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图文转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4 道试题
1 . 2024年是农历龙年,复兴学校九(1)班在2024年1月18日开展“生肖文化大家知”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并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2)在准备介绍有关生肖文化时,李华同学拟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他解决下列问题。

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虚构的神兽,是祥瑞的象征。悠悠岁月流转,龙形象得到不断丰富与完善,直至两宋,逐渐定型,同时被人们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甲】从龙形象演变过程中,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到中华文化悠久的发展历程,而且能略窥中华文明的起源。在民间,龙一直是吉祥的化身,【乙】祭龙节、晒龙袍、分龙节……人们希望通过这些民俗活动,保佑五谷丰登、人间太平。

龙在十二生肖中居第五位,“十二生肖”是用来代表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丙】它们依次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②除了【乙】处,请你再列举两个与“龙”有关的民俗活动。
③【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3)学校将从下面两幅传统艺术作品中,选择一幅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志,请你结合下列图文,选择其中一种,并简述理由。

【A】碧玉C形龙               【B】龙头木雕像
【A】碧玉C形龙,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造型简洁流畅、外观优美、质地圆润、形态极富动感。
【B】龙头雕刻讲究一木成型,刀工力求精准、细腻。具有造型凝练、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 . 学校将举办“革命精神代代传”演讲比赛,校团委请你参与筹备工作。
(1)以下是校团委拟定的演讲比赛评分标准,请你补充两条。
①演讲内容紧扣主题,观点鲜明,内容充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衣着端庄得体,仪态大方,表情自然。
(2)校团委拟邀请你班的语文老师艾渝担任评委,请你根据海报信息,向艾老师发出口头邀请。

7日内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A卷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真题
3 . 畅游宋瓷博物馆,感知宋瓷魅力,参加“探宋瓷之韵”的分享会。
材料一:

19919月,四川遂宁市南强镇金鱼村发现一处南宋后期窖藏遗存。出土器物以瓷器为主,完整和可复原器物1005件,内含瓷器985件。其中357件青釉光器中龙泉窑产品占342件。包括荷叶盖罐1件、龙耳簋1件、琮式瓶2件、葫芦壶1件,炉7件,樽1件、五管灯3件、瓶30件、碗59件、钵18件、杯72件、洗67件、器盖80件。以碗杯、洗、瓶等为大宗,多大件精品,部分器物为仿商周、汉代铜、玉器造型的陈设器。主要现存于四川宋瓷博物馆。

(摘自《窖藏出土宋元时期龙泉窑青瓷的相关研究》)

材料二:

出土于四川省遂宁市金鱼村的青釉荷叶形盖罐,在龙泉窑青瓷中形体最大。这件荷叶形盖罐在宋代龙泉窑青瓷中是釉色最美的光器,细腻典雅,古朴庄重,真正达到了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如春的境界,把青瓷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堪称国宝。砚滴又叫做水注,通常与砚配套,磨墨时用砚池滴水时使用,是文房中控制墨汁浓淡的工具,文人在挥毫泼墨之际,能精确掌握墨的分寸,既能提升书写效率,亦能提高书写规范程度。宋代砚滴题材丰富多样,如龟形砚滴象征独占鳌头,蟾蜍砚滴具有蟾宫折桂之意等。除此以外,还有龙首、童子、芝蟾、麒麟、龟蛇等经典砚滴造型,这些形态各异的砚滴不仅是宋代能工巧匠的技艺展示,也是宋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微观呈现。

(摘自“四川宋瓷博物馆官网”,有整合)

名称:青釉荷叶形盖罐
朝代:宋
颜色:青色
出土地点:四川遂宁
现存地:四川宋瓷博物馆

名称:青白釉夔龙纹梨形瓷砚滴
朝代:宋
颜色:青白色
出土地点:四川遂宁
现存地:四川宋瓷博物馆
(1)阅读材料一,请你概括四川宋瓷博物馆里馆藏瓷器的特征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图中选取一件文物,讲述它的外形特点、艺术风格。(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
(3)同学们在研学中发现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结合畅游博物馆的感受对出下联。2分)
上联:千年沉淀凝神韵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语文真题
4 . 请你参加以“文明着装,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是学校领导在“关于学生着装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其语言表达有两处不妥,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最近,有些同学穿着有涂鸦的衣服或“乞丐服”来上学,真是太不像话了!②作为一名中学生,着装应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③首先,要讲求文明礼仪,服装是无声的语言。④一个人的着装体现着他的态度、修养、品格和气质。⑤其次,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⑥个人着装是校园文化的名片,是学校形象的展现,是学校精神的载体。⑦最后,要注意身份和场合。⑧学校是你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是你们成就和丰富自我的地方,着装文明得体更有助于大家健康快乐地成长。

2.根据已有的句式特点及句末用韵的特点,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自尊自爱重仪表,              

朴素自然是本色,端庄大方树风标。

女子淑雅有修养,男儿飒爽展英豪。

青春飞扬添活力,品格精神最重要。

A.美观整洁显个性B.符合要求真是好C.着装整洁堪称道D.漂亮满意最重要
3.仔细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对中学生着装取向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对象 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学生老师
对“整洁”取向的认可度39%96%
对“朴素”取向的认可度13%85%
对“个性”取向的认可度94%16%
对“品牌”取向的认可度82%37%
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5 . 班级召开“了解叛逆,快乐成长”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叛逆程度小调查

近日,某课题组组织了十次初中生叛逆心理问卷调查,以下是部分调查结果。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叛逆特征值多少

