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0 道试题
1 .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将一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过程。

(1)圆柱体所受重力为___________N。
(2)分析A、B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3)通过比较图C和图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密度有关;D图中,若将悬挂圆柱体的细线剪断,圆柱体将___________(上浮/下沉/悬浮)。
(4)通过计算可以知道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4-05-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连云港市和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下面是小明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过程。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再将装有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测得其总质量为86g;
(2)将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_
(3)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为_________g,则所测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束后,小明想利用刚刚测出了密度的盐水测量一立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的方法是:在容器内装有适量的盐水,将木块轻放在盐水中,测出恰好有一半浸入盐水中(如图丁所示),则木块密度_______
3 . 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2)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称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g,接着,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本次实验测得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华查阅资料和深入思考后,找到了测量液体密度更精确简便的方法,操作如下:
①如图甲、乙所示,把适量待测液体和水分别倒入两容器中并置于两电子秤上,再将两电子秤示数清零(按电子秤的清零键后,示数显示为零);
②将系好细线的小物块(不吸收液体)缓慢浸没到待测液体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液体未溢出,如图丙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
③将小物块取出,擦干后再缓慢浸没到水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水未溢出,如图丁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
④则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

   

2024-04-29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宏运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4 .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下列4种猜想:

猜想1: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4: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1)如图1所示,小明把一个柱状固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使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逐渐增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此实验说明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2)如图2所示,小明将同一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此实验为了验证猜想______。在实验中,观察到石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则说明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大”或“小”)。
(3)为了验证猜想3,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______
(4)为了验证猜想4,小明将重力相同而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到所受浮力大小不相等,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请指出他的实验方法的错误:①______;②______
(5)如图3所示,将装置放在电子秤上,把浸没的物体缓慢下沉(物体未碰到烧杯底部),电子秤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4-04-21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5 . 学完阿基米德原理之后,小宜和小兴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了一个课外实验。他们将溢水杯放在电子秤上,向溢水杯中加水后(如图甲所示),在表格中记录下测力计A、B及电子秤的第一次实验数据,然后他们将物体缓慢下降,当物体的部分体积浸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记录下第二次实验数据,剪断系在物体上的细线,将物体缓慢沉入到水底后(如图丙所示),记录下第三次的实验数据。(g取10N/kg)
(1)观察乙、丙两图可知物体在_____图中所受浮力更大;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测力计A/N

测力计B/N

电子秤/g

第一次

1.00

0.02

500.00

第二次

0.60

0.22

520.00

第三次

0


540.00

(2)在整理数据时,小宜和小兴发现第三次实验中测力计B的示数记录不同,小宜记的是0.62N,小兴记的是0.42N,他们讨论推理后认为有一个数据是正确的,请判断___________的记录是正确的。
6 . (1)小明用饮料吸管制作了一只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水中时,密度计不能直立,应______(选填“增加”或“削减”)吸管中铁丝质量,改进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它能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在密度计上标出水面的位置A;将密度计放入酒精中,仍可漂浮,标出液面的位置B,如图所示。该密度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已知水的密度,酒精的密度,若密度计漂浮在密度为的液体中,则液面对应的位置可能是______(选填“C”或“D”)。

(2)小华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她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换大的容器做实验             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
2024-04-19更新 | 3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二十九中九年级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
7 . 小明通过下图步骤进行了“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由B、C两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由C、D两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为______
(2)小明另取一杯盐水用弹簧测力计吊着该金属块浸没于盐水中。由D、E两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与______有关。根据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
①将适量细铜丝塞入吸管下部,将制作好的吸管轻轻放入水中,发现吸管倾倒在水中,应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细铜丝的量,直至吸管能竖直漂浮在水中;在水面处做上标记(如图甲所示),并标上刻度值为
②用刻度尺测出标记到吸管底部的距离为H,按的分度值刻画刻度并标上对应刻度值,的刻度线距离底部的距离为______H
2024-04-19更新 | 3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物理阶段阳光测评卷
8 . 2022年末,我国新冠肺炎防控进入新阶段,学校响应政府“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进行线上学习。双胞胎小明和小亮在家,看到妈妈的金手镯,想利用所学知识测量金手镯的密度。他们找出托盘天平、量筒等实验器材。

(1)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将金手镯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直至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以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金手镯的质量________g;量筒中装适量水,如图丙所示,此时小明发现量筒口太小,不能放入金手镯,无法利用量筒测量金手镯的体积;
(3)小亮思考后,想到用家里的玻璃杯代替量筒重新做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得金手镯的质量为
②把金手镯放入玻璃杯中,用油性笔记录水面所在的位置A,如图丁(a)所示;
③用天平测出玻璃杯、水和金手镯总质量
④将金手镯从水中取出,再往玻璃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处,如图丁(b)所示;用天平测出玻璃杯、水的总质量
⑤计算金手镯的密度。
在实验中,将金手镯取出时沾有不少水,对实验测量的结果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该方案测得金手镯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请用ρ符号表示);
(4)小明想起来,在抖音上曾看到一个视频“如何鉴别金手镯的真假”,利用电子秤也能测出金手镯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利用电子秤称出金手镯的质量为
步骤二:往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放在电子秤上并去皮(将电子秤示数还原为0);
步骤三:用细绳系在金手镯上,浸没水中且不碰到杯底,如图戊所示,读出示数为
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该方案测出金手镯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请用、和ρ符号表示)。
2024-04-15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卷
9 . 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__(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如图乙所示,压强计显示的处液体中位置的压强。实验中液体压强大小的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下面列举的与此研究方法相同的是______
A.在研究光时,引入“光线”       B.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压大小一定
C.如果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单独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则把这个力叫做这两个力的合力
D.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上升的高度来反映物体温度的高低
(3)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方位时,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______(选填“不变”或“改变”);
(4)比较______两图,可以得到: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5)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则下面操作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______(选填“烧杯中换密度更小的液体”、“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或“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6)小震利用身边常见物品也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探头,探究液体压强和浮力的规律,为此他先后完成了如图乙、丙所示的实验:

在图乙D组实验中,小明将探头放到与B组相同深度时,发现橡皮膜形变刚好与C组相同,由此可推断该未知液体密度______(选填“比水小”、“比盐水大”或“介于水和盐水之间”);
(7)小展利用图丙装置进行实验。(g=10N/kg)
①向溢水杯中注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探头缓缓浸入水中。当探头刚好浸没时,获得数据如图丙,可推测探头的质量为______
②为研究浮力与液体密度关系,分别向杯中注入液体a、b、c,将探头浸没在液体中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深度处,弹簧测力计示数关系为Fa>Fb>Fc,则______(选填“a”、“b”或“c”)液体的密度最小。
2024-04-12更新 | 3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物理试题
10 . 学习小组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第一小组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如图甲所示,将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1=_________g;
B.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为V
C.用天平测量倒出食用油后的烧杯质量m2

(1)计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若进行上述B步骤时,烧杯中有食用油残留,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第二小组用如图所示电子密度计测量食用油的密度(g取10N/kg)
I.测质量时,示数由支架所受拉力决定,图乙中显示的20.00g表明对支架产生拉力的是质量为20.00g的玻璃砝码;
II.如图丙,将砝码浸没在纯净水中,示数变小,原因是砝码受到水的_________,此时测量支架所受拉力为_________N,可知此时玻璃砝码排开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按下“密度”键后,电子密度计能计算出纯净水的密度为0.99g/cm3,如图丁所示;
III.提起玻璃砝码并擦干,再浸没在待测食用油中,示数变为11.35g,如图戊所示,则食用油密度为_________g/cm3(保留两位小数)。
2024-04-10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