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小题。   

扬州二分明月楼zuò落于扬州市广陵区广陵路,建于清代中叶,环境 A.幽雅/B.优雅),风格清丽。园中有山林一区、长楼7间,楼上悬清代钱咏书题二分明月楼匾额。步入园门,有一平廊,廊壁是六方古朴的砖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徐凝的《忆扬州》等唐诗刻于其上,与园内的画意      A.相辅相成/B.相得益彰)。平廊中建一亭,集金农墨迹伴月悬横匾。亭柱挂一联, ,营造出一种静美好的意境。平廊尽头为爬廊,循之可登楼。楼上悬有迎月匾额,此即为迎月楼。楼前有一集句联 ,意境优美而阔大。登上明月楼,清风拂面,皓月当空,令人不由吟出             的古诗句。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zuò (     )               (     )
(2)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空缺处。   
①处的词语是______,②处的词语是______
(3)根据语境,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恰当的对联,将序号填在横线空缺处。   
③处的对联是______,④处的对联是_____
A.留云笼竹叶,邀月伴梅花。       B.朗抱开晓月, 高文激颓波。
(4)请你在文段末尾的空缺处默写两句符合情境的古诗句。   
登上明月楼,清风拂面,皓月当空,令人不由吟出“_________”的古诗句。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①提到泗阳,不得不提到杨柳。黄河故道河堤之上,运河岸边,农户家门前……联排的翠柳在风中摇,虽无 [甲] 的娇媚,浓郁扑鼻的芬芳,却以一身青碧的颜色,柔软的风姿,同样为泗阳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②成子湖旅游度假区堪称“世外桃源”。泛溪问水景区于“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的诗句中得以孕育而生,萌发出灵感。景区中的玫瑰花海,从空中俯kàn,就像一朵盛开的巨大玫瑰花。

③运河风光带的泗水阁,犹如一颗闪亮的明珠。这座融入汉唐古典建筑元素的楼阁,气势雄浑,然是“苏北黄鹤楼”。雄伟的泗阳大桥近在咫尺,与泗水阁 [乙] 偶遇大雾天气,泗水阁如云中楼阁一般,若隐若现,点缀出别样美景                 ,点缀                。到了夜晚,灯光亮起,整个泗水阁晶莹剔透,搭配上“最美运河岸线”绚丽的亮化,美得 [丙]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摇yè_________        俯kàn_________       _________
2.第②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3.在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其恰当的一组是(       
A.绚丽辉煌   姹紫嫣红   相映生辉B.姹紫嫣红   相映生辉   绚丽辉煌
C.绚丽辉煌   相映生辉   姹紫嫣红D.相映生辉   绚丽辉煌   姹紫嫣红
4.请你结合语境,在第③段画线句子后用“点缀”这个词语再造一个句子。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3 . 前不久,某校新闻社综合媒体报道,撰写了一篇新闻稿,请你一同修改完善吧。

3月28日消息(记者小徐)3月27日上午,神州十六号航天员朱杨柱在经过隔离恢复、疗养恢复以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徐州沛县,前往初高中母校看望师生。在初中母校的社团中心,音乐社团的同学们齐声高唱《我相信》,歌声缭亮激昂,让现场每一个人【甲】(       )。科技社团的蔡同学从小就喜爱看星空,她把朱杨柱视为自己的偶像,她说:“                   。”朱杨柱寄语学弟学妹,要(          ),(          ),(          ),珍惜青春,不负绍华,在实现梦想的征途上披荆斩棘,用智慧描绘星辰大海,为祖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在高中母校,朱杨柱为师生们分享了一段从校园到太空的非凡旅程。最后,他以曾经的语文老师孙老师的赠语“六心”来勉励学弟学妹们:“诚心爱心责任心,雄心信心平常心。六心皆有之时,便是你我成功之时。”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以朱杨柱学长为榜样,脚踏实地,锤炼本领,甘愿为祖国【乙】(       ),无私奉献!

(1)小徐忘记拟写标题了,请你帮他拟写出来吧,注意要简洁。
(2)小徐的稿件出现了两个错别字,请你帮他订正过来吧。
①把______改为______
②把______改为______
(3)小徐在【甲】【乙】两处的用词上有所犹豫,请你选出恰当的一项吧。
【甲】A.心旌摇荡               B.心潮澎湃(        )
【乙】A.殚精竭虑               B.处心积虑(        )
(4)小徐将蔡同学给朱杨柱说的话抄漏了,你能结合蔡同学的兴趣和理想,想象拟写她可能说的话吗?
(5)小徐将朱杨柱寄语原话顺序弄乱了,请你帮他排出正确的顺序吧(     
①勤于圆梦          ②心中有梦          ③勇于追梦
A.①③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

