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开启美好人生。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称为儿童人生中第一本书的绘本,是装满童年的月光宝盒。绘本,顾名思( 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从知识拓展到阅读启蒙,审美养成到身心塑造,绘本的身影无处不在。《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是宫西达也著名的绘本,他的画风童趣(huī 谐,同时故事又温馨动人。讲述了发生在白垩纪时代的一只霸王龙和一只小甲龙之间感人至深的父子亲情故事。

绘本阅读热潮的兴起,刺激了本土原创的萌发。神话传说是人类在懵懂时期对宇宙生命、自然万象原始的探索与想象。传统的水墨与充满传奇色彩的神话传说故事结合,成就了本土绘本中幻化古今的千年唱。作者充满童趣的漫画夸张手法,一张一(chí      ,亦古亦今,用笔墨唤醒了传颂千年的故事。《洛神赋》细柔美的画面构图,编织出一段如梦幻的爱情长卷。《从前有个筋斗云》(       取写意之灵动和敦煌壁画之颜彩,配合天女飞天般洒脱的笔触,让作品散发出浓厚的中国味道。

中国原创绘本中,不乏带有民间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例如《团圆》   《荷花镇的早市》等。《团圆》以,缤纷的色彩拼贴出有如年画一般稚可爱的童年; 《荷花镇的早市》描绘了早市人头动的热闹景象;两部作品用斑(lán       的色彩映照出中.国人的审美品格。

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阅读儿童绘本可使幼儿的创造力受到激发,让他们突破现实空间的限制,构造出有趣的想象世界。还有很多优秀绘本,在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出健全而有魅力的品格,为他们搭建好通向社会的桥 liáng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 顾名思(yì)______     (2) (huī)_______        (3) 一张一(chí)______
(4) (jí)______            (5) 斑(lán)______          (6) 桥(liáng)______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吟 (Ayín       B. yíng)        (2) 纤 (Aqiān       B. xiān)
(3) 似 (Asì        B. shì)          (4) 拙 (Azhuō       B. zhuó)
(5) 攒 (A. cuán     B. Chuán          (6) 潜 (A. qiǎn       B. qián)
3.依据文段,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审美养成到身心塑造,从知识拓展到阅读启蒙,绘本的身影无处不在。
B.从身心塑造到审美养成,从知识拓展到阅读启蒙,绘本的身影无处不在。
C.从阅读启蒙到知识拓展,从审美养成到身心塑造,绘本的身影无处不在。
D.从审美养成到身心塑造,从阅读启蒙到知识拓展,绘本的身影无处不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梦似幻”、“健康发展”、“感人至深”三个短语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后补短语。
B.“被称为儿童“人生中第一本书”的绘本,是装满童年的月光宝盒。”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绘本是宝盒。”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山海经》之所以让小鲁迅念念不忘,就是因为其中记载了很多神话故事。
D.文中“典型”“快乐”“健全”三个词语都是形容词。
2024-04-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文明盛与人类进步,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②巴蜀自古就是民族迁()流动的(huì)聚之地、文化交互影响的荟萃之所。 巴蜀文化在初创时期的历史性传播和推动,推进了西南文化发展,呈现出交流交、文明互鉴的特点,巴蜀文化因此北与中原文化交流,西北与秦陇文化交融,东南与楚文化交往,向南影响滇文化。

③巴蜀地区虽然为山川阻()而交通不便,但随着蜀道、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重要的交通线路的开通,先民借此突破了闭的自然环境,与外界联系广泛。 战国时期秦将司马错等人统一巴蜀,(xiū)缮蜀道提升了蜀秦交通,出现了道千里,无所不通的交通繁盛状态。在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文学语言夸张描写的背后,是各方民众在蜀道绎不绝的史实;在四方交往(m)切的背后,是司马错入蜀之后关中、中原为代表的黄河文明与巴蜀一地长江文明交流交往交融的本质,这推进了西南民族地区()入祖国大家庭,推动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

