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选取了某生长旺盛的植株,该植株上的白斑叶片(1片叶上有部分是白色的,有部分是绿色的,白色部分没有叶绿体),现将该组进行如下处理: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如图,A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B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主叶脉的C点处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该植株可同时进行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
(2)将该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是______.(填字母)
(3)D区和E区形成对照的变量是______
(4)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区进行对照______.(填字母)
(5)若设置A区和D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______
(6)由B区的情况联想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2012九年级·湖南永州·学业考试
2 . 下图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等。请回答:

(1)乙装置小烧杯中应加入的液体是_____,目的是与甲装置进行_____
(2)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_____,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光照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经处理后滴碘液,观察叶色的变化。请你根据假设预测实验结果:
A.若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则实验结果是_____
B.若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实验结果是_____
(4)光合作用能够维持生物圈中_____的相对平衡。由于煤、石油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为缓解温室效应,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应该做些什么(答一项即可)?_____
2012·山东淄博·一模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3 . 如图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李明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
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
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
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将天竺葵暗处理48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______________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叶片B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4 . 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气体可通过_____(结构)进出叶片。B过程可以拉动水与_____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_____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
(3)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脱色处理,图中标号_____代表酒精,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_____内的叶片会变蓝。
(4)如果将乙图装置二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二必须放在_____环境中。
(5)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二
氧化碳(mg/h)
1.001.752.503.253.753.503.00
黑暗下释放二
氧化碳(mg/h)
0.500.751.001.502.253.003.50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_____℃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5 . 为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中的空白部分内容.
(1)提出问题:(略)
(2)作出假设:________
(3)制定计划:
实验器材:小麦种子、用白醋配制的“酸雨”(PH<5.6)、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等.
方法步骤:
Ⅰ、取相同的两个培养皿,编号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Ⅱ、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小麦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适宜、相同的条件下培养.
Ⅲ、每天早、晚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酸雨”,保持种子湿润,向2号培养皿纱布上________;综合Ⅱ、Ⅲ,这种实验处理方式遵循的是________原则.
Ⅳ、观察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4)实施计划: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5)得出结论:略
(6)表达和交流: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在本实验中,1号培养皿和2号培养皿形成对照实验,其中对照组是________
在上述步骤Ⅱ中,将培养皿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适宜的条件”指_________________
经过5天的观察记录,发现1号培养皿有18粒种子萌发,2号培养皿有19粒种子萌发,由此是否可以得出废电池对生物没有影响这一结论?________
6 . 今年,某市发生造纸厂废水灌溉麦田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厂废水顺着麦陇流进百亩麦田,导致萌发的麦苗稀稀拉拉.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他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假设:造纸废水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小麦种子平均放入A和B中.
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造纸废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等量的_________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小麦种子的发芽率:A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34%,B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93%.
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培养皿中,对照组是________ .
(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小明应重复做几次实验,取几次实验发芽率的________ 作为实验结果.
(3)B培养皿中的小麦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的方法步骤,小明基本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
2019-02-11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2019学年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 7.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章节测试
7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下午,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           ;傍晚,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给植物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一亮就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燃烧的火柴熄灭,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        。(本小题空均要求填生理过程)
(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A、B、C三个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图               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若要证明该结论应选取的实验装置组合是图        
(3)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图D中的﹝ ﹞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表皮(填“上”或“下”)。
2019-01-30更新 | 948次组卷 | 15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检测:第三单元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8 . 某班学生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甲、乙、丙,请据图作答:

(1)第一组探究氧气是在光照条件下由绿色植物产生的,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_____
(2)第二组同学利用甲装置进一步探究,利用不同功率的灯泡作为光源(不考虑温度因素),实验结果如下表:
灯泡功率(W)5101520
每分钟产生气泡数(个)7153448

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_______。该组小梅同学提出:为了保证实验科学性,该实验中除了多次重复实验,还要注意灯泡于装置的 _____保持不变。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很多,请再提出一个合理的探究性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课本上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        的环境中为佳。
A.高温干燥B.高温潮湿C.低温干燥D.低温潮湿

(2)在水槽的水银面上有一层水,水起的作用是             
(3)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上升现象,还受植物其他生理活动的影响。你认为植物还有什么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出现水银柱上升?   。如要排除该因素的影响,实验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4)如果实验中玻璃管足够长,则影响水银柱最终能上升的高度,除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外,还主要与外界环境中什么因素有关?                
12-13七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10 . 根据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
   
(1)实验前,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影响:___
(2)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部分不遮光的目的是___,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其目的是______,为什么要隔水加热?______
(3)图示步骤(3)中用酒精处理的叶片,A是遮光部分,B是见光部分。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其中变蓝色的是______。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不遮光下产生______
2019-01-30更新 | 10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年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