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0 道试题
1 . 【依法治国 全民反诈】

材料一   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指出,到2025年,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相互配合的司法权运行机制科学有效,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材料一提出“到2025年,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面落实打防管控措施,坚决遏制多发高发态势;人民法院准确把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形势,从严惩处电信网络诈骗犯;国家反诈中心发布《2023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群众也可以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一键举报涉诈信息……携手共筑起全民反诈的坚固防线。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厉行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共筑全民反诈的坚固防线?
(3)愿“天下无诈”,护百姓安宁。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保障大家的合法权益,防止落入诈骗团伙精心布置的陷阱,请在此提醒大家要至少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例如:不扫中奖二维码
2024-02-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文明参与网络争做合格网民】
以新媒体为信息传播的新一代媒体技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某校八年级(1)班就“新媒体知多少”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来参与。

【我思考】同学们以新媒体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进行了辩论。

材料一   新媒体特指当下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以数字压缩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支撑,利用其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线最终得以实现全球化的媒体。



(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选择正方或反方,撰写关于新媒体辩论的辩词。

【我行动】辩论活动结束后,老师又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下新闻:

材料二   食品安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最近在某新媒体短视频平台疯传白皮鸡蛋更有营养”“笔直的黄瓜喷了药”“草莓空心都是打了膨大剂等信息,毫无科学性,却被广泛转发。


(2)如果你浏览到材料二中的信息,会怎么做?
3 . “浮夸的语言、不实的言论、耸人听闻的标题……背后都是为了点击量,为了收益,而这带来的潜在危害却是巨大的。”对此,青少年要(     
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对信息进行甄别,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②严厉打击制造、传播谣言的行为,让谣言止于智者
③学会“信息节食”,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
④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正能量,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 . 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②加大执法力度,整治不正之风
③合理利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④推进网络建设,消除网络违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评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有(     

①努力严守生态保护红线②善于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③没有落实厉行节约的要求④违背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观察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一反映了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漫画二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什么危害?


(2)结合上述漫画,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7 . 2023年8月28日至29日,以“汇聚网络文明力量谱写奋进安徽新篇”为主题的安徽网络文明大会在合肥举办。汇聚网络文明力量,中学生要(     
①抵制不良信息,规范网络语言②开展净网行动,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③加大执法力度,惩治网络违法犯罪④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网络生活理性参与】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数字化点亮美好生活,打开导航软件,出行路线一目了然,软件还能实时分析路况、预估出行时间;在电商平台上选购衣服,通过线上试衣功能,可以直观感受衣服搭配是否合适;足不出户便可云游博物馆、欣赏珍贵文物………在社会生活中生活,让我懂得了生活因网络而美好。

(1)生活因网络而美好,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数字化点亮美好生活”的理解。

材料二   《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研究发现: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几乎饱和,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城市未成年人触网年龄整体早于乡村,手机是上网的主要设备;未成年人用网目的集中在娱乐和学习上,短视频类应用、网站最受未成年人欢迎;网络流行语被未成年人广泛使用,网络模仿现象突出,流行文化消费呈现社交化、圈层化特点。

(2)请你为青少年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2024-02-2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民主法治你我同行】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小区采取三步工作法圆满完成小区改造项目一改造前期做好调研,通过开展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充分收集民意;改造过程中,每户居民都派一个代表全程参与,遇到问题就开会商议;后期,再组织相关居民开一场挑刺会,让大家提意见,并在后续工作中规避,不管是大事小事,大家都商量着办。

(1)“不管是大事小事,大家都商量着办”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材料二   2023114日晚,居民小陈接到陌生来电,称商家双十一搞促销活动,让小陈扫码加入微信群,做任务即可领取红包。小陈试着领取了一个爱心捐款任务,向对方账户转账1100元,随后获得1350元的返现,小陈信以为真继续做任务,先后协账55500元。然而当小陈准备提现时,对方却以其操作失误为由,让其继续转账,小陈这才意识到被骗报警求助。

(2)请你结合小陈“网络巡骗”的主要原因,从国家和个人角度提出反诈妙计。
2024-02-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汇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以案说法与法同行】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

案例一   2023103021时许,某县居民苟某某为达到博眼球、吸流量,直播带货赚收益的目的,在社交平台分别发布“某某一男童被残虐”“某某中学一女生遭受校园霸凌”的不实信息。当地公安机关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依法给予苟某某行政拘留5日。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案例中苟某某的行为是____行为。其中,“拘留5日”属于____
(2)上述案例给公民的网络生活带来哪些警示?

案例二   梁某某纠集社会闲散人员,通过垄断废品收购、“看场”“收钱”、开设赌场、垄断大巴线路营运和桶装水销售等行业,先后实施了故意伤害、强迫交易、抢劫等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被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结合案例,分析梁某某等人行为的危害性。
2024-02-2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