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不同文明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 传承好交流交融、文明互鉴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更好且继续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选自王川《彰显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巴蜀文化力量》,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迁_________(xǐ)                       (2)(huì)__________                  (3)阻_________(gé)
(4)(xiū)_______                       (5)(mì)_________                      (6)(nà)_________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繁(A. fán   B. fǎn)          (2)融(A. róng   B. rón)        (3)黔(A. jīn   B. qián)
(4)塞(A. sāi B. sè)             (5)栈(A. jiàn   B. zhàn)       (6)络(A. luò   B. nuò)
3.依据文段,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承好交流交融、文明互鉴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继续且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传承好文明互鉴、交流交融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更好且继续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传承好交流交融、文明互鉴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继续且更好地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传承好文明互鉴、交流交融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更好且继续地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B.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并列复句。
C.“文明繁盛”“交流交融”“蜀秦交通”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D.“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出自李白的《蜀道难》,李白诗歌风格沉郁顿挫,雄浑奔放,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2024-04-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眼前云浪留的天空、草花烂漫的大地、绿树丛中婀娜多姿的乡村,宛如一()渐次舒展的长画卷。四野苍翠的群山,勾()出这方山水的美丽轮(kuò):说是山,似乎有些夸张,这里的山很温柔低调,更不无任性与傲慢;低矮而平滑的山丘,到处生长着蓊蓊郁郁的松柏树,林间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②这个季节,最引人注目的该是那一片片娇羞滴滴、含情脉兀自绽放的梨花。梨花一如早春的雪光。她那不娇不恬、一尘不染的朴素情怀,那不喧(xiāo)造作、平静温婉的性格,无不给那些寄情山水的真诚诗人以魂牵梦萦的期待。

③徘徊花下,你偶尔会听到镰锄碰撞的响声。循声望去,你会发现那些勤劳淳朴的农人,三三两两在各自房前屋后的梨树下。小心翼地给庄稼除草、施肥,与拔节的麦苗亲切对话,倾听雾和土壤的朦胧叹息。枝头飘零的花(bàn)落在他们的头上、衣襟上、眉梢上、唇上……

④这时村口的高音喇叭里传来你不到来花不开的歌曲,歌声在柔柔的花香里回荡,在我们心里流淌、澎。此情此景,不就是我一生中苦苦问寻的香格里拉吗?到底是谁的(yān)然一笑盛开了如絮的梨花涂染了天边的朝云?到底又是谁的护让这片温润的土地花香鸟语、一片明朗?

(选自《绽放在心中的那片梨花》,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一________(fú)                            (2)勾________(lè)                      (3)轮__________(kuò)
(4)喧______(xiāo)                            (5)花_______(bàn)                      (6)(yān)_________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痕(A. hén   B. héng)                       (2)轴(A. zhòu   B. zhóu)
(3)脉(A. mài B. mò)                           (4)翼(A. yì   B. jì)
(5)湃(A. bài   B. pài)                         (6)看(A. kān   B. kàn)
3.依据文段,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里的山很温柔低调,更无不任性与傲慢。
B.这里的山更无不温柔低调,很任性与傲慢。
C.这里的山更不温柔低调,很任性与傲慢。
D.这里的山很温柔低调,更不任性与傲慢。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描写温柔低调的山,是为了引出第②段平静温婉的梨花。
B.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C.第④段第一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双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D.“草花烂漫”“朴素情怀”“寄情山水”“魂牵梦萦”四个短语结构相同。
2024-04-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要说成都人平时最喜欢的休闲活动,那一定是喝茶。但是成都人的喝茶并非重在品茶,而是重在休闲。

成都茶文化和美食永远都联系在一起。盖碗茶、围炉煮茶等正是这座城市慢节生活状态的表现,喝茶就是要慢慢的,而摆龙门阵是喝茶的一部分,一口茶润(hóu),冲泡间,茶叶的颜色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时间流(shì),三五好友便道出生活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

茶馆作为成都极具文化代表的产物,也走进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在老茶馆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许多老成都人,同时也能寻到外地客人好奇体验的身影。

成都人民公园里面的鹤茶社是一座百年茶社,忆当初,小城茶社曾与鹤鸣茶社竞争,经过一番激烈的人气角逐,它终于取得了胜利。看今朝,这里茶文化氛围浓厚,鹤鸣茶社在成都已经可以说是妇()皆知,闻名(xiá)迩了。不仅本地人爱去,游客们也会找个时间到那里喝喝茶,聊聊天,拍拍照,顺便试试成都的采耳,感受一下成都的茶社气氛。

