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血小板,这个微小的血液成分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小板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生,虽然巨核细胞在骨髓造血干细胞中的数量仅占0.05%,但其生成的血小板却对我们的止血功能至关重要。
血小板的生成过程复杂而精细。巨核细胞在骨髓中经过一系列分化后,其细胞膜表面会形成许多凹陷,这些凹陷深入细胞质中,相邻的细胞膜在深部相互融合,使得巨核细胞的部分细胞质分离出来。这些被细胞膜包围的成分最终离开巨核细胞,经过骨髓造血组织后,进入血液循环,就是血小板。血小板形态多样,在电子显微镜下有的呈橄榄形或盘状,也有梭形或不规则形;当受到机械或化学刺激时,则伸出突起(伪足),呈不规则形。
血小板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凝血和止血。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血小板和血液中的其他凝血物质一一钙离子和凝血酶等,在破损的血管壁上聚集成团,形成血栓,堵塞破损的伤口和血管,血小板还能释放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促进止血。

   

血小板形成图解

然而,当血小板数量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疾病。血小板增多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血小板减少则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如皮肤紫癜、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有着如此强大能力的血小板,寿命却非常短,只有7-14天。在我们的身体里每天都有大量的血小板死去,又有着大量的血小板产生。
(1)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血小板能快速在血液中流动、能参与凝血和止血,你认为可能与它的__________等结构特点有关。
(2)根据文中信息判断,血小板__________(有/无)细胞核,血小板数目异常会引起一系列疾病,下列可能导致血小板数目异常的有(      )(多选)
A.巨核细胞异常        B.流感          C.骨髓炎          D.擦伤          E.造血干细胞异常
(3)对于严重的紫癜患者,需要输入的血液成分是__________,相比输入全血,成分输血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血液成分的稳定对于人体健康的维持至关重要,请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蜜蜂蜂群中的工蜂找到蜜源后,会返回蜂巢,做出有规律的动作,称为蜂舞。蜂舞的角度和持续时间分别指示蜜源的方向和距离。为研究新工蜂蜂舞的准确性是否需要老工蜂的“言传身教”,研究者设计了A、B两组蜂群,记录蜂舞的角度和时间,结果如下表。
组别蜂群组成新工蜂第一次采蜜后的蜂舞新工蜂连续采蜜20天后的蜂舞
与正确方向的偏离角度(度)与正确蜂舞的时间偏差(毫秒)与正确方向的偏离角度(度)与正确蜂舞的时间偏差(毫秒)
A无采集经验的新工蜂3820524135
B无采集经验的新工蜂和有采集经验的老工蜂301302370

(1)B组蜂群中加入老工蜂,其目的是使B组中新工蜂能够______
(2)为保证实验结果不受其他无关因素的影响,应选择______的新工蜂。(多选)
a.来自同一蜂群       b.一定数量       c.生长发育状态一致
(3)本实验以与正确蜂舞的偏离角度和______作为衡量蜂舞准确性的指标。
(4)由结果可知,B组新工蜂第一次采蜜准确性比A组______,依据是______。连续采蜜20天后A、B两组新工蜂蜂舞准确度均有提高,这说明______;但不同的是,其中能够准确指示蜜源______(填“方向”或“距离”)更加依赖向老工蜂学习。
(5)“蜂群崩溃失调症”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现象,蜂群中大量的成年工蜂短时间内突然在巢外失踪。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蜂群崩溃失调症”对蜂群以及对自然界的影响:______
2024-05-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蝴蝶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花形优美、花期长而备受人们青睐。科研人员进行蝴蝶兰育种,以提高其观赏性。将不同花色的蝴蝶兰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结果如下图:(用A、a表示控制蝴蝶兰花色的基因)

(1)分析图可以看出,该蝴蝶兰花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乙组子代红色花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丙组亲代红色花的基因组成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甲组子代的红色花个体与乙组子代的白色花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红色花的概率为____
(3)植物葡萄风信子的花冠呈现蓝色,科研人员利用该植物培育出了蓝色蝴蝶兰,过程如下:

