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小泽和小阳同学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1)他们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和乙的滑轮组,二种实验方案中,较省力的是图 ______
(2)根据下表数据,你认为他们最后选用了图 ______的滑轮组;
实验
次数
提升钩码重G/N钩码上升
高度h/m
拉力
F/N
拉力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
η/%
110.10.50.366.7
220.20.90.674.1
330.451.21.3583.3

(3)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所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______
(4)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提高机械的效率,下面的方法可行的是 ______
A.改进结构,使机械更合理更轻巧
B.一次能提升的货物分为几次提升
C.增大提升物体的高度
2021-10-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强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第4组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物重G/N动滑轮重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动力F/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10.50.10.70.347.3%
220.50.11.10.360.6%
340.50.120.3
4410.10.550.0

(1)根据表中前3次实验数据,画出甲图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______
(2)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第三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精确到0.1%);
(3)由表中第1、2、3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摩擦和 ______有关。
2021-10-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3-14九年级上·安徽池州·期中
3 . 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物重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组,并将所测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次数

动滑轮重/N

钩码重/N

动力/N

机械效率

1

1

2

1

[1]___________

2

1

4

[2]___________

3

2

4

2

[3]___________

(1)在答题卡上填上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2)根据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1、2、3)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被提物重有关;
(3)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4)要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是否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应该选用__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滑轮组,提升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去研究。
4 . 某实验小组按如图所示的方式组装滑轮组,进行“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实验时,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再将钩码挂在滑轮组下端,向上拉动弹簧测力,使钩码缓慢匀速上升,并得到下表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端拉力
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2.00.11.00.366.7%
23.00.10.3
34.00.11.80.374.1%


(1)若进行第2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F=______N,则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绳子移动的速度增大,仍使钩码缓慢匀速上升,则所测的机械效率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在进行第2组数据测量时,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W,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______J。
2021-09-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5 .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123
钩码重G/N446
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
绳端拉力F/N1.81.62.4
绳端移动距离s/m0.30.4
机械效率η74.1%62.5%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_____(填 “甲”或 “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2)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填 “越高” “不变”或 “越低”)。
(3)小组同学再用第1 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 次实验,表中第3 次实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___________m,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
(4)比较第1、3 次实验和第 3 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
(5)只要滑轮组结构一定,知道绕动滑轮的有n 股细绳,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器材就可以不需要______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名称),且机械效率的表达式通式为η=_______(用本题中有关字母表示)。
(6)如采用图丙装置,改变动滑轮 G,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丁的图像,分析图像中的A 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__N。(忽略绳重和摩擦)
6 . 如图所示是测量某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图,下表是三次实验的测量数据。
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端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
140.11.80.374%
280.13.10.386%
380.12.50.4


(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η_____
(2)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小明同学用图甲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时,增大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0-11-0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

(1)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4.5N的物体从A位置提升到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B位置上升到位置,用毫米刻尺测出移动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
(3)若在图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改为图丙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0-09-04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 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
140.11.80.374%
260.10.3
340.11.40.557%
440.21.41.057%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______、分度值,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2)在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_(填“缓慢”或“加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读出拉力;
(3)第2次测量中,测力计示数如乙图,大小为______N,此时,使弹簧伸长的力是______(填“钩码的重力”、“绳拉弹簧的力”或“弹簧拉绳的力”)。第2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填“甲”、“乙”或“丙”)图做的;
(5)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
(6)第3、4次实验测力计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______无关。
9 . 有人说,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小华设计了“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重物质量的关系”实验,来检验此说法是否正确。

(1)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甲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      )
(2)如图乙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保持滑轮组不变,改变重物的质量,通过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子使重物缓缓上升,测得数据如下表:
序号重物质量/kg重物上升距离/cm弹簧测力计示数/N绳端移动距离/cm机械效率
10.1101.12045.5%
20.2101.620
30.3102.12071.4%

第2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所提重物质量的增大而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020-08-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0 . 小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有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钩码总重
G/N
钩码上升高度
h/m
测力计示数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140.11.80.3
260.12.40.383
340.11.40.557
440.21.41.057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如果不考虑绳重及摩擦,第4次实验所用的动滑轮重应为______N;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
2020-05-16更新 | 159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