(6)小徐稿件中的划横线句有语病,请你将正确的句子抄在下面吧。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4 . ①“一泓碧水开明镜,绵绵青山列翠屏”。②天目湖集太湖烟波浩渺之势、西湖浓妆淡(甲) 之美于一湖。③湖中碧波荡漾、岛屿散落,湖岸曲折 (乙)回,远处朦胧的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就像几笔淡墨涂在天边。④湖畔有画若棋盘的田畴,疏密错落的茶园,自然之景与人工造景(丙)。⑤既然你是一位初来赏满湖春色的游客,也一定有轻松惬意的感受。

1.(1)根据以上文段,写出甲和乙两处相应的拼音和汉字。
浓妆淡 (      )                                        (      )
(2)在丙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交相辉映            B. 相辅相成            C. 相提并论               D.   相得益彰
2.下列选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引用诗句时标点使用正确,该诗句突出了天目湖水清澈,山青翠的特点。
B.句③“碧波荡漾”“岛屿散落”“几笔淡墨”都是偏正短语。
C.句④划线处中谓语是“有”,宾语是“田畴、茶园”。
D.句⑤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正确,“赏”是动词,“惬意”是形容词。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5 . 在学校举办的跳蚤市场中,九(1)班准备设立一个漆画扇体验摊位,以下是具体的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传统风华——走进漆画扇
背景
介绍

烟花三月,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举办的漆画扇制作体验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漆画扇结合了传统漆艺与扇子制作技艺,其制作过程为:将漆液滴在水面上,利用漆液在水中的流动和扩散形成图案,然后将扇面浸入漆液中,让漆液均匀地附在扇面上,形成独特的纹路和色彩。当扇面浸入水中,漆液随着水波的轻,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它们或如云雾缭绕的山水,或如翩翩起舞的花瓣,             ……每一把扇子都是一幅流动的画卷,(       )着扬州这座城市的温婉与雅致。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     轻fú(       )
(2)文段中画单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
(3)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
(4)结合语境,根据字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并说明理由。
A承载   B乘载
______
活动
目的
1. 传承和推广传统漆画艺术
2.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供学生互动和创意表达的平台
3. 增加跳蚤市场的多样性
活动
时间
2024年5月20日 14:00 - 17:00
活动
地点
学校体育馆室内空地
活动
流程
1.准备阶段 (提前两周)
采购材料:扇子、漆画颜料、画笔等
确定志愿者名单并分配任务
制作宣传海报和传单
九(1)班决定将“漆彩扇舞——传统艺术新体验”作为海报标题。由于版面限制,只能将“漆彩扇舞”或“传统艺术新体验”进行放大,请你给出建议及理由。(5)____
2.活动进行阶段 (活动当天)
接待参与者,介绍漆画扇的相关知识
指导参与者进行漆画创作
确保活动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为更好地指导参与者进行漆画扇的创作,请你邀请美术老师王老师参与此次活动。
(6)________
3.结束阶段 (活动结束后)
清理现场,回收未使用的材料
收集参与者反馈,进行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要收集参与者反馈。请参照
示例,再设计两个问题。
例:您对漆画扇体验活动的满意度如何?
您是如何得知漆画扇体验活动的?
(7)______________
宣传
策略
1. 利用校园广播、学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
2. 邀请校内外艺术爱好者参加
3. 与学校其他社团合作,共同推广活动
(8)为丰富活动的文化内涵,九(1)班和学校文学社合作,让参与者在扇面上抄录诗句。以下是文学社提供的诗句,请你补全:
①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
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
③但愿人长久,______
_______,江入大荒流。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
⑦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
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⑨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6 . 岁月默,惟石能言;薪火相传,方能永存。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努力下得以一脉相承。历史因铭记而不衰,文明因传承而不灭,纵观世界各国文明,为何只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历久     )新?正是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让中国     )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气度、性情与智慧,书写在笔墨丹青之中,yùn     )藏在典籍辞章之间,凝结在器物技艺之上,rónɡ     )汇成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1)给加点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历久mí______          yì立______            yùn______            rónɡ______

(3)根据“承”字意义的演变图,为“传承”的“承”选择正确的解释。(     )

2024-05-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小鹿为本次读书节活动拟写了主持稿,下面是其中的一个语段, 请阅读并根据要求作答。

杨绛先生曾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想得太多而读书太少。”          )然回首,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空洞无物、碌碌无为。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变得面目宜人。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精髓。每本书都是由作者的心血凝聚而成,包含了作者丰富的阅历以及对世界的独解,蕴含丰富的哲理。好书能洗净铅华雕饰,使心灵愈加            chéng)净。阅读的旅途中可以经历春雨的洗涤,夏日的煎熬,秋风的吹袭与冬雪的孤冷    A      也能够饱尝朝露的滋润与晚霞的温馨。答案见公众号:绿爱生活书香清雅,             )入心脾。在孤独时,书是朋友;在喧嚣时,书是宁静;B                         。书读得多了,自然意气风发。每一本都会化作你灵魂中的滋养品,为你的生命化妆。又是一个世界读书日,希望你在一字一句中,品味人生,汲取知识,获得生活的价值!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         )然回首   ________(chéng)净        (         )入心脾
(2)为横线A处选择一个合适的标点符号(       
A.、B.,C.;D.。