该培育过程所运用的生物学技术主要是_______________,蓝色蝴蝶兰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变异。若想快速批量生产蓝色蝴蝶兰,可采用_______技术,该方法不仅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还能有效脱去病毒。
2024-04-22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北京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4 . 黄鼠的体色有深色与浅色之分,如果黄鼠的体色与环境差异较大,很容易被天敌捕食,有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环境区域内黄鼠的数量,结果如图1所示。请根据下面两个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浅色岩区__________的黄鼠数量多于深色岩区,该现象说明在浅色岩区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有利/不利)变异。黄鼠体色的变异是__________(定向/不定向)的。
(2)不同岩区生活着不同颜色的黄鼠,这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__现象,是长期__________的结果。
(3)上述事实说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__________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4)图2表示科学家发现的未被破坏的沉积岩石层示意图。由图2可知,Ⅰ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较__________,Ⅲ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较_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蒺藜苜蓿为一年生植物,耐旱性强,科研人员对蒺藜苜蓿两种不同叶形展开研究。

不同亲代的杂交组合

子代性状

I大叶×大叶

大叶

II大叶×大叶

大叶+小叶

III大叶×小叶

大叶

IV大叶×小叶

大叶+小叶


(1)蒺藜苜蓿的大叶和小叶是一对 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将不同叶形的蒺藜苜蓿杂交,得到的结果如上表所示,由__________数据可知,_________是隐性性状。
(3)蒺藜苜蓿的叶形由一对基因控制(用B、b表示),则组子代大叶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____组子代大叶个体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4)为研究水和光照对苜蓿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生长情况相近的幼苗,栽种于不同光照 和不同水分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量植株所有叶片的叶长与叶宽,并计算叶片面积, 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推测,土壤含水量充足的情况下,___________(填“晴天”或“半阴天”)时苜蓿叶面积更大。在相同光照条件下,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单株叶片数和叶面积会 __________,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
②光照和水分条件不同时,蒺藜苜蓿叶片面积也不同,说明除基因外,生物的性状还受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2024-04-0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月季是北京市市花,同学们欲在校园种植月季,于是开展了相关实践活动。
(1)首先对月季的种子进行了观察和实验探究。
①图1为月季种子结构,同学们发现月季的种皮较厚,营养物质主要储存于[     ]_______,发育为茎和叶的结构[     ]__________深埋在其中。

②为获得月季幼苗,同学们将种子置于25℃、_________(干燥/湿润)的纱布中进行培育。但是30天后,月季种子并未萌发,经查阅资料发现月季由于种皮较厚,具有休眠特性,因此萌发困难。
(2)于是,同学们设计了不同的扦插方式尝试繁殖月季,具体操作如图2所示。

①扦插属于_________(无性/有性)生殖,其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②在扦插时将月季茎的上端处理成平口,以减弱蒸腾作用,而下端处理成斜口,目的是_________
③下表是各方式扦插35天后的结果。

A

B

C

D

有愈伤组织形成且部分发育成幼根

有愈伤组织形成

无愈伤组织形成,出现黑杆现象

无愈伤组织形成,出现黑杆现象

由结果可知,________组处理效果最好,同学们从有机物合成与运输的角度推测原因为:该组_________,满足生根需求;而湿沙培育出现黑杆现象是沙石材料中的杂菌所致。
2024-03-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在牙科、内科等相关治疗过程中,播放音乐可以缓解疼痛。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开展相关研究。
(1)当播放音乐时,声波会传到小鼠内耳,刺激______内的感受器,将声波引起的机械振动转化为兴奋,并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______,从而形成听觉。
(2)科研人员选若干生长状况、后爪发炎状况相似的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甲、乙和丙三组。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开展以下实验:
          
步骤Ⅰ:使用纤维丝刺激小鼠后爪,当其表现出缩爪时,记录此时纤维丝强度。
若小鼠无明显的疼痛响应,逐渐增加纤维丝强度,直至出现缩爪。
步骤Ⅱ:甲、乙两组播放声音强度不同的古典音乐,丙组为环境噪音。
步骤Ⅲ:从播放音乐开始,每隔10分钟进行一次步骤Ⅰ操作,播放时间为20分钟,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实验中丙组起到______作用,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②小鼠缩后爪时使用纤维丝强度越______(填“大”或“小”),说明声音的缓解疼痛效果越强。根据图2可知,播放______分贝的音乐时,缓解疼痛效果明显。
(3)为了探究缓解疼痛是否与音乐类型有关,科研人员将古典音乐换为嘈杂音乐,同样按照(2)进行实验,多次重复实验发现,其结果与图2结果基本一致,则说明______
2023-07-0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燕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牻(máng)牛儿苗是我国西部荒漠中重要的草本植物,它进化出了独特的种子传播机制——爆炸性传播。果实成熟后,会裂成5个分果,且分采顶端向上扭转,呈螺旋状卷曲。这个螺旋状且有毛的附属物,称之为芒,上面分布的毛具有吸水性。当果实干燥后,在压力的作用下芒突然分离从而将种子抛到更远的地方。
如图1所示、当种子落到地而上,环境的干湿变化会使芒在潮湿时伸直,干燥时变回螺旋状。反复伸直、缠绕的变化会产生旋转的机械力,将种子推入地下,好似种子有一个“钻头”,将自己埋藏到一个湿润安全的环境,适宜时再发芽生长,将荒漠变为绿洲,因此牻牛儿苗被称为“荒漠强者”。
   