秋冬季节太阳天,成都的大小茶铺更是一座难觅。茶客就着新鲜的阳光,吹开茶水上的浮沫,顺便吹散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一边有百年桂树蔽,和风吹,微波荡(yàng);一边有红飞翠舞,熙熙攘,热气蒸腾,正如三鲜和麻辣火锅的和(xié),形成成都最有滋味的巴适生活。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润_________(hóu)                                 (2)流_________(shì)                              (3)妇_________(rú)皆知
(4)闻名_________(xiá)迩                         (5)荡_________(yàng)                            (6)和_________(xié)
2.给语段中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1)奏(A. zhòu   B. zòu)                 (2)辣(A. là   B. nà)
(3)鸣(A. míng   B. mín)                 (4)荫(A. yīn   B. yìn)
(5)拂(A. fó   B. fú)                      (6)攘(A. ráng   B. rǎng)
3.依据文段,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城茶社曾与鹤鸣茶社经过一番激烈的人气角逐,它终于取得了胜利。
B.小城茶社曾与鹤鸣茶社竞争,经过一番激烈的人气角逐,终于取得了胜利。
C.小城茶社曾与鹤鸣茶社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小城茶社终于取得了胜利。
D.小城茶社曾与鹤鸣茶社竞争,经过一番激烈的人气角逐,鹤鸣茶社终于取得了胜利。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人山人海”是它的近义词。
B.“茶叶的颜色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这个句子的补语是“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C.“酸甜苦辣”“和风吹拂”“红飞翠舞”“热气蒸腾”四个短语结构相同。
D.“在老茶馆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许多老成都人,同时也能寻到外地客人好奇体验的身影。”这是一个递进复句。
2024-04-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阆中古城得名天下,多与三国时期英豪张飞有关。 世人只道张飞勇猛hàn),鲜有人知晓他舞弄丈八蛇矛之余写得一手好书法,善工笔描画。 其治守阆中七年,教民以稻米、蚕桑之术,农工并举,发展生产,使得阆中古城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因此,至今古城内的张飞庙仍然香火旺盛,拜()者络绎不绝。

俯(kàn)古城,青瓦层叠,在历史的风雨中渐成灰褐色。 其间有方寸院落夹杂,少许银杏、黄葛古树孑然而立,迎风摇(),沙沙之声仿佛时光的鼻息。 中天楼附近街巷热闹非凡,低矮的屋檐下,招牌旗猎猎,民族服饰、地方饮食,一应齐备。 大街上,游人往来接,舒缓的脚步把脚下大块的条形石踩出了唐宋的光彩。 在古巷中游走,看各色人等穿(suō),听店家拉着长调的吆喝,还有播放器传来的流行音乐,仿佛置身于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

在阆中古城,百物称奇,见得最多的则是保宁醋。保宁醋是四川省阆中市保宁镇的特产,是中国四大名醋。保宁醋色泽棕红,酸香浓郁,入口柔和,为川菜点睛之味。保宁醋的好,得益于阆中古城的山水气质。制醋的药用山中六十多种中药制成,所用之水为嘉陵江中游的冬水。入冬的嘉陵江中段,碧绿(chéng)澈,清冷袭人,取江中清水过醋,香味浓郁,酸中带甜,久存不腐。如今,阆中古城城南临江处多有醋房旧址遗存。

(选自《四川阆中:醋香沉醉的阆中古城》,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彪_________(hàn)                           (2)拜______(yè)
(3)俯________(kàn)                            (4)摇__________(yè)
(5)穿_________(suō)                           (6)(chéng)_________
2.给文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彪(A.biāo   B. piāo)       (2)旌(A. jīn   B. jīng)
(3)踵(A .zhǒng   B. zǒng)   (4)曲(A. qǔ   B. qū)
(5)滤(A.lù   B. lǜ)             (6)酿(A.niàng   B. liàng)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火旺盛”“青瓦层叠”“院落夹杂”“百物称奇”四个短语结构相同。
B.阆中古城得名天下,皆是有张飞的缘故。
C.文中的“点睛之味”指的是保宁醋是川菜中非常关键的一味调味品。
D.《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创作的描绘北宋繁华生活的风俗画。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在西安相聚,(     )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______,为六国发展振兴增添新助力,为地区和平稳定注入强大正能量。5月18日晚,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北广场欢迎中亚五国元首夫妇。大度雍容、如梦如幻的一场唐朝传统迎宾礼,表现出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磅礴气度。从绿树成荫的陕西宾馆,到(     )的大唐芙蓉园,再到古典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密集互动、深入交,就携手(     )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取得丰硕成果。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建交31年来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标志着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正式扬帆起航,在绵延2000多年的中国—中亚友好交往史上写就(     )的篇章。

