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日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99 道试题
1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的动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了《拿破仑法典》,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改正:
(2)1884年,夏尔多内发明了赛璐璐的制造技术,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改正:
(3)大化改新后,日本通过学习隋唐制度,使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建立起来。
改正:
(4))国家对工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和平赎买政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改正:
2024-06-1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同学编制的古代日本的时空尺,其中的★代表的是(     

A.查理·马特改革B.伯里克利改革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
2024-06-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创新和转型能够为人类社会创造出彩的历史华章,但同样也布满着荆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5世纪以来的历史看,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普遍趋势是从农业社会的王朝国家转化为现代民族国家。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如何利用原有王朝国家的资源来构建新的国家体系,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英国人在这一过程中,曾经历过激烈的冲突和斗争,最终作出了明智的选择,他们在逐步收回王室实权的同时保留了王室。

——摘编自陈晓律《君权变化的政治含义——英国近代政治转型的观念基础》

材料二

日本在6世纪末部民制出现危机,起义斗争频起。646年孝德天皇继位后颁布《改新之诏》,一场向大唐帝国学习的社会变革运动全面展开……这样,日本成功实现了从落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全面转型,甚至取得了在儒家文化圈仅次于中国的国际“站位”。

——摘编自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摘自苏静主编《知日》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中国曾有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第一次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第二次,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开始了经济体制的转变。

——摘编自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是如何创造性实现近代政治转型的。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的哪两次改革?从背景、影响角度比较这两次改革的共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中国两次“历史性转变”开始的标志,并简述1978年至本世纪初经济体制转变(或改革)的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孝德天皇进行政府结构的改革,以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划分来打破氏族格局,地方设置国、郡、里三级行政单位,防务上由关塞、戍边军和驿站组成,长官均由国家任命。这些措施(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创立了天皇制度C.实现了幕府统治D.完成了国家统一
5 . 合理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 是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全面学习中华文化与唐制,通过大化改新在全球历史上比西欧法、德、意、英等国更早地确立了封建制社会。中国传统的对外思想是“协和万邦”,对外部世界的影响主要 是依靠思想和道德自身的力量,依靠华夏一整套的德教礼治,所以对日本一向毫无觊觎之心。因此接受儒教、“以唐为师”的日本,封建社会得到迅速的发展,中日之间的关系密切,中日人民长期友好地往来。

——摘编自刘明翰陈月清《论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及东亚的影响》

材料二   “揖美追欧”的辛亥革命试验西方式民主制度失败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中也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孙中山也提倡‘以俄为师’,主张‘联俄联共’。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材料三   正是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参照系。借鉴其成功经验,资本主义起死回生。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实施“新政”,摒弃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原则,在宏观层次上运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较大地调整产权关系、生产方式和生产运行体制。“新政”是一场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渡过了空前大灾难。

——摘编自孔根红《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简析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几次反“危机”》

材料四   “我给中国朋友的忠告是:不要搞什么‘民主化’,那样不会有好结果!千万不要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可以看出,在戈尔巴乔夫的内心深处事实上不得不承认他“新思维”所鼓吹的“西方民主”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这位结束冷战、发动打破“苏联专制政权”的“民主改革”的领导人,事隔14年之后,在国内仍备受指责。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把他当作苏联解体和随后令数百万人陷入贫困窘境的经济混乱局面的罪魁祸首,指责他屈服于西方。

——摘编自葛新生《悔悟与反思一苏联解体亲历者对改革历程的新认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以唐为师”的影响,请列举一位为推动 “日本全面学习中华文化与 唐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2)材料二中的“中国改换了方向”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与苏联经济模式的相似之处,并简要评价“新政”。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戈尔巴乔夫鼓吹“西方民主”的危害并指出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2024-06-14更新 | 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唐朝初年,日本派出了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回国后,效仿唐制进行了一场改革,使日本完成了社会转型。这场改革是(     
A.大化改新B.查理改革C.明治维新D.华夫脱运动
2024-06-1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4年4月份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____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____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024-06-1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8 . 建筑是用木石写成的史书,是凝固的历史。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请写出它的名字。明朝迁都北京的皇帝是谁?
(2)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请说出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3)图三从建筑风格上看,是仿效唐朝风格,受唐朝先进文化的影响。646年,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4)图四的建筑与哪一宗教有关?该宗教的创始人是谁?
2024-06-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战争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反抗也不断。此时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于是天皇决心实行改革。此材料反映了改革的(       
A.内容B.背景C.性质D.意义
2024-06-1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2024·山西·模拟预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文物反映了古代世界不同区域文明(     

意大利庞贝古城壁画上描绘的亚历山大东征

中国唐朝的开元通宝和日本的和同开珎
A.逐渐连为一个整体B.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交织
C.大力传播宗教文化D.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2024-06-11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山西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