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1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 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
2019-12-28更新 | 222次组卷 | 7卷引用:【万唯原创】2014年山西省中考试题研究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四章 光现象 透镜及其应用
2 . 为了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物块露出液面的高度h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组同学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两个猜想.猜想(一)认为h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二)认为h的大小可能与正方体物块的密度有关.为此,他们与老师一起设计了探究方案如下:
探究步骤(一):探究h与液体密度ρ的关系
(1)测出正方体物块的边长H.
(2)将这个正方体物块分别漂浮于不同液体中,测出相应的h值.
(3)记录数据并归纳总结结论.
探究步骤(二):探究h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1)选用不同密度的若干正方体物块,要求它们的边长相等,测出边长H
(2)将不同密度的正方体物块分别漂浮于水面上,测出相应的h值.
(3)设计记录数据表如表一所示.
表一
实验序号物块的密度(千克/立方米)水的密度(千克/立方米)h(厘米)H(厘米)
1
2
3

(4)记录数据并归纳总结结论.
探究步骤(三):进一步综合分析并归纳总结结论.
①你认为探究步骤(一)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答:________.
②请你填写完整“探究步骤(二):探究h与__________的关系”.
③该小组同学在完善方案后进行了实验探究活动,其中实验步骤(二)收集到的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二
实验序号物块的密度(千克/立方米)水的密度(千克/立方米)h(厘米)H(厘米)
14001000610
26001000410
38001000210

根据实验序号1与2与3,初步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物块,_________
④根据表二的数据可以推测:若露出水面高度为零时,物块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等于_______.
⑤关于正方体物块露出液面的高度h与它的边长H的比值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2019-04-25更新 | 3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奉贤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3 .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
(1)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通过导体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时,让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③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④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2)下面的几幅图运用了_________的方法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

(3)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下列几种猜想:
猜想1: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2: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①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认为猜想3:电阻还与___________有关。
序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1锰铜合金丝LS
2镍铬合金丝LS
3镍铬合金丝L2S
4镍铬合金丝2LS

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在AB间接入下表中待研究的电阻丝(电阻丝用电阻符号表示),电源电压U恒定。

若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要探究猜想1,应该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要探究猜想2,应该选用电阻丝__________和电阻丝__________(填电阻丝的序号)进行对比实验。
③甲同学也利用以上的电路和电阻丝对猜想2进行了探究。甲同学的实验探究如下:
实验:先在AB间接入电阻丝2,闭合开关S,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1;然后在AB间接入电阻丝4,闭合开关S,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2;发现:I1I2
分析:由于电阻丝2和4的横截面积不变,而两种情况下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不等,所以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无关。
结论:猜想2是错误的。
对甲同学的实验探究,你认为他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正确/错误)的,请具体指出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他的实验和他的分析思路还可得出:__________的结论,这个结论是__________(正确/错误)的。
2016-12-07更新 | 240次组卷 | 5卷引用:2015届福建龙岩小池中学初三上期教学质量监测物理卷
4 . 人类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机械,杠杆是我们最熟悉的简单机械。杠杆在什么条件下才平衡?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带等距小格的杠杆和钩码(每个质量都相同)进行探究。
(1)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更便于测量______
(2)他们通过实验获取到下表证据:

实验次数

动力/N

动力臂/cm

阻力/N

阻力臂/cm

杠杆平衡情况

1

1

10

2

5

水平位置平衡

2

2

5

2

5

水平位置平衡

3

1.5

10

1

15

水平位置平衡

①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杠杆平衡不是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关系单独决定的,理由是________
②进一步分析可发现的共同规律是:每次实验杠杆平衡时_________,据此可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3)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小聪用撬棍撬石块,在A点施力没有撬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小明帮忙同时在B点施加适当大小的力,石头恰好被撬动了,这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在杠杆上多个位置施加动力使杠杆平衡,是否满足呢?

