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294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夏天车内开空调时玻璃上的“哈气”出现在外表面
B.夏天洒水降温,主要是利用水的吸热能力强的原理
C.舞台上干冰制造的“白气”是由空气液化成的小液滴
D.冬天,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是因为雪发生了汽化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2 .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左右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利用的就是这一原理
B.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可以得到清晰的像
C.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片,为了让屏上的像清晰,可将光屏向左移动
D.在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块挡板挡着透镜一部分,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完整的像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3 . “打铁花”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如图所示,它的主要过程是将生铁烧至 1600℃以上变成铁水,一人舀起铁水抛向空中,另一人则用力击打空中的铁水,瞬间铁花四溅,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     

A.升华、凝华B.升华、凝固
C.熔化、凝固D.熔化、凝华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4 .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p<p
B.两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关系:F>F
C.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ρ<ρ
D.小球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5 . 根据各种物质不同的性质,下列对材料选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机械钟表中的发条可以储存时钟运转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于制成发条的材料具 有很好的弹性
B.用钨制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C.铜是一种很好的导体,是因为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它的电阻大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是因为塑料泡沫的密度小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6 . 课堂上为了让同学们体验试电笔的使用情况,老师让每位同学都亲自操作,如图所示 是某位同学正在尝试,试电笔的氖管发光,说明被检测的插孔与______相连。请推测此时有没有电流流过人体,原因是:______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10V,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到最左端,闭合开关S, 灯泡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5A, 电压表示数为7 V,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______ Ω,灯泡的电功率为______W。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8 . 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成为继高铁之后的又一张中国名片。核能属于 ______次能源。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堆中铀核______ (选填“裂变”或“聚变”)时产生的内能,通过汽轮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工作的原理是 ______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9 . 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其中“人不觉”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划船使用的船桨是______杠杆。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生活中家内厨房经常将吸盘吸在竖直玻璃上用来悬挂物体,吸盘能够吸在玻璃上是利用了______;在吸盘上挂上锅铲后吸盘仍处于静止状态,与不挂锅铲时对比,此时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