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2 道试题
1 . 【民主法治你我同行】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小区采取三步工作法圆满完成小区改造项目一改造前期做好调研,通过开展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充分收集民意;改造过程中,每户居民都派一个代表全程参与,遇到问题就开会商议;后期,再组织相关居民开一场挑刺会,让大家提意见,并在后续工作中规避,不管是大事小事,大家都商量着办。

(1)“不管是大事小事,大家都商量着办”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材料二   2023114日晚,居民小陈接到陌生来电,称商家双十一搞促销活动,让小陈扫码加入微信群,做任务即可领取红包。小陈试着领取了一个爱心捐款任务,向对方账户转账1100元,随后获得1350元的返现,小陈信以为真继续做任务,先后协账55500元。然而当小陈准备提现时,对方却以其操作失误为由,让其继续转账,小陈这才意识到被骗报警求助。

(2)请你结合小陈“网络巡骗”的主要原因,从国家和个人角度提出反诈妙计。
2024-02-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汇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以案说法与法同行】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

案例一   2023103021时许,某县居民苟某某为达到博眼球、吸流量,直播带货赚收益的目的,在社交平台分别发布“某某一男童被残虐”“某某中学一女生遭受校园霸凌”的不实信息。当地公安机关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依法给予苟某某行政拘留5日。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案例中苟某某的行为是____行为。其中,“拘留5日”属于____
(2)上述案例给公民的网络生活带来哪些警示?

案例二   梁某某纠集社会闲散人员,通过垄断废品收购、“看场”“收钱”、开设赌场、垄断大巴线路营运和桶装水销售等行业,先后实施了故意伤害、强迫交易、抢劫等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被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结合案例,分析梁某某等人行为的危害性。
2024-02-2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以案释法学以致用】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

案例一   曾某针对谢勇烈士救火牺牲一事,在聊天群中发表侮辱性言论,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确认被告曾某的行为侵害了谢勇烈士的名誉,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责令被告曾某在判决生效7日内在市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1)请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对曾某的行为进行评析。

案例二   人民网消息,一名便衣女警追捕网络诈骗犯时意外摔倒,路边大叔邹治安见状,突然一个“扫堂腿”将网络诈骗犯撂倒,网络诈骗犯成功被擒。随后,邹治安默默离开。邹治安的行为被媒体报道后,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2)案例二中邹治安的行为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3)现今网络诈骗案件屡屡发生,广大青少年深受其害,为防止网络诈骗的侵害,小刚同学总结了几条防诈指南。请你结合实际,将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
防诈指南示例:对陌生人,不要随意告知家中的基本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2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提高素养遵规守法】
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漫画,填写下面的空格。A.漫画一中的行为缺乏____品质。B.漫画二中体现的治国方略是____
(2)请你结合漫画一,对漫画二中的做法进行点评。
2024-02-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中考【抓分卷】原创模拟试卷四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透视现象明理导行】
观察下面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____保护。
(2)请你结合漫画一,对漫画二中未成年人的行为进行评析。
2024-02-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中考【抓分卷】原创模拟试卷六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针对下图中学生时间分配的调查数据,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端正学习态度,认真投入学习B.参与家务劳动,主动承担责任
C.提高媒介素养,合理使用手机D.避免矛盾激化,不与父母沟通
2024-02-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中考【抓分卷】原创模拟试卷二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以案学法反思导行】
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典型案例法律链接
张某在社交平台发布动态后,某诈骗团伙通过张某动态对其精准定位并发现张某家附近出现疫情,遂致电告知他与一位密接者有行程交叉,诱导张某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随后再以大数据行程卡存在系统故障为由,索取短信验证码确认其行程轨迹,最终张某被骗4.3万元。第三十八条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典型案例中的诈骗团伙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判罚机关是难?
(2)张某的行为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2024-02-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中考【抓分卷】原创模拟试卷一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下面是光明网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统计图之一,这给青少年的启示是(     
A.远离网络,避免遭遇诈骗
B.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
C.真诚待人,感化诈骗分子
D.加强监管,打击诈骗行为
9 . 近年来,短视频与直播平台不断被曝出低俗、色情、造假等乱象,据此国家网信办对各大视频平台进行了严厉的内容整治,对于三观不正、价值观取向歪斜的个人用户和平台实行屏蔽。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今日头条均在列。面对此类网络乱象,青少年应该(     
①树立安全意识,不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②尽早远离网络,倡导积极健康生活方式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严格遵守道德法律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4-02-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遵守法律法规,做守法好公民】

材料一   2023年8月,日本宣布于24日下午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全球持续广泛关注和热议,在我国个别地方,部分消费者担心核污染水会影响日常使用的食盐制品,参与恐慌性抢购。商家吴某为了追求暴利,利用手机、网络等方式传播谣言,甚至主动制造谣言。公安机关已对吴某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立案调查,依法作出相关处罚。


(1)吴某涉嫌扰乱公共秩序,属于什么类别违法行为?应受到怎样的处罚?

材料二   经过公安机关询问,吴某认为自己只是开个玩笑,博取流量,根本没想到自己已经违法。


(2)他的行为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材料三   大量抢购、囤积物资,大家听起来是否有些“熟悉”? 网络谣言屡禁不止,善良之人,不可不防!


(3)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2024-02-1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