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续写     美不胜收     建设     浓墨重彩B.抒写     美不胜收     构建     与时俱进
C.续写     美轮美奂     构建     浓墨重彩D.抒写     美轮美奂     建设     与时俱进
2.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中亚国家同中国关系的航船一定能够乘风破浪、勇毅前行
B.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航船,一定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能够乘风破浪、勇毅前行
C.中亚国家同中国关系的航船,一定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能够乘风破浪、勇毅前行
D.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航船一定能够乘风破浪、勇毅前行
3.文中省略号作用,与下列句中省略号作用一致的一项是(     
A.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
B.“但是我不能……我……”这句话刺激了他们,他们开始嘲笑我,发出嘘声。
C.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D.“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场大度雍容、如梦如幻的唐朝传统迎宾礼,表现出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磅礴气度。
B.大度雍容、如梦如幻的一场唐朝传统迎宾礼,展现出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精神气度。
C.一场大度雍容、如梦如幻的唐朝传统迎宾礼,展现出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精神风貌。
D.大度雍容、如梦如幻的一场唐朝传统迎宾礼,表现出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磅礴风貌。
2024-04-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

7 . 争斗是动物的本能,而战争却是人类所独有的。对于战争,东西方完全不同的态度。《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认为两国交战应以谋略为主,即使战争不可避免,也要尽量减少伤亡;而西方的《战争论》却提最大限度地使用暴力,认为战争是获取胜利的唯一手段。两种对于战争(jié)然不同的态度,都让我们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本质是腥,是杀(),无论如何精美的包装粉饰都掩盖不了它的血色恐()。可是,战争即便如此可怕,却人类的战争从未停止。

从刀矛剑()盛行的冷兵器,到以火枪、火炮为代表的热兵器,再到如今的高科技武器,每一次武器装备的升级发展,都加剧了战争的破坏力;从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到最近的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几十年来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从未停(xiē)……

虽然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不乏战争,但绝大多数都是抗击入侵者的反侵略战争。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沉的愿望。面对国际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展现的不仅是大国风度,更表明中国人民将始终不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不易,我们惟有感恩与珍惜,世界局势变化莫测,云谲波,居安思危才是国家生存之道,今日之中国,惟有增强忧患意识,谋求国力的全方位增强,才能更好地()立于世界之林。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jié)·_______然不同             (2)杀 (lù) _______                      (3)恐 (bù) ______

(4)剑 (jǐ) ________                      (5)停 (xiē) ________             (6)(yì) 立______

2.给语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持(A. chí   B. cí)                 (2)倡(A. chāng   B. chàng)       (3)血(A. xuè   B. xiě)

(4)渝(A..yú   B. yù)                  (5)赢(A. yín       B. yíng)        (6)诡(A. guǐ   B. wéi)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战争即便如此可怕,人类的战争就从未停止。
B.即便战争如此可怕,人类的战争却从未停止。
C.战争既然如此可怕,人类的战争就从未停止。
D.既然战争如此可怕,人类的战争却从未停止。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粉饰”可用“粉墨登场”来替换。
B.“居安思危、此起彼伏、坚定不移”三个短语结构不相同。
C.“虽然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不乏战争,但绝大多数都是抗击入侵者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D.“海湾战争、 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与“最迫切、最深沉”两句中顿号都表示词语间的短暂停顿。
2024-03-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8 . 2023年7月,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它穿越千年时空,直击观众内心。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回答这部影片大获成功的四个原因,每点不超过6个字。

