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9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
【甲】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丙】

牛屋贵客

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公东出,投钱唐亭住,亭吏因贵客至而驱公移牛屋下。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遥问:“伦父姓何等?”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诸季野。”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馔,县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


【注释】①褚(chǔ)公:字季野,曾任将军、都督、征讨大都督等职。②伧父(cāng fǔ):泛指粗鄙卑微之人。③修刺:古时拜访别人用来通报的拜帖。
1.【甲】诗的作者是_____(人名),【乙】文作者是_____(朝代)文学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父母岁有裘葛之
(2)诸人而后见也
3.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还屠宰牲畜制作美食,摆放在褚公面前,鞭打亭吏,想用这种方式道谢。
B.又屠宰牲畜制作美食,摆放在褚公面前,鞭打亭吏,想用这种方式道歉。
C.更加屠宰牲畜制作美食,摆放在褚公面前,鞭打亭吏,想用这些美食道谢。
D.另外屠宰牲畜制作美食,摆放在褚公面前,鞭打亭吏,想用这些美食道歉。
4.下列对诗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诗结尾两句收束全篇,诗人的情绪由高亢激昂转为压抑悲愤。
B.【乙】文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主观努力是学业精通、品德养成的关键。
C.【乙】文内容虽然没有明确写对马生的劝勉,但劝勉之意蕴藏在其中。
D.【丙】文亭吏“因贵客至而驱公”行为,反映了他重名望权势的特点。
5.【甲】诗作者面对的困境是为国率军抗敌兵败,他的人生追求是(1)____;【乙】文作者青年时期面对的困境是求学艰难,他的态度(2)_____;【丙】文褚公面对的人生困境是(3)____,他的表现是“(4)_____”,他的个性特点是(5)____
2023-05-09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若将这首诗拍摄成微电影,你认为在拍摄最后两句诗时应呈现怎样的特写镜头?请谈谈你的看法。
2023-05-09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赏心亭①

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①:《登赏心亭》写于陆游奉诏回临安路上,经建康登亭有感而作。作者曾建议迁都至建康,有利于抗金,但朝廷置之不理。
1.第一首诗的感情脉络,由首联的“______”字引出,到尾联的“______”字收束;中间写景,主要渲染秋天______的氛围。
2.第一首诗的尾联与第二首词,表达的情感有哪些共通之处?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壮”是这首词的特色,请简要分析。
2023-05-08更新 | 3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水槛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释】①水槛(jiàn):指水亭的栏杆。②遣:调节,释放情绪。③轩楹:指草堂的建筑物。④赊:长,远。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钱塘湖春行》首联交代游踪,诗人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亭西,远眺景致。
B.《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中“出”写出了鱼儿的欢欣,“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
C.两首诗构思巧妙,都运用了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描写景物。
D.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2023-05-08更新 | 4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5 . 阅读《关雎》,完成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关雎》是《诗经》首篇,短小的诗篇典雅美好。请你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描写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2.《诗经》经常使用兴的手法。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请你阅读《关雎》,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作者如何运用兴这种手法的。
2023-05-08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诗人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景色,洞庭湖极为开朗、涵浑,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B.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目光由远而近。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磅礴气势。
C.五、六两句转入议论。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见,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D.最后两句,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2023-05-08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觕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东坡食汤饼》)


【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黄门置/箸而叹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念/尤与为乐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无与为乐/道旁有鬻汤饼
B.大笑起/黄门置箸
C.相与步中庭/相遇梧、藤间
D.共买食/东坡已尽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自比“闲人”,透露出虽感慨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出乐观旷达的胸怀。
B.【乙】文写苏家父子二人道旁吃汤饼的事情,苏轼的言行表现出他虽遭贬但是豁达、乐观、洒脱的性格特点。
C.【甲】【乙】两文都是写苏轼被贬谪后的生活,都用到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两文在最后都以议论作结。
D.【甲】文以第一人称写作者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人物,“大笑”写出了人物风采。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023-05-08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歌颔联从__________两方面,写出面对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时自己内心的悲愤和担忧之情。
2.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歌颈联“_____”与“_____”两词,既是真实的地名,也是作者悲苦、绝望的内心写照。本联中的动词“_____”更让我们感受到诗人为国奔走的艰难无助。

材料二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非独贤者有心也                  非曲直
B.鱼而取熊掌者也                  俨然
C.不为苟得也                         知新
D.之则生                                妙手偶
4.对“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一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选取生而恐惧死是人的“本心”,因为心中有大义,所以贤者选取生逃避死。
B.面对生死抉择,“舍生取义”的人认为,“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为生存不择手段。
C.这句话作者从“所欲”和“所恶”两方面论述了在道义面前不苟且偷生,不躲避灾祸。
D.本句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生和死”两方面进一步阐释前文“舍生取义”的观点。

材料三

梅岭三章(末章)

陈毅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5.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生与死的抉择,是人面对的最严峻的考验。文天祥的“__”诗句写出了他的宁死不屈;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孟子提出了著名的_____观点;《梅岭三章》中的“__”诗句抒写了陈毅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崇高理想。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而献身,体现了他们的_____和伟大人格。
2023-05-08更新 | 3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9 . 在中华民族的智慧宝库中,忧乐精神始终是其耀眼的明珠。请结合以下材料,探究古代仁人志士的忧乐观。
【甲】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丙】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jìn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辨音正形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大天下寒士俱欢颜(       )(2)夜泊秦淮jìn酒家(       )
2.积累字词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予尝古仁人之心   全责备B.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安思危
C.异二者之为   不可D.天下之乐而乐   前俯
3.疏通文意 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探究 忧乐精神在不同的境遇会有不同的体现。请品读【甲】【乙】【丙】三篇诗文,探究诗文中三位作者忧乐精神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时岁有边警,天下大水,江南北尤甚。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贤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帝难之。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

(选自《明史·李贤列传》)


【注】①贤:李贤,明代名臣。②江南织造;为宫中织造丝织品的皇商。③锦衣狱:明朝特务监狱,由锦衣卫管理。④卷舌:卷起舌头,形容不敢直言。⑤偷位:才德不称,空占职位。
5.“数四”在古汉语词典中有两种意思相反的释义。请阅读选文,思考文中“贤执争数四”中“数四”的含义应该是(     
A.数四:三四个,指数量不多。B.数四:再三再四,多次。
6.知易行难、忧乐精神依靠的不仅是高洁的情怀,更要有超凡的行动力。阅读上面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忧乐精神”在李贤身上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2023-05-08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吕梁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仲春郊外

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移步换景,描写了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所看到的仲春景象。
B.颔联“连三月”“绝四邻”从时间长、空间广两方面写了春光无处不在。
C.“何处染嚣尘”用反问手法,抒发诗人超尘脱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D.全诗采用点面结合、视听结合等手法描写春天,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
2.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化用了“鱼戏水知春”,请结合颈联赏析“知”字的妙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