(3)在横线B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文语意连贯。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蓦然回首”“空洞无物”“碌碌无为”这几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
B.“面目宜人”“丰富的哲思”“洗净铅华”“书香清雅”这几个短语结构类型都不相同。
C.语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语言流畅,逻辑正确,没有语病。
D.杨绛先生是著名的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她的《老王》给我们展现了一名知识分子的可贵自省。
2024-05-2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8 . 根据语境作答。

中考在即,为了提醒学生珍惜时间,激发学习热情,徐州市某中学准备举行古人智慧·时光印记主题讲座,以下是小语准备的宣传单文案: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钟表尚未普及的岁月里,古人是如何巧妙héng     )量时间流转的呢?实际上,古人一般白天用日晷,晚上用漏刻。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太阳钟,日晷通过观察太阳光影的变化来(A)计量时间,而漏刻则是依赖水均匀滴落以计算时间。壶中刻箭徐徐滑动,每一格刻度都见证了流逝的光阴。除此之外,还有浑天仪等具备机械动力的计时器,可以神奇地展现星xiù     )运动。

古代的计时方式充满了智慧与生活哲学,无论是利用自然力量的日晷,还是借助物理原理的漏刻,都揭示了古人对时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它们不再是科技的体现,更是文化、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交融。在现代精准计时技术面前,这些传统计时方法更显得(B),让我们共同怀有这份对时间的敬畏,让时间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1)小语有两个字不会书写,用拼音代替,请你写出正确的汉字。
héng(     )                  星xiù(     )
(2)小语在A、B处各留下一处空白,请你帮她选出合适的词语。
A.精确       准确                 B.不可或缺       弥足珍贵
(3)小语一不小心将画线句写成了病句,请你帮她修改成正确的句子。
(4)小语想写出如下内容,附在宣传单上,但顺序乱了,请选择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日月星辰为标记,刻漏沙漏定昏晓。          ②古人计时蕴深智,观天测地巧安排。
③时光流转印智慧,启迪后人共未来。          ④生活哲学融点滴,智慧传承显胸怀。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5)在研究计时文化时,小语发现了两个有趣的字,准备和小文分享。

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说文解字》

小语观察下面的左图“莫”的演变过程明白了“莫”的意思,太阳落到草丛中,即日暮,是“暮”的初文。

      ,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说文解字》

请你依据所给材料,思考横线上应是哪个字?并结合下面的右图,说说这个字的含义。

2024-05-2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9 . 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扬州是中国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拥有璀璨的文化。自古以来无数诗人描写过关于扬州的诗词或哀婉或艳丽chóu怅或放浪展现了扬州历史的变迁与文化底yùn

扬州是个[甲]     的地方。瘦西湖的景色妩媚迈步湖畔三步一柳五步一花窈窕多姿顿生诗情画意。瘦西湖自古就是赏月胜地走在二十四桥上圆月的影倒映在湖面上分外皎洁,“二十四桥明月夜[乙]        。无论白日或黑夜瘦西湖景色都美不胜收。

(1)给加点字注音:影(   )。
(2)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词语。
chóu(     )             底yùn(     )
(3)填入文段中甲处最恰当的成语是(       
A.丰富多彩B.山清水秀C.风光旖旎D.风和日丽

(4)填入文段中乙处的诗句应该是(       
A.卷上珠帘总不如B.玉人何处教吹箫
C.浅深红树见扬州D.楼台倒影入池塘
2024-05-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10 . 四月芳菲醉,大公镇的万亩梨花迎风 zhàn fàng,美成了仙境,微风吹来,一阵梨花雨,如诗如画。46日,梨乡花海 向春而行海安第十四届梨花节在大公镇于坝村正式开 。众多游客、市民相聚梨园,赏花、拍照、享美食,共赴一场春日之约。本次活动以梨乡花海 向春而行为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的春日集市、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多样的民俗赛事,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驻足参与互动。在尽情赏花的同时,游客们可以品美食、购特色农产品、寻美丽乡愁,全方位、多角度体验这场休闲旅游春日shèng yàn,别有一番滋味。梨花节已经成为海安市旅游的靓丽品牌,以花为媒,以节庆为驱动,形成了春有花、秋有果,乡思绵绵的乡村振兴全域旅游。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zhàn fàng(     )       shèng yàn(         )     (         )
2.请从上文中找出一处与 “尽情赏花”结构一致的短语。
3.文章画横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李堡初中,海安外国语学校,孙中,紫中等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