近几年,盛行的“国潮国风”点燃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长安三万里》则乘着这股风潮,大获成功。影片全程都有体现人物发展的诗意场景,让整个唐朝都弥漫着诗意;情节中充满奔放不羁的想象力,让真实与幻境交织,让清醒和陶醉交错,把观众的感官打开;制作过程中融入了创新技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深入人心。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记者采访《长安三万里》监制于洲的对话。请结合语境补全空缺,注意语意准确连贯。

记者:于先生,

于洲:其实,这个名字有点写意,并没有明确是怎样的一个距离。应该说,长安是诗人的理想之地,大家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都要去长安。那么三万里可以说是他们为了理想奔赴的一个行程吧。

记者:为了保证对历史的尊重,你们是如何搜集史料、取材采风的呢?

于洲: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我们到长安、潼关等地,对很多学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毕竟这不是,而是一部电影,在一些重大事项、人物、历史时间线上不杜撰,但有一些历史空白,就成为我们

记者:您认为唐诗在现代社会有怎样的价值?

于洲:唐诗在现代社会有很强的文化传承价值,它就像,体现出持久的生命活力,一直活在当下,活在我们身边,不断引发国人产生文化共鸣,实现了中国精神与文化的传承。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雨寄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春晓》《春望》《秋词》……一首首唐诗,一直活在当下,沉浸在我们的血液和基因中。请回顾你记忆中的唐诗,结合上下文,完成创作。

寻梦唐朝

当月儿升起,

我想起李白追随它的影子,

思乡的情愫很长很长。

当雨声入耳,

当花儿开放,

多少次吟诵唐诗

多少次梦回大唐

去找寻我们精神的故乡。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某校学生在元旦期间开展“情系冰雪,探美光雾”实践活动,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是什么在妆扮光雾山的冬天,霜?雪?冰?是什么把光雾山的冬天【】弄得最自然,最壮观,气宇不凡?光雾山冬天之美,在冰,冰为大。光雾山的冬天是延长的,春秋相连,长冬短夏。

于光雾山,冬天总是如约而至,霜情雪意早早地眷顾着此山这水,当第一场大雪洋洋洒洒到达峰【luán】山岭时,神奇的光雾山冬景就该拉开【wéi】幕闪亮登场了。此时,光雾山秋天浓烈的色彩还没【tuì】尽,它还固守着一枝一树一片的,不知是一种等待还是一份回望。但大多数的树木齐刷刷伸出裸露的如手臂般的枝桠,俨然铜枝铁干,以一种默然的姿势准备着霜雪的妆饰。

雪落无声,雪舞有情。光雾山的冬天,不是来几场雪就匆匆的,霜情雪意不停地用一种“白色”的颜色制造神奇,勾绘出不同的层次、色调、形态。当细小的雾滴附在树枝上凝聚成轻盈洁白的结晶,清秀雅致,似腊梅,如水仙,像银菊,千姿百态,玉树银花,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整座的大山变成一件天然艺术品。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光雾山冬天的抵达,要想触摸到冬天的肌肤,需要有热度的心。冬天虽然寒冷,但冬天的气质却是高洁。此山、这水、那林、该草都在冬天里勇敢地抗击、承受、面对,将霜情雪意演绎出千姿百姿,傲然立,让光雾山的冬天迸发出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度。我们,只有面对面地与霜痕、雪迹、寒冰对话,才能明晓一些在光雾山冬天蕴藏的意义,领悟到冬天依旧存在并保持着的它那一份热情。

