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月季花的花色丰富,形态各异,四季常开,深受人们喜爱。月季常采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月季扦插的最佳时期进行实验后获得的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环境:15℃~25℃散射光照,扦插数10枝/组,培养时间三周)
分组处理
扦插土壤插条切口插条选择成活率(%)
一组不消毒斜向切口带有芽的枝条47
二组消毒水平切口带有芽的枝条42
三组消毒斜向切口没有芽的枝条13
四组消毒斜向切口带有芽的枝条92
(1)此实验有____组对照实验,其中一组和二组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吗?______。为什么?____
(2)生物兴趣小组在扦插实验中采取散射光照,避免阳光直射,还要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3)根据成活率数值可以看出,扦插的方式繁殖月季需要土壤消毒、________切口和_____芽的枝条。
2024-04-2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 . 人类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
B.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是色盲
C.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D.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
2024-04-20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吉林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3 . 民以食为天,图一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二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三是营养物质消化过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因为牛奶中的_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该物质在图二消化道的______(填数字序号)内被消化。
(2)图一中最底层(E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这类营养物质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症状,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一中______(填字母)层食物。
(3)图二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4)图三中①~⑤表示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参与脂肪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_(填数字序号),脂肪最终的消化产物为______
2024-04-1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桦甸市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结合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和丙图,它们在发育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______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大、被称为变态发育。
(2)乙图植物的生殖方式是嫁接,保证其成活的关键是图中接穗和砧木的______紧密结合。图甲、丙、丁为有性生殖,所以蛙、蝴蝶、鸟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
(3)丙图的发育过程经过bcda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过程与丙图生物相比缺少了______(填图中字母)期。
(4)丁图为鸟卵,它的内部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卵壳和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如果该卵为受精卵,将来能发育成胚胎的结构是______(填图中数字序号),胚胎发育过程中,能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______
2024-04-1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在采集新冠肺炎患者的咽拭子时,患者会剧烈的咳嗽。该反射描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在咽部B.此反射对机体有利
C.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D.它是一种简单反射
2024-01-11更新 | 365次组卷 | 3卷引用:生物(吉林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6 . 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生物分出如图三个类群,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属于类群2
B.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
C.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D.新冠肺炎病毒属于类群1
7 . 图一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血液循环流程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血管;图二是血液流经某器官时一种物质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甲、乙、丙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图三中,A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一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有___________(填字号)。
(2)如果图二的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丙血管对应图一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血管。
(3)图三中的A血管对应图一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血管。
(4)某人患急性阑尾炎,医生给他输液治疗,该药物最少需___________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患病部位。输液后,用棉签轻按针刺部位就可止血,这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有关。
(5)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心脏壁最厚的腔室是___________,收缩有力,可将血液运输到较远的距离。
8 . 如图所示,将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取量发生改变,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2023-09-23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宣布“力争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这个目标,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是增加碳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态系统增加碳汇的路径主要有陆地碳汇和海洋碳汇,分别称为“绿碳”和“蓝碳”。
“绿碳”是充分利用陆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蓝碳”是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某地通过建设海洋牧场,构建“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如下图),探索海洋碳汇发展之路。
          
(1)“绿碳”是指图一中的[____]
(2)图二是“藻-贝”共生养殖生态系统,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____
(3)科研人员监测了养殖区和非养殖区海水的相关指标,以判断“藻-贝”共生养殖模式的效果。
①据图三可知,“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可以显著降低_________
②结合图二分析形成上述原因:浮游植物和________可以作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吸收二氧化碳合成的有机物沿食物链传递,可增加碳的储存。而贝类利用碳酸钙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抑制了碳的循环。因此,“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助力实现了________平衡。
(4)“碳中和”的实现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怎么做?________。(写出一种做法即可)
2023-06-02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0 . 如图表示相关概念或结构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甲、乙、丙、丁依次对应错误的是(       

A.狼的牙齿,门齿、犬齿、臼齿
B.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以骨缝相连、以椎间盘相连、以关节相连
C.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D.社会行为特征、有组织、有分工、有的形成等级
2023-02-11更新 | 1141次组卷 | 6卷引用:生物(吉林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