弯路,20世纪50年代的哪些历史事件印证了材料二毛泽东的说法?
(3)综上所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开创了一条什么道路?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这条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
2022-07-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竞赛试题(3)
10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

材料一   【影视作品中的历史】


①《觉醒年代》                                   ②《换了人间》                    ③《秀美人生》


(1)结合所学,分别为材料一中三部影视剧选择适当的史实。(填字母)。
A.决胜脱贫攻坚战B.五四运动C.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材料二   【家书中的历史】

家书1家书2
“要是我们不能在三八线上守住,大量歼灭美国侵略者的话,也许敌人就会到我们祖国的东北,祖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就无法保障了……生命也许在必要的时候贡献在抗击美帝上,但是我们毫不可惜,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死是光荣的……”
195331日谢伟礼写给宝永年的家书
“您信中谈到咱们卖给国家余粮七百斤,这是应当的。国家正在建设之际,特别是重工业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粮食供应,解决工厂工人和国家军队的需要,起到一定的保证。现在这样做,今后更应该继续积极做下去。”
195517日李振华致父亲的家书

(2)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两封家书反映的历史事件。概括两封家书内容的共同点。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业绩】

历程相关史实伟大历史贡献
第一个光辉历程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等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第二个光辉历程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新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三个光辉历程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3)结合所学,将材料三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四   201712月,习近平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奴役弱小民族。百年后的今天,世界和中国的局势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如:政治重心转移、经济实力演变、治理体系调整、中国快速崛起等。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交汇期,大变局对中国的影响极为广泛、深刻、重大,机遇和风险并存。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共产党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作的努力。
2022-07-3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