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角函数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我们定义: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与腰的比叫做顶角正对(),如图①,在中,,顶角A的正对记作,这时.容易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这个角的正对值也是相互唯一确定的.根据上述角的正对定义,解下列问题:
   
(1)________.
(2)对于的正对值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如图②,已知,其中为锐角,试求的值.
2023-09-22更新 | 14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荔香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数学试题
11-12九年级上·江苏苏州·期中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2 . 学习过三角函数,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大小与两条边长的比值相互唯一确定,因此边长与角的大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类似的,可以在等腰三角形中建立边角之间的联系,我们定义: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与腰的比叫做顶角的正对(sad).如图,在△ABC中,AB=AC,顶角A的正对记作sadA,这时sad A=.容易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这个角的正对值也是相互唯一确定的.
根据上述对角的正对定义,解下列问题:
1sad60°的值
(2)对于0°A180°求∠A的正对值sadA的取值范围.
(3)已知sinα=,其中α为锐角,试求sadα的值.
2018-12-12更新 | 229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1 锐角三角函数-2021-2022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北师大版)
3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直线,给出如下定义:若直线与某个圆相交,则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直线关于该圆的“圆截距”.

(1)如图1,的半径为1,当时,直接写出直线关于的“圆截距”;
(2)点M的坐标为
①如图2,若的半径为1,当时,直线关于的“圆截距”小于,求k的取值范围;
②如图3,若的半径为2,当k的取值在实数范围内变化时,直线关于的“圆截距”的最小值为2,直接写出b的值.
2022-04-27更新 | 9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4 . 如图,抛物线y=﹣(x﹣3m)(其中m>0)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A在B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
(1)点B的坐标为   ,点A的坐标为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点C的坐标为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若点P为直线AC上的一点,且点P在第二象限,满足OP2=PC•PA,求tan∠APO的值及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点P的坐标;
(3)在(2)的情况下,线段OP与抛物线相交于点Q,若点Q恰好为OP的中点,此时对于在抛物线上且介于点C与顶点之间(含点C与顶点)的任意一点M(x0,y0)总能使不等式n≤及不等式2n﹣≥﹣4x02+x0+恒成立,求n的取值范围.
   
2020-12-01更新 | 85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3 二次函数与交点公共点综合问题-挑战202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之学霸秘笈大揭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探究】数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如何利用三角板求的值,得以下思路:


(1)如图1,将两块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构造的角.在中,,在中,,则.那如何求其三角函数值呢?小明想:若交于点,作,垂足为,设中,可用表示,中,,那么________(用含代数式表示),……请根据小明的思路求的值(结果保留根号且化为最简);
(2)【应用】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即利用圆内接正多边形无限逼近圆来确定圆周率.刘徽从正六边形开始分割圆,每次边数成倍增加,依次可得圆内接正十二边形、内接正二十四边形……割的越细,圆的内接正多边形就越接近圆.如图2,设圆的半径为,则,圆的周长近似于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即,计算得.根据前面的探索及对“割圆术”的理解,在图3中利用圆内接正十二边形估算;(精确到0.01,参数数据
(3)【拓展】已知四边形是边长为4的菱形,.如图4,点分别在菱形的边上,,连接,则的面积等于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4)如图5,边上一动点,连接,将沿翻折,点的对应点为,当点落在线段上时,的中点吗?说明理由.
2022-06-11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6 . 关于三角函数有如下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β)=(1﹣tanαtanβ≠0)
tan(α﹣β)=(1+tanαtanβ≠0)
利用这些公式可以将一些不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来求值.
如:tan105°=tan(45°+60°)=
根据上面的知识,你可以选择适当的公式解决下面问题:
如图,两座建筑物AB和DC的水平距离BC为24米,从点A测得点D的俯角α=15°,测得点C的俯角β=75°,求建筑物CD的高度.
2018-04-02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东营广饶自主招生模拟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