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声音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9 道试题
1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声消声

科学研究发现,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如图甲),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又变疏……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的声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消声器。图乙是这种消声器的结构原理图。某声源发出的一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
消声器能有效控制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经消声处理后,其排气噪声可以降低70%以上。

(1)图甲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音叉两侧的空气__________(选填“左右”或“上下”)振动;
(2)图甲音叉叉股振动时,在音叉的左边、右边都会传播声波,则声波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__________
A.是疏密相间的  B.是变密的  C.是变疏的  D.是均匀的
(3)图乙中,B处声音的响度__________A处声音的响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消声器的使用效果与噪声的频率和响度有关,如图丙是某型号消声器在控制不同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时的性能图像,阴影部分为消声达标。以下消声达标的是__________
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
B.响度为40dB,频率为210Hz
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
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
2024-02-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科阶段练习物理试题
2 .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小明和小华做了如下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金鱼受到小朋友鼓掌声惊吓,主要说明气体和__________可以传声;
(3)如图③所示,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D.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4)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实际上将__________(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6)本实验能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与“通过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程度来判断温度高低”的方法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024-02-1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科阶段练习物理试题
3 .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光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它被弹起,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为了便于观察,在桌面上撒上纸屑,敲击的力度越大,纸屑跳动的幅度越大,同时声音越响,这说明了______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既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还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在月球上______(能/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变大/变小/不变),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光将______(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推理可知______
2024-02-1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素养体验物理试题
4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C.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呐利用超声波探测鱼群位置
2024-02-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新区教学共同体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用金属丝代替细棉线听到的声音更大些,这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
C.用手捏在棉线上,将无法听到声音
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
2024-02-1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6 .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
B.“遥招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D.“借问”——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
7 . 学习完声音单元后,小宇了解到:
(1)如图a所示,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触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若把此实验拿到月球上做,图中的泡沫塑料球___________(能/不能)被弹起;
(2)如图b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___________
(3)如图c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口封上,如果逐渐把瓶内的空气抽去,你听到的手机声__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这实验说明___________
(4)如图d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选填声音特性)。
2024-02-0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8 .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9 . 下列实验中,能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如图甲实验中,烛焰随音乐摆动
B.如图乙实验中,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铃声逐渐变小
C.如图丙实验中,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动
D.如图丁实验中,改变吸管的长度,可以吹出不同的哨音
2024-02-0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特征的实验中。
(1)如图甲,轻敲音叉,用发声的音叉接触细线悬挂着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这种研究方法是 ________
(2)如图乙,将钢尺伸出桌面一定的长度,拨动钢尺,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若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声音的 _______变大;
(3)若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则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 _____,钢尺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说明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_______决定的。
2024-02-06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