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的产生
B.测量时操作错误会产生误差,因此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测量者估读而产生的误差
D.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2024-02-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川区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__________
(2)如图甲,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硬纸板____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进行实验。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比较两者大小关系,这样的探究方式是为了___________(填“A”或“B”);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3)如图乙,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___________(填“看得到”或“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是___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使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ON,可观察到反射光线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5)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的。
3 . (1)兴趣实验小组的小立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两块纸板A和B连接起来,并可以绕折转。

①实验时,为了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该将纸板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平面镜上。
②小立将纸板B绕向后折转,在纸板B面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在同一平面内。
③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应该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比较两者大小关系:这样的探究方式是为了___________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小君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_℃;
②水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但仍需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___
③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__(选填“A”“B”“C”或“D”)。
2021-06-07更新 | 3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重庆一中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得到的结论是反射角______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比较两者大小关系,这样的探究方式是为了______(填“A”或“B”)。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3)如图乙,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这时在NOF______(填“看得到”或“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______同一平面内(填“在”或“不在”);
(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2021-11-2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小明测出自观察到闪电起至听到雷声的时间为18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求:
(1)发生闪电处距小明的直线距离约多远?(不计光传播所需时间)
(2)光从闪电处到小明处需要多少时间?
2021-01-29更新 | 1908次组卷 | 14卷引用:重庆市江津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6 . 兴趣实验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以下实验。
(1)小侨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①设计实验时,小侨选择用水浴法给试管中的碎冰块加热,这样做不仅能让试管中的碎冰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和观察各时刻碎冰块的温度和状态。
②在还没有开始加热时,如图乙用温度计测量出碎冰块的初始温度为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发现,熔化过程中冰的温度始终不变如图丙,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小侨同学又利用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两块纸板A和B连接起来,可以绕ON折转。
①实验时,为了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该将纸板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
②小侨将纸板B绕ON向后折转,在纸板B面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在同一平面内。
③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应该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比较两者大小关系:这样的探究方式是为了_________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2021-04-05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周末小开到一公因散步,公园内有一周长为400m的圆形环湖跑道,散步过程中刚好碰到了来此训练的官兵,小开步行的速度为1m/s,官兵队伍的速度为4m/s。一开始,小开与官兵队伍相向而行,在第二次与最后一名官兵相遇时,他立马掉头,以5m/s的速度跟随官兵们同向奔跑,小开跑完一圈时,恰好从最后名官兵的位置跑到了第一名官兵的位置。求:
(1)小开先后两次与最后一名官兵相遇的时间间隔;
(2)官兵队伍的长度;
(3)在跑道中央,有一个圆形湖泊,小开跑完步之后,打算到湖边休息,当他走到距离湖水边缘9m处恰好能观察到正对面紧贴湖水边缘的一棵树的树顶在水中的倒影(“正对面”意为小南和树的连线恰好从湖面的圆心正上方经过),图甲为示意图,若岸堤到水面的高度为0.5m,小南身高1.5m,树高为5m,请你利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和相似三角形知识(如图乙所示)计算圆形湖泊的直径。
2020-11-20更新 | 11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8 . 小超、小亮、小美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了放大镜是凸透镜。

(1)在活动课中,小超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的是手指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要让这个像更大,应该让手指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适当的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一点。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2)小亮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如图丙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左移动1cm,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_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cm,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_______(选填“小”或“大”)些;
(3)小美做实验时,由于蜡烛长时间燃烧,会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少许偏离光屏中央,要使像继续成在光屏中央,只调节凸透镜,他应该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为了粗侧某个凸透镜的焦距,在一个大晴天,小美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到一块阳光充足的地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反复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到在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测出凸透镜的光心到地面的距离,反复进行多次试验后,将所测的合理数据求平均值,将这个平均值当做这个凸透镜的焦距。由此可知,小美粗测焦距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9 . 小军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

(1)应选择______(选填“明亮”“黑暗”)的环境;
(2)实验时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______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3)小军选用了两只大小完全一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不能”“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5)小军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蜡烛A的像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
(6)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是为了多次实验_____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7)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_____(选填“亮”或“暗”);如果实验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cm。
2018-01-01更新 | 358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请按要系求完成下列实验。
(1)小曹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而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较选填_______(“厚”或“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 像(选填“实”成“虚”);图乙的白纸上记录了多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沿着镜面所在的虚线对折,像和蜡烛的位置恰好重合,说明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

(2)小曹同学利用图甲的装置完成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某时刻温度计如图乙所示,示数为_______℃;水沸腾后,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大小变化与图丙中_______(选填“A”或“B”)一致:将酒精灯撒去,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的过程需要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
2020-07-23更新 | 12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