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融入社会】

名言解读   下列是同学们搜集的名言。

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

个人是否完满,是由个人跟周围世界的交往与联系是否完满决定的。

(1)上述名言体现了个人与社会存在怎样的关系。(答出两点即可)

材料说明   下列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   近年来,各级政府网站上线“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极大地便利了人们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材料二   近些年,在以淘宝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上,农产品逐渐成为销售的新热点。一些边远地区的年轻人通过销售当地的土特产实现增收并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


(2)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请分别用一句话总结。

辨别分析   学习上述材料后,小新说“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网络。”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新的观点进行评析。

2 . 材料一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阅读上面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

材料二   2022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上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现状研究报告》显示,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方面,未成年人中仅小学生的网络普及率就已超过90%,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认识渐趋理性,能够同时认识到网络的便利和弊端……有近两成未成年人存在过度依赖互联网的情况;近四成未成年人难以辨别虚假信息。

(2)结合材料二,谈谈中学生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2023-11-2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项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道德与法治试卷
3 . 网络生活

【主题概括】道德与法治老师在准备课堂教案时整理了一组图片: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漫画的主题。

【案例分析】信息化时代,大数据的应用比比皆是,小秦制作了以下“大数据卡片”

案例展示

一开始购买了一张价格为17548元的机票,由于忘记选择报销凭证取消订单重选,再次搜索时价格就变成了18987元。某电商App同一款豆奶,VIP购买价格为73.3元,非VIP购买价格才62.8元。

专家解读

经营者未经用户授权同意收集消费者的信息,分析其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等信息,将同一商品或服务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消费者,从而获取更多消费者及利润。

(2)在网络世界,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3)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权?

【畅谈启示】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积极有用的信息与各种负面信息交织在一起,对于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小学生来说,带来了非常大的隐患。


(4)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022-11-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期,有网友反映某知名景区只能通过网络预约门票,对不熟悉网络购票的老年人而言难以操作。同样,另一位老人也因使用“不能上网”不能移动支付”的“老年机”无法购买电影票 ,最终只能失望而归。


请你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对以下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甲:网络购票是大势所趋,全体老年人都要主动学习,积极适应。
乙:尊老敬老是传统美德,网络时代也要有老年人的“绿色通道”。

5 . 信息时代,网络迅速发展,不同的人对网络有不同的看法,以下是小明的奶奶和爸爸对网络的看法。

奶奶:孩子们回家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玩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

爸爸: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奶奶和爸爸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6 . 材料一   2022年9月8日以来,内江市受“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停课不停学,在家上网课,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引发在线教育爆发式增长;市民们通过网络在小区业主群购买蔬菜包、肉包;也可通过网络在“京东商城”自营平台购买医疗防疫物资(口罩、酒精)、母婴奶粉、米面粮油、食品、水饮等五类物品。线上学习、线上购物、线上就医、线上办公等形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的新选择,这使得直播带货等网络新兴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材料二   在这特殊的疫情期间,亲朋好友们纷纷通过网络微信的方式交流思想、互相问候,增进感情。市民们发小区内“大白”和志愿者辛苦努力的视频和图片在朋友圈,传递满满的正能量。正确运用网络可以使生活更加精彩,即便是疫情袭来,我们依旧可以从容不迫,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确保生活质量,甚至是可以助力疫情,让原本被打乱的生活回归原点,事实上,人们也正在这样做。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谈谈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网络直播平台数量野蛮生长。为了吸引粉丝,利用青少年辨别能力不强、好奇心旺盛等特点,传播低俗甚至违法内容。针对这些问题,家长们十分担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净化网络环境,共筑网络安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各中小学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文化部对违规违法互联网文化进行查处,关闭、整改表演房间,并对违规表演者进行处理。


(2)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净化网络环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2-11-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在学完《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后,同学们就网络的话题进行了热议。有同学认为:“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才是法外之地。有同学认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请你对以上两个同学的看法进行辨别与分析。
2022-10-2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智能时代,大家办事越来越方便,在社会大多数人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有一部分老年人却遇到一些困难。疫情防护期间,一位退休老人去公园锻炼,无法扫健康码,被公园门卫挡在门外。老人十分不情愿,在门口不停地唠叨:“我没有手机,不会扫码,你们的规定就是在歧视我们老年人!”


请你对上述材料中老人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022-03-1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疫情防控期间,直播带货成为一种新型的商品销售方式,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看人试货;人们能够在网络平台反馈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为老师和同学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材料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盛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1)材料一体现网络对社会有什么样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分析网络具有哪些弊端?
(3)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一说青少年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2021-11-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材料一   感受网络,合理利用。手机APP成市民的得力助手,足不出户尽享生活便利;“互联网+医疗健康”逐渐进入百姓生活中;鸿星尔克直播销售突破1亿;5G智慧博物馆,让人民群众在文化遗产的空间中漫游;天宫课堂开课,让全国8万余所中学的6000余万师生同步收看太空授课;“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活动中,网民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材料二   生活需要参与,社会需要关爱。“面对社会,请不要背过脸去”,不能让我们与社会的距离越来越遥远,在生活中,我们应养成亲社会行为。

材料三

材料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词”不同。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下面是一位爱好网络的同学所做的“2021年与网络相关的热词盘点”的部分内容,请你一起品读。

热词盘点1云端青年——指那些热衷于拥抱线上服务,乐于享受云端生活方式的年轻人。“云端青年”热,折射出当下人们的个人数据日益丰富、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互联来完成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生活方式。

热词盘点2网抑云——因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经常出现大量消极评论,如颓废卖惨、暴力留言,甚至有一些网络谣言。故被网友戏称“网抑云”,这样的戏称也是大家回怼网络负能量,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生动体现。

热词盘点3上网课——指学生在家通过网络在线视频直播中听课的学习方式。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众多学生通过在家上网课,实现“停课不停学”,但上网课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生“人在网课,心在网游”;更有因私自充值、巨额打赏引起的纠纷甚至极端事件发生。

材料五   16岁的小强本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极其喜欢上网,自从在微信加了一个群,结识了一群电脑“高手”后,沉迷于网络,经常在网上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后来在微信群通过“抢红包”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他不仅没有悔改,反而经常盗窃他人财物等,被公安机关拘留;最后,他伙同群里的“高手”,实施网络诈骗,因为涉及数额巨大,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五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人民币。

材料六   重庆”豆浆哥“巫大永生意很红火,老主顾都知道他有“规矩”:从不偷工减料,从不自己收钱,顾客把钱丢进竹筐里,全靠顾客自己给钱;遇到老人、小孩还免费。这一独特的经营方式,让巫大永拥有很多回头客。

材料七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网络改变世界。请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材料三中哪几幅图体现的是亲社会行为?“面对社会,请不要背过脸去”,图中亲社会行为对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益处是什么?
(3)请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热词盘点内容的理解。
(4)材料五中小强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5)从预防犯罪的角度,谈谈材料五中小强从一个优秀学生变成一个罪犯的事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6)结合材料,运用诚实守信的知识,说说为什么“豆浆哥”拥有很多回头客。
(7)阅读材料七,有人说: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是对学生自由的限制,请你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角度对此观点辨析。
2023-12-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宝塔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