1.文中加点字字音和填入【       】中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拨弄   峰峦   眷顾juàn   枝桠 yàB.拔弄   峰栾   眷顾juān 枝桠yá
C.帷幕   褪尽   凝聚1íng   屹立yìD.帏幕   蜕尽   凝聚níng 屹立qǐ
2.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约而至B.洋洋洒洒C.如诗如画D.千姿百态
3.文中画线语句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雾山的冬天是延长的,春秋相连,长冬短夏。(将“延长”改为“漫长”)
B.不知是一种等待还是一份回望。(将“还是”改为“就是”)
C.光雾山的冬天,不是来几场雪就匆匆的。(在“匆匆”后面加上“谢幕”)
D.此山、这水、那林、该草都在冬天里勇敢地抗击、承受、面对(将“抗击、承受、面对”改为“面对、承受、抗击”)
4.下列填入文中【A】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以其冰清玉洁之质,潇洒飘逸之态亭亭在这个晶莹的世界里,高调俏美着。
②雾凇冰凌,是光雾山冬天最美丽的亮相。
③裹着冰凌的树木千枝万桠,仿佛长袖飞扬亮出的纤纤玉指,跃跃欲舞。
④它是霜雪在向着冬天的高度最有力度的深入。
⑤冰雪不仅在银妆素裹莽莽木海,也不断地在崖岩石壁、水流瀑布中强化冬天的质感和硬度。
A.②④①⑤③B.⑤④②③①C.②④③①⑤D.⑤④③①②
5.下面对语法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宇不凡”“清秀雅致”是褒义词,“演绎”“保持”是中性词。
B.“整座的大山变成一件天然艺术品。”句子中“整座的”“天然”起修饰作用,朗读时应该读出重音。
C.“自然”“结晶”是多义词,有不止一个义项。“腊梅”“山岭”是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
D.“让光雾山的冬天迸发出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度”句中的“迸发”“一种”“力度”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名词。
6.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观赏了“霜情雪意冰为天”的展览,同学们对其中一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展开了讨论,下面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该作品是隶书,结构简省,笔划连绵。
B.该作品是隶书,一波三折,蚕头雁尾。
C.该作品是楷书,行云流水、舒展有型。
D.该作品是楷书,姿态方正,规矩整齐。
7.实践活动中,大家讨论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称谓有谦辞、敬辞之分,“令尊”“高足”“舍妹”为敬称,“家君”“愚兄”“鄙见”为谦称。
B.散文诗有诗的情绪与想象,《荷叶·母亲》写现实与联想,以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C.安徒生,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品有《海的女儿》《丑小鸭》。
D.寓言,结构大多简短,以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
8.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同学们深入光雾盛景,即兴赋诗一首,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在巍峨巴山的光雾之巅,

银装素裹,冰雪浩瀚。

你是大自然的骄傲与瑰丽,

带给人们无尽的向往和震撼。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朋友因缘际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我一知半解的几种语言里,没有比中国古语素交更能表现友谊的骨髓。一个字把纯洁真朴的交情的本体,形容得淋()尽致。素是一切颜色的基础,同时也是一切颜色的调,就像白日会酝(niàng)出七种颜色。

②真正的交情看起来素淡,也可能会有分(),却更有超越死生的厚谊。蒲伯对鲍林白洛克的谓,极有斟酌,耐人寻味:哲人,导师,朋友。我大学时代五位最敬爱的老师,都像蒲伯所说,以哲人导师而更做朋友。这五位老师以及其他三四位好友全对我有说不尽的恩。不过,我跟他们的友谊,并非由于说不尽的好处,倒是说不出的要好,恰如灯下故人。毫无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的怅惘。素交的情谊自有一种口不能言的快活。

③真正友谊的形成,并非因为双方有意的拉,而是带些偶然,带些不知不觉,带些纯(cuì)。真正友谊的产物,只是渗透了你身心的愉快。接触你真正的朋友,你会马上变得神采奕奕,就会感到这种愉快。但一个人能否遇见真正的朋友,关键在于有机缘。你若遇见,但当惜之。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淋_________(lí)尽致   (2)酝________(niàng)     (3) 分______(qí)     (4)   __________(cuì)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_______ (A. zhēn   B. zēn                    (2)_______        ( A. dé       B. dié   
(3) 调_______ ( A. hé        B. huó                  (4)_______         ( A. chēn   B. chēng)
(5) 拉_______ ( A. nóng     B. lǒng )             (6)_______一知半( A. xiè       B. jiě   
3.根据文段,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一个人能否遇见真正的朋友,在于有机缘。
B.但一个人能遇见真正的朋友,关键在于有无机缘。
C.但一个人能否遇见真正的朋友,关键在于有无机缘。
D.但一个人能遇见真正的朋友,在于机缘的好坏。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②段画横线句子中的逗号应该改为顿号。
B.文中“素淡”和“素交”这两个词语的词性相同。
C.“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文中指接触到真正的朋友会有很好的精神状态。
D.“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选自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024-01-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旺苍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