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35 道试题
1 .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如下:
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如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总结有关实验结论。
烧杯号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
1300203012.0
215020306.0
330020256.0
4煤油20306.0
(1)该实验用同样的电加热器加热,可以根据__________来判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选填“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
(2)若要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4号烧杯中应装__________g煤油,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 __________
(3)比较1号烧杯和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越大,吸热越多。
(4)不计热损失的情况下,试验中3号烧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通过计算煤油比热容为_________J/(kg•℃)。(c=4.2×103J/(kg•℃))
2024-03-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安安同学所在的兴趣小组正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需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图乙是他们某次测量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选“A”、“B”或“C”)处的电流;
(2)安安同学要测量通过L2的电流,只需将图乙中导线______(选填“a”或“b”)的一端移动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
(3)正确连接好电路并检查无误后,安安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进行以上3次实验是通过______方式实现的;(选填序号)
A.改变小灯泡的规格            B.改变电池节数

实验次数

A处电流IA/A

B处电流IB/A

C处电流IC/A

1

0.2

0.4

0.6

2

0.4

0.8

1.2

3

0.6

1.2

1.8

(4)分析各组数据后,安安总结出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并联电路中,______
(5)完成以上探究后,安安进一步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他把两只小灯泡L1、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泡L1不亮,L2亮,安安于是将电压表连在图中AB两点,测得UAB=0V由此可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______
(6)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两只小灯泡均能发光,重新测量的结果为:UAB=1.5V,UBC=1.5V,UAC=3V,根据以上测量结果安安得出结论: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且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两端电压。同组的宁宁认为安安的结论是错误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下一步应该是______
(7)实验操作过程中,安安在测完AB两点间电压后准备测量AC两点间电压,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将电压表接在B点的线改接到C点。
2023-11-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高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安安同学所在的兴趣小组正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正确连接好电路并检查无误后,安安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进行以上3次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实现的;(选填序号)

A.改变小灯泡的规格       B.改变电池节数

实验次数

A处电流

B处电流

C处电流

1

0.2

0.4

0.6

2

0.4

0.8

1.2

3

0.6

1.2

1.8

(2)分析各组数据后,安安总结出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并联电路中,___________

(3)完成以上探究后,安安进一步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他把两只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泡不亮,亮,安安于是将电压表连在图中AB两点,测得由此可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两只小灯泡均能发光,重新测量的结果为:,根据以上测量结果安安得出结论: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且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两端电压。同组的宁宁认为安安的结论是错误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下一步应该是___________

4 . 小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同组的笑笑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探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高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小高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组的笑笑在小高的基础上用酒精灯对冷水加热,观察到温度升高时杯中水的颜色变化更明显,笑笑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和小高相同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探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把相关实验步骤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2023-09-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开封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5 . 同学们在进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检查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枫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连成了串联,小明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的(“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

0.18

0.18

0.36

(2)若在某次测量时,按图甲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应该_____________
(3)纠正(2)中错误后,小董同学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表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显然出现这种结论是错误的,请问,出现这种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正:_____________
(4)细心的小凡还发现:在实验时,电流较大的那个灯泡比另一个亮,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总是这样。于是他总结出这样的规律:“不同灯泡的亮暗和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的灯泡越亮”,你觉得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__
2023-11-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6 . 小东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把甲、乙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比较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热量的多少。
(2)甲乙两容器串联的目的是控制___________和通电时间相同。通电一段时间后,乙装置的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较大,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3)“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时,在不改变原电路连接的情况下,小明要添加丙装置完成实验。他已将AE两个接线柱连接,你认为还应把F___________。(选填“B”“C”或“D”)两个接线柱连接。连接好电路通电后,应观察比较___________(选填“甲和乙”或“甲和丙”或“乙和丙”)两个装置中的现象总结结论。
2021-03-1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夷陵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理综物理试题
7 . 小芳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在实验过程中,她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先后 6 次从小到大更换 A、B 间的定值电阻 R,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1 所示,分析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阻和电流的定量关系,认真思考后, 发现自己在每次更换电阻后的实验操作中有遗漏,补充实验操作后,再次测量并记录了表2 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了正确结论.请你解答:

表一
电阻R51015202530
电流I/A0.800.600.480.400.340.30
表二
电阻R51015202530
电流I/A1.200.600.400.300.240.20
(1)需补充遗漏的操作是,在每次更换电阻后_______。多次更换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是为了_______
(2)分析表 2 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2020-01-29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9九年级·江苏徐州·专题练习
8 .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量角器、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次数
170°70°
245°45°
330°30°

(1)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         )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
(2)为了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所做的操作是__________
(3)多次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此总结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光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
(5)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方向射出,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这束光,因为这束光在纸板上发生的是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
(6)若不小心将纸板倾斜,让光还紧贴纸板入射,纸板上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7)根据实验结论,某同学在实验中将激光笔垂直平面镜照射时,则反射角大小为________
2020-02-17更新 | 4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中模拟预测考试物理试题
2020九年级·上海·专题练习
实验题 | 较难(0.4) |
9 . 为了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物块露出液面的高度h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两个猜想。猜想(一)认为h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ρ有关,猜想(二)认为h的大小可能与正方体物块的密度ρ有关。为此,他们与老师一起设计了探究方案如下:
探究步骤(一):探究h与液体密度ρ的关系
1.测出正方体物块的边长H
2.将这个正方体物块分别漂浮于不同液体中,测出相应的h值。
3.记录数据并归纳总结结论。
探究步骤(二):探究h__________的关系
1.选用不同密度的若干正方体物块,要求它们的边长相等,测出边长H
2.将不同密度的正方体物块分别漂浮于水面上,测出相应的h值。
3.设计记录数据表如表一所示:
表一

4.记录数据并归纳总结结论。
探究步骤(三):进一步综合分析并归纳总结结论。
①你认为探究步骤(一)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填写完整“探究步骤(二):探究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③该小组同学在完善方案后进行了实验探究活动,其中实验步骤(二)收集到的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二

根据实验序号1与2与3,初步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物块,________
④根据表二的数据可以推测:若露出水面的高度为零时,物块的密度ρ与水的密度ρ的比值等于____
⑤关于正方体物块露出液面的高度h与它的边长H的比值,正确的是_________
A.ρ/ρB.ρ/ρC.(ρρ)/ρD.(ρρ)/ρ
2020-01-1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6.5 阿基米德原理-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模拟题分类汇编(上海市)
10 . 小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同组的笑笑提出了这样的猜想:
(1)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2)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高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小高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①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杯中水的颜色变化得快,得到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盛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组的笑笑同学在小高的基础上用酒精灯对冷水加热,观察到温度升高时杯中水的颜色变化更明显,笑笑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和小高相同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
2019-12-01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