叛逆心理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强加的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每个人有三个叛逆期,第一次是2~3岁;第二次是7~9岁;第三次是12~18岁。这几个叛逆期,可以说孩子都是在积攒力量,为了更好地进入到下一阶段的竞争中。

而青春期的孩子们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叛逆期常常存在两种反抗方式。第一种是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主要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且往往具有突发性,自己都难以控制。另一种则是将反抗隐于内心,冷漠相对。他们不顶撞,但内心压力很大,充满痛苦,并将其化为不良心境,难以转移。

材料三   心理专家有话说

叛逆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1.叛逆是生理成熟、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和结果。叛逆,说明孩子开始成长了,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了。

2.叛逆是不良情绪的发泄途径。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也有成长的烦恼,比如在学习方面,还有处理和同学、老师的关系方面,压力比较大,所以会有不良情绪。此时,叛逆可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把这些不良情绪排解出来。

3.叛逆是对人际关系调整的一种适应。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远离了父母,更多的时间是和同伴相处,叛逆的方式能让孩子以更灵活的姿态较好地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

材料四   锦囊妙计解心结

1.学会换位思考,不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还需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回看这件事。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多与人接触、多晒太阳。

3.多看书,可以看一些哲学类的书籍或者心理学的书籍。大量的阅读,会帮助你在叛逆期中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4.寻找适合自己的释放渠道。这点非常重要。可以是运动,可以是和朋友聊天,可以是写日记可以是旅行,可以是专注于某种兴趣点的研究,甚至是音乐、美术的创作,都可以帮助你建立合适的释放渠道。

(1)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你从图一和图二中得出的结论。
(2)处在叛逆期的同学需要更多的沟通与关爱。班会中,老师分享了以下图片,请你仔细观察,向大家介绍这张图片。
写作提示:①介绍画面内容和主题;②不少于60字。

(3)在班会的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觉得叛逆没有任何意义;有的同学畏惧叛逆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叛逆情绪。针对以上两种情况,你准备即席讲话,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字。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多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6 . 人的一生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都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和新征程的开始。班上拟开展“青春驿站与你同行”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青春有你】为了纪念精彩的初中生活,班上要制作一本班史,请你根据下图,向同学们简要说明班史编写流程。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条理清晰,不超过80字。

(2)【寄语未来】下面两句话被收集在班级图书角,但在内容和表达上存在问题。请你任选一则,参考示例进行修改。(句式、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   
① 学习不能懈怠,要视死如归。②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冲进高中大门。
示例:多拿一分,就能压倒千人。     修改为:每一分里有汗水,超越自己最可贵。
我选择______(填写序号)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两幅书法作品中你会选择哪一幅贴在班级,请你结合其字体特点及作品内容说明选择的理由。   (50字左右)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7 . 下面两幅图画分别出自《西游记》和《水浒传》,请任选其一,描述与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现在西柏坡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1)家住沧州的小明一家要自驾去西柏坡旅游,小明搜到了一张“交通路线图”,请根据右面这张图,以小明的口吻就出行路线向爸爸提出建议。
(2)小明参观了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它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回顾既往峥嵘岁月       下联: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小文的班级正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小文邀请你也一起参与其中,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任务。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对2022级年级2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计划情况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百分比是否做读书笔记百分比
有计划10.1每读必做5
有时没计划31.3凭兴趣做22.6
没有计划58.6从不做72.4
(1)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请写出两点)
(2)语文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鲁迅的作品,鼓励大家研读鲁迅作品中的“特色人物”,小文也想为同学们介绍一下鲁迅作品中某一个典型人物的特点,你能帮帮他吗?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10 .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材料一

南朝宗懍的《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九,为“至阳”之数,也称老阳,九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消寒图便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歉,是一种极具传统特色、美观的日历。

材料二

古代由于受科技发展的限制,没有助力农业生产的专业气象服务,人们便通过消寒图记载冬九九当中阴、晴、雨、雪以及各种天象的变化,用来印证谚语,预卜来年丰歉。人们还通过消寒图对幼童进行识字、写字和历史知识、 自然常识的启蒙教育。当然,画九、写九实为高雅的文字游戏,在文化娱乐生活相对贫乏的古代,和灯谜、酒令、对联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便自然而然成为文人墨客、富足之家的一种雅兴娱乐消遣之举。不可否认,在日历远未普及的年代,千里冰封、寒风凛冽的冬天也是穷苦百姓最难熬的日子,画九、写九也透露了冬闲中广大百姓熬冬盼春的几分无奈。总之,消寒图是中国人在与自然相处中发现的既实用又充满雅趣之举,既科学又多益之举。

(1)请阅读材料二,完成思维导图。

(2)请根据材料一和B卷现代文阅读中的选文《珍重待春风》补全下面语段。

消寒图丰富的文化价值

中国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度,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仅从消寒图就能领略到我们的文化和智慧:如“九九消寒图”的“九”就蕴藏着中国哲学阴阳的思想;又如“头九暖,九九寒”就①_______。这样的谚语是否有科学依据呢?②_______! 劳动人民是根据多年的消寒图记录总结出的规律,也可以算作是基于大量统计数据得出的结果。消寒图不仅有实用价值,还有娱乐价值,如“葫芦消寒图”把中国历史编入,供深冬的人民兴致盎然地填图;更有③______,如④_______,成为作者一生铭记的画面。

(3)古人越冬除描涂消寒图之外,最雅致的是作九体对联 (每联九字,每字九画),请根据下列词语写出一副九体对联。
甲: 香茗、 柔柳、轻盈、 贺、 临、春
乙: 浓荫、 幽柏、 玲珑、 残、 送、 秋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