受到这一自然现象的启发,我国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可以自发钻土的种子载体。如图2所示,种子载体为木质材料,制成牻牛儿苗种子形状,根据环境湿度发生形态的变化,无需电子技术的干预实现自发钻土,可以通过无人机投放。
   
研究人员通过相关实验发现,种子载体在平地(难度最大的地形)上播种后萌发成功率为80%;相同地形条件下,天然的牻牛儿苗种子萌发成功率为0%。这一根据仿生学研发的自发钻土种子载体,为农业播种、植被种植、环境监测、生态修复提供新思路,助力现代化农业发展。
(1)牻牛儿苗的种子爆炸性传播有利于________
(2)钻地后的种子更易萌发,是因为___________。可见其特殊的钻地本领是对干旱环境的_______(填“影响”或“适应”)。
(3)结合牻牛儿苗自发钻土特点,分析在研发自发钻土种子载体过程中,制作材料携带物品应用环境三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____________
2023-05-30更新 | 4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9 . 在牙科、内科等相关治疗过程中,拼放音乐可以缓解疼痛。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开展相关研究,寻找声音缓解疼痛的机制。
(1)选生长状况相似的小鼠若干,所有小鼠的后爪都注射某种试剂,使其发炎并产生疼痛。然后将小鼠_____分为甲、乙和丙三组。
(2)如图1所示,每只小鼠均置于金属网上的透明塑料盒中,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Ⅰ:使用纤维丝刺激小鼠后爪,当其表现出缩爪时,记录此时纤维丝强度。如小鼠无明显的疼痛响应,逐渐增加纤维丝强度,直至出现缩爪。
步骤Ⅱ:甲、乙两组播放声音强度不同的古典音乐,丙组为环境噪音。
步骤Ⅲ:持续播放音乐20分钟,期间每隔10分钟重复步骤Ⅰ,音乐停止后继续以上测试,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当声波传到小鼠内耳,刺激___________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神经传递到________的听觉中枢,从而产生听觉。
②本实验中丙组起到_________作用。
③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_________
④小鼠缩后爪时使用纤维丝强度越大,说明声音的镇痛效果越________(填“强”或“……”)。
⑤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播放_____分贝的音乐可以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理由是________
(3)若将古典音乐换为嘈杂音乐,同样按照(2)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与图2基本一致,则说明________
(4)基于上述研究,科研人员推测形成听觉和痛觉的反射弧中某些环节互相干扰。为验证该推测,请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思路。________
2023-05-23更新 | 5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0 . 何首乌的块根具有补肝肾、乌须发、强筋骨等功效,作为临床常用的药材其原料需要依赖种植生产。种子繁殖具有成苗率高、药材产量高等优点。为探究温度对何首乌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
(1)何首乌种子浸泡24h,将种子播于培养皿滤纸上,置于培养箱中培养。每组中选取饱满程度相同、结构完整的种子100粒进行实验,实验种子数量不能过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
表温度对何首乌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组别

温度(℃)

起始萌发时间

发芽率

发芽势

胚根长

苗长

T1

20~25变温

播种后第3天

75.8%

22.5%

29.8mm

39.0mm

T2

25恒温

播种后第2天

62.0%

32.8%

32.5mm

44.4mm

T3

25~30变温

播种后第2天

66.5%

20.8%

32.4mm

41.7mm

注:发芽势和发芽率是反映种子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种子发芽势高,表示种子生活力强,发芽整齐,出苗一致。
(2)何首乌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____。由表1可知,随着温度升高,T2和T3能使何首乌种子起始萌发提前到播种后第__________天开始。从发芽率来看,T1处理发芽率显著__________(填“高”或“低”)于T2和T3处理组。
(3)以播种后第4天计算发芽势,T2处理发芽势显著高于其它2种处理,说明__________
(4)表中显示的苗长是测量各组幼苗总长度后取__________值。
(5)由表中数据分析,__________有利于幼苗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
2023-05-15更新 | 4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