为此他们继续探究,如图丙是未完成的实验,若在C处挂______个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以上结论是初步成立的,还需再________才能验证其是否具有普遍性。
2024-06-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校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5 . 小燕用测力计、长方体木块A、砝码、木板、斜面、小车等器材完成下列实验:

(1)实验一:图甲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中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是为了使物体受到的______与拉力大小相等,若实验中F1F2,则可总结出实验结论是:______
(2)实验二:图乙探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若要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关系,则可选择______(填写序号:c、d、e)两组实验来达到;实验中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来反映;
(3)实验三:图丙“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为了使小车滑下来的速度相同,其必要的实验操作是______;若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和木板表面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是W1、W2,则W1______W2
2024-03-15更新 | 55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广东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6 .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用器材为,材料相同、体积不同的长方体物块A、B,两只相同的烧杯,内装等量清水,并利用这些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步实验。
(1)为了准确测出物体的重力,把物体悬挂在竖直的弹簧测力计下端的挂钩上,当测力计和物体都_______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物体A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N;
(2)比较以上四次实验,总结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
(3)小强同学想继续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他向乙烧杯中加盐并不断搅拌(液体体积不变),通过比较甲、乙两烧杯中A、B两物块所受浮力大小得出结论。小明认为这样的方案不可行,因为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于是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
①向上提物块B,使两烧杯中液面_______,比较此时A、B两物块所受浮力大小是否相等;
②向上提物块B,使两物块所受浮力______,比较两烧杯中液面的高度是否相同。

2024-06-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十中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7 . 学习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两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10Ω   2A”“20Ω   1A”)。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电阻变小)( )
(2)实验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示数超量程,则电路故障可能为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123
电压U/V1.01.53.0
电流I/A0.20.30.6
(3)排除故障,连接好电路后,选择合适的变阻器,学习小组探究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得到的数据如右表,由此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小组又利用提供的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①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再换用10Ω的电阻进行实验,此时滑片应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实验次数123
电阻R51020
电流I/A0.480.240.14
②小组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测得的三组数据如右表所示。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表中第____________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出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完成用四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应选择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____________
④在交流评估环节,某同学认为即便是多次实验,总结得出的结论依然不具有普遍性,应该____________,使用上述几个电阻重复实验,才能实现理论意义上的多次实验。
2024-05-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胡桥中学、吴村二中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8 . 小明用测力计、长方体木块A、砝码、木板、斜面、小车等器材完成下列实验:

(1)图甲: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中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是为了使物体受到的______与拉力大小相等,所涉及到的物理原理是:______;若实验中,则可总结出实验结论是: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2)图乙:探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动能大小是用______来反映的;乙图的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3)图丙: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为了使小车滑下来的速度相同,其必要的实验操作是让小车______:若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和木板表面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是,则______(填“>”“=”或“<”)。
7日内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巴中县中考适应性考试(三模)物理试题
9 .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轻质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可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刻度均匀,在A点挂3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 个相同的钩码;
(3)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总结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 (用表中物理量符号表示);此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

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1

4

2

2

2

2

3

4

3

3

3

3

3

(4)在图乙实验中,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 (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静止不动”);
(5)小明同学完成实验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还可以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小华同学为了证明他的结论是错误的,于是做了如图丙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地拉着B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变成倾斜地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人类很早以前就会使用杠杆了。如图丁是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利用杠杆撬动沉重木料时的情景,该杠杆属于______ 杠杆。
2023-07-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云南师大实验中学中考物理诊断试题
10 . 小明在测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L(电阻大约为10Ω左右)额定功率的实验时,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为6V。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_________状态;
(2)请在甲图中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开始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在最左端_________
(3)若在连接电路时,有A(10Ω;1A)和B(20Ω;1A)两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则应该选择变阻器_________(A/B)连入电路,才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而不选择另一个滑动变阻器的理由是_________
(4)小明合理地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亮,小明分析后发现是滑动变阻器或灯泡的故障,请你依据表一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出现的几种情况,帮小明判断故障原因,并将其填写在表一对应的空格中:
表一

电流表示数

电压表示数

可能的故障原因

0

0

_________

不为0

0

_________

表二

U/V

I/A

P/W

灯泡亮度

P平均值/W

2

0.27

0.54

2.5正常
30.310.93耀眼
(5)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
a.小明调节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V,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并观察发光情况,记录在表二中;
b.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明应在a步骤后将变阻器滑片P_________端(A/B)移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W,小灯泡电阻是_________Ω(请保留一位小数);
c.小明又调节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V,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并观察发光情况,记录在表二中:
小明想对三次小灯泡功率求平均值,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不妥的理由是_________
(6)小明再次分析表格二的数据,还可以总结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2023-04-23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常州外国语中学中考物理调研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