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1 . 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到了玻璃板、手机膜(表面平整光滑且透明,能保护手机屏幕的钢化薄膜)、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选取两个相同的跳棋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在确定跳棋A像的位置时,在手机膜后的桌面上移动跳棋B,但无法做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是因为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圈,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其中第1、2、3次实验使用手机膜完成,第4次实验更换为玻璃板完成:

实验次数

1

2

3

4

物距

5.12

4.21

6.39

3.31

像距

5.15

4.23

6.41


①如图乙所示,第4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________
②小明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用________(选填“玻璃板”或“手机膜”)进行实验效果好;
(4)完成实验后,如图甲所示,小明将手机膜向北方(远离A的方向)平行移动了,则A的像移动了________。他又将手机膜水平向东移动。此过程中对A的像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向东移动                 B.不移动                    C.向西移动                  D.向南移动
2024-03-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所提供的主要器材有:玻璃板甲(厚度为2mm)和玻璃板乙(厚度为1cm)、两根等大的蜡烛、刻度尺一把。

(1)实验中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在这个实验时,应选用玻璃板______(选填“甲”或“乙”),若选了另一块玻璃板,由于玻璃板前后表面均能成蜡烛的像,所以将会观察到两个不重叠的蜡烛的像,请问:这两个像间的距离是______cm;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
(3)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则前者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像。(填“折射”或“反射”)
2024-03-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_
(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接下来应该______,重复上述实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4)分析下表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实验次数1234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6810.3513.52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6810.3513.52
2024-02-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小雨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透明薄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桌面上,并在桌面上垫一张白纸,再将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放在白纸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B.选用透明玻璃板,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从A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蜡烛A的像,是因为光的折射
D.把纸板放在玻璃板和蜡烛B之间挡住B,从A侧看不到像
5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小明同学将________(选填“厚”或“薄”) 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点燃蜡烛 A,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 再拿另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 B 的位置恰好与像完全重合,由此得出初步结论是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用笔将A、B对应点作上记号,将两点连接起来,发现两点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并且还发现两点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6 . 小彤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彤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__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A、B应选择的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蜡烛;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024-02-27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7 . 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2024-02-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8 . 在学习了“平面镜成像”一节知识后,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小明应选择较_______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选择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要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要求这两支蜡烛完全相同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蜡烛的一侧观察。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
(4)为证实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选取下列哪项操作____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叛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___________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6)请根据实验得出的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___________
2024-02-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二中广雅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限时作业物理试题
9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薄”、“厚”、“薄厚都可以”)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2)对着玻璃板可看到前面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是因为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像,同时可以看到放在玻璃板后蜡烛B是因为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像;
(3)做实验的时候,小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里看到对面竖直墙上挂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当时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___
2024-02-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10 . 小丽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2024-02-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