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9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①淳照十三年,诗人在家乡赋闲五年后被重起为严州知府,而严州知府的职位与他的报国之志不符。②世味:世态,也指做官的兴味。③矮纸斜行:短小的纸上斜斜地写满行。④细乳:煮茶时浮起的白沫。⑤风尘:暗指京城的不良风气。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问句的形式直抒胸臆,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自己客居京华的蹉跄。
B.颔联语言清新隽永,由听觉感知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给诗人些许开怀欣喜。
C.颈联“作草”“分茶”表面上看是闲适恬静的,实际深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D.尾联作者说“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山阴故家。
2.“犹及清明可到家”表明了诗人对官场怎样的态度?
2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下面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千树万树梨花开”与“未若柳絮因风起”都通过新奇的比喻来描绘雪景,“乐雪”之情溢于言表。
B.“胡琴”“琵琶”“羌笛”三种具有边塞特色的乐器给军中饯别的宴饮增添了一种苍凉悲壮的豪气。
C.“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紧却冻不翻红旗,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反衬出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
D.这首诗分别描写了送别前、饯别时、临别时、送别后的雪景,在不同的时空转换中,蕴含离愁别绪。
2023-05-07更新 | 5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3 .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ǎo)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通人
②便还家
无论魏晋
④问余何意碧山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桃花源记》(节选)和《山中问答》分别描写了怎样的美景?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2023-05-0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选自《全唐诗》)


[乙]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五六百人也。拔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然便捷猛蛰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谢庄安。

(选自《清稗类抄》)


[注]①斫:砍。②姓冯,名婉贞。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后,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共同带领民众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③结束:整好装束。④去:距离。⑤舁:yú,抬。⑥逮:赶上。⑦拿斗:搏斗。
1.下列选项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卷旗夜/劫/单于帐     然便捷/猛蛰终/弗逮
B.卷旗夜/劫/单于帐     然/便捷猛蛰/终弗逮
C.卷旗/夜劫/单于帐     然/便捷猛蛰/终弗逮
D.卷旗/夜劫/单于帐     然便捷/猛蛰终/弗逮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剽如猿猴______          (2)五六百人也______
(3)所当无不披______       (4)谢庄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
(2)拔刃奋起,率众袭之。
4.回答下面问题。
(1)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甲]诗后两句。
(2)如果配乐朗诵甲诗,你觉得选择鼓作为主要乐器还是笛子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5.[乙]文和《陈涉世家》都描绘了战争,但各有侧重。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甲]诗和[乙]文都塑造了爱国英雄形象,结合内容分析他们还有哪些共同点。
2023-05-07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亭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晚景

【唐】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释】①此诗为作者路过此处时见到美景有感而发。②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③那:同“哪”,怎,何。④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⑤津:渡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与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津亭”和“客船”。
B.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景象明丽的春江晚景图,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C.颔联作者笔锋一转,写在继续赏景的过程中,心情陡然变得迷茫、惆怅。
D.全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余韵不尽,给读者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2.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所展现的画面。
诗歌鉴赏 | 较易(0.85) |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叙述诗人在长沙谪居三年,而今一切已风逝云散,只留下万古不变的悲哀。
B.颔联写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C.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处境,以“湘水无情”烘托贾谊的痴心。
D.全诗借贾谊被贬,暗寓作者迁谪之悲,微露讽世之意,采用的是借古讽今的写法。
(2)“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表达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5-07更新 | 4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中考一诊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①徐俯: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诗人黄庭坚的外甥。早年作诗受江西诗派影响,后期作诗追求平易自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双飞燕子几时回”故作疑问,以点明题目中的“春”字。
B.第二、三、四句描写游湖所见的春景。
C.第三句由前两句的景物描写转写人事活动。
D.江西诗派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上“以故为新”,徐俯这首诗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2.“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诗歌鉴赏 | 困难(0.15) |
8 . 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恰当的诵读往往能更好地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请体会前两句包含的感情,说说应该如何读才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的表达效果。
2023-05-07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八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
【甲】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

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鷇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嗟夫,世之人中无所守者,率不甘湛涪乡里,必振拔自豪,求尺寸名,诧九族侪类,则便志满意得,出肆入扬,以为天下无复我加矣。及乎稍遇贬抑,遽若丧家之狗,垂首帖耳,摇尾乞怜,惟恐人不我恤。视寒号虫何异哉?

(选自《南村辍耕录》,有删减)


【注释】:①鷇雏:待哺雏鸟。②率:大都。③湛涪:沉浮。④诧九族侪类:夸耀于亲族朋辈。
1.【甲】诗出自郑燮写的《_____》,【乙】文出自____(人名)写的《爱莲说》。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至深冬严寒之际(        )     (2)若丧家之狗(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根据【甲】【乙】【丙】三则诗文的内容,完成下表。
篇目“物”的表现人的品性
【甲】咬定青山不放松(1)__________
【乙】“(2)__________,(3)__________洁身自好
【丙】当羽毛色彩艳丽时,自鸣得意;(4)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5)__________
意志薄弱
5.【甲】诗中的“竹”和【乙】文中的“莲”皆是有操守的君子形象,两位作者对此都表达了_______________之情;【丙】文中“无所守者”的具体表现是:(1)稍有成绩便忘乎所以;(2)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对这类人的态度是____________
2023-05-07更新 | 3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上海长宁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问题。

归田与友人

[明]屠隆

出大明门,与长安隔世,夜卧绝不作华清马蹄梦。家有采芝堂,堂后有楼三间,杂植小竹树,卧房厨灶,都在竹间。枕上常听啼鸟声。宅西古桂二章,百数十年物,秋来花发,香满庭中。隙地凿小池,栽红白莲。傍池桃树数株,三月红锦映水,如阿房、迷楼,万美人尽临妆镜。又有芙蓉蓼花,令秋意瑟。更喜贫甚道民,景态清冷,都无吴越间士大夫家华艳气。

(选自《晚明小品选注》朱剑心选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注释]①华清马蹄梦:走马游京之梦。华清,唐宫殿名。②阿房、迷楼:阿房宫,秦始皇建;迷楼,隋炀帝所建宫殿。

归园田居(其二)

[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以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选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注释]①寡轮鞅:车马稀少。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②尘想:世俗的念头。③墟曲:山村偏僻的地方。④霰:小冰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杂小竹树______
秋意瑟______
③野外人事______
④常霜霰至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文言句子。
秋来花发,香满庭中。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划线句采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色彩绚丽,字里行间洋溢着愉悦自得之情。
B.陶诗语言平白如话,多白描,真挚朴实,却极富韵味,诗句中流露淡泊宁谧之感。
C.屠文主要写辞官归乡之后田园生活的种种美好,陶诗中充满田间劳动的单调艰辛。
D.两篇诗文都表达了回归田园的愉悦,不同点在于,屠文还流露对浮艳之风的厌弃。
(4)两文都出现了不少植物的身影,根据语境简述植物在古人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2023-05-0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