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水稻最早种植于中国,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1)水稻叶片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储存在由受精极核发育成的________________中,它是水稻籽粒(如下图)的主要食用部分。

组别

1组

2组

3组

处理

?

升高温度,常规二氧化碳浓度

升高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浓度

产量(kg/hm2

6697

7585

7477

(2)有科研人员探究了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见上表。
①第1组作为对照,“?”处的处理应该为___________温度和常规二氧化碳浓度。实验过程中,需将光照强度控制在____________(较低/适宜/较高)范围内
②比较______________两组实验结果,发现在升高温度的基础上再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对水稻产量的增加并无贡献。
(3)水稻生长依次经过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科研人员继续研究了常规温度下,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①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可以通过测定单位面积的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或释放______________的量获得。
②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水稻生长前期,较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但是,随着水稻生长时间的延长,较高二氧化碳浓度对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促进作用逐渐________________
2020-07-06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2 . 生物小组同学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原理,开展了“叶片作画实践活动。操作如下:
a.如图所示,选择彩色照片,制作为黑白照片,再处理为反相照片。打印在透明贴纸上,贴到大野芋叶面上。
b.自然光照3天后,除去贴纸,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c.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盘中,向叶片滴加碘液(淡棕色)。
d.5分钟后用清水漂洗,观察颜色变化。

请回答问题:
(1)反相照片中黑色深浅不一,贴到叶片上能控制特定部位________的强弱。
(2)光照前,应对叶片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可以消耗叶片中原有储存的淀粉。
(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________(填“叶绿体”或“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4)滴加碘液后,没有贴图片部分的叶片颜色变为________。贴图部分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变化形成图像,这是因为________
2020-06-24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四章 绿色植物时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3 . 西瓜为夏季常见水果。近年来,西瓜育种和栽培技术的进步使果实产量不断提高。
(1)西瓜秧苗在主蔓上会长出许多侧蔓,即发杈能力强。人们发现,若侧蔓太多,结出的果实产量反而下降。因此,在西瓜栽培过程中,通常需要对侧蔓进行修剪。为研究不同修剪方式对西瓜产量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修剪方式保留1主蔓保留1主蔓1侧蔓保留1主蔓2侧蔓a
实验结果总叶片数18363831
单果重/kg7.38.89.68.4
样地总产量/kg5840704076806720
①丁组为对照组,表格中a处的处理方式应为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会影响西瓜产量,其中保留1主蔓2侧蔓是产量最高的修剪方式。
③与其他各组相比,甲组的果实最小、产量最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
(2)大面积种植西瓜时,修剪侧蔓是最繁重的一环。生产上人们发现了一种无需修剪侧蔓的西瓜新品种“无杈早”。为研究无杈性状的遗传规律,将纯种的有杈与无杈杂交获得子一代(F1),再用子一代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实验有杈株数无杈株数
F1×F123679
有杈×F1500
无杈×F15668
由上述信息可知,西瓜植株的有杈、无杈是一对_____,无杈品种的基因组成为_____(基因用H、h表示),可以稳定遗传,有利于生产上推广种植。
(3)人们发现“无杈早”的枝蔓少且短,在生产上可以采取合理密植的方法,提高西瓜对单位土地面积上_____的利用率,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2020-05-29更新 | 47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4 . 下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 A、B、C、D 四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 2 个小时。请分析回答:

(1)A、B 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的是_____装置。
(2)C、D 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____装置。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大气的湿度。
2020-05-19更新 | 282次组卷 | 16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单元测试题
5 . (实验探究)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植物的生理活动。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①处应为_____;②处应为_____
(2)将该装置进行暗处理后,放在光下一段时间,摘取A、B叶片作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_____叶片。说明该叶片中产生了_____
(3)在上述对照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装置。本实验可以证明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在实验过程中,甲、乙钟罩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进行了_____
(5)若将乙装置中的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并改用不透明钟罩,该实验设计能够研究植物的_____作用。
2020-04-23更新 | 47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6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B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单元AB卷(苏教版)
6 . 常州市阳湖中学生物实验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 后,利用课余时间,用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作了进一步探 究。请根据以下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图②操作有误,请改正:________
(2)步骤①中,A、B        两装置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________
(3)进行步骤④和⑤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________
(4)步骤⑦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________
2020-03-15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八单元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有机物的制造者(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
7 . 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_____
(2)实验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该实验中经脱色和碘液处理后,叶片呈蓝色的装置是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_____。(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3)在实验三中,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_____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水分主要是通过蒸腾作用从_____散失的。
(4)综合上述实验的结论可知,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的_____起重要作用。
(5)农业生产上,可通过哪些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19-12-21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北师大版)
8 . 如图,是豌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组别)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温度(℃)

23

23

23

5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发芽率

98%

0

98%

0


(1)上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____组对照实验。
(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甲组和_____组构成对照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每个培养皿中都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即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
(4)几周后萌发的种子能发育成幼苗。在种子中_____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2019-12-15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北师大版)
9 .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下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组别装置标号种子所处的环境种子数
发芽率(%)
温度(℃)湿度光照
A25潮湿有光10096
B5潮湿有光1000
C25干燥无光50
D25潮湿无光5100
E25潮湿有光10097
F25潮湿无光10098

(1)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的相比,不足之处是_____
(2)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_____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农业生产上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大豆种子播种,因为饱满大豆种子的_____内贮存着更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大豆种子正常萌发、幼苗健壮。
(4)装置A、E、F中均有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____
2019-11-25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北师大版)
10 . 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如下实验:取40粒同样的绿豆种子,分成4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的空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甲、乙、丙、丁的标签,在4个罐头底各放2张纸巾,在纸巾上均匀地放上10粒绿豆子,其它操作及结果如下:

组别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阳光下

阳光下

温度(℃)

23

5

23

23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潮湿

浸没种子

干燥

发芽率

90%

0

0

0


(1)甲号瓶与乙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2)甲号瓶和____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该对照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号 。
(3)甲号和丁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4)甲号瓶中有1粒种子未萌发,原因可能是种子______
(5)测种子萌发率时,为使实验数据更准确,做多组实验得到多个萌发率,要______
(6)幼苗是由种子的_____发育而来的。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中的______。绿豆种子在萌发时,胚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于______
2019-11-15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六单元 被子植物的一生(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