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是为了便于______,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
(3)现有厚度为4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4)如图甲,在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将另一支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_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直至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 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6)实验过程中,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______(填“①”或“②”)处。
2022-12-10更新 | 86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李达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2 .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如图所示。

(1)该实验中成像应用_______(“平面镜”或“平板玻璃”)理由是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此处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
(3)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受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4)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5)如果无论怎样蜡烛B都无法和平板玻璃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_______
2022-12-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初级中学第四共同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3 . 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如图甲,实验时应选 ___________(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经过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如图乙,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___________像;像的大小取决于 ___________
(3)未点燃的蜡烛B在这里的作用是替代 ___________(选填“点燃的蜡烛”或“点燃蜡烛的像”);
(4)此实验中为什么要改变点燃蜡烛A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
(5)另一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如图丙,这是因为玻璃板 ___________(选填“前倾”或“后倾”)造成的,此时,像与物关于镜面 ___________(选填“对称”或“不对称”)。
2022-12-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12月)自主练习物理试题
4 .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A, 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_。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____ (A/B)这一侧观察;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
(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___________关系。
2022-12-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滨海县玉龙初级中学等4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5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光的反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___来代替平面镜。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_______;测量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_______
(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
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的像
D.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3)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乙所示,观察到蜡烛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_____(填“A”或“B”)处;
(4)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如图丙所示,小华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接着她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在纸板上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由此得出_____________的结论。
6 . 小彤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除了图甲画出的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实验时小彤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本实验运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小彤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将所选玻璃板__________(选填“垂直”或“平行”)于桌面放在白纸中央,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__________的位置;
(4)在__________(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效果更好;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实验中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强将玻璃板沿玻璃板位置向右平移,蜡烛A的像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填“虚”或“实”)像;
(6)如图乙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C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像。用与铅笔C完全一样的铅笔D找到了铅笔C像的位置,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结束后,小强整理器材时将丙图的白纸沿玻璃板位置对折后,用一枚细针分别在A1A2A3处扎眼,打开白纸,发现B1B2B3处也有了针眼,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022-12-07更新 | 54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科作业练习题
7 . 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只相同的蜡烛A、B竖立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如果有一块较厚的玻璃板和一块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应选______的玻璃板;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只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3)移去蜡烛B,在原处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的像,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
A.保持A、B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022-12-0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庐江第四中学等4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是小川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小川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块光屏,则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2022-12-0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线上定时作业物理试题
9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刻度尺、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此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的关系;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的眼要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
(5)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 . 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将蜡烛1放在A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___________时,该位置记为A′;
(3)将光屏放在A′位置,任意转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
(4)改变蜡烛1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_____
(5)将图乙中C处的蜡烛沿直线CC′向玻璃板方向移动1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cm。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