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原河流的输沙量是一个重要的环境指标,它不仅关系到河流的泥沙输移,还直接影响着区域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雅鲁藏布江是青藏高原上最长的一条河流。流域内冻土分布广泛;对输沙量贡献率较大,反复的冻结—融化会让土体发生反复的膨胀和收缩,进而造成土体或者岩石的破裂。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几十年青藏高原降水强度、降水量、冻土、冰川、植被等要素发生较明显的变化,进而影响了高原河流的输沙量。下图示意在暖湿化条件下,雅鲁藏布江上游不同因素对输沙量增加的贡献率。

(1)说出图示各要素变化对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河流输沙量增加的影响。
(2)从气候角度推测雅鲁藏布江年内输沙量最大的时间段,并解释理由。
(3)分析雅鲁藏布江上游冰川对河流输沙量贡献率的作用。
(4)推测近年来雅鲁藏布江输沙量的整体变化趋势。
(5)说明雅鲁藏布江上游河流输沙量变化对当地生态研究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2024-06-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省际名校高三下学期联考三(押题卷)地理试题

2 . 嘉陵江支流涪江某河段(自北向南流)枯水期时右侧河床基岩裸露,在厚度不足1米的砂岩表层分布有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凹坑、石洞,宛如一幅石版浮雕长卷沿江徐徐展开(下图)。浮雕长卷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南侧砂岩下的泥岩出露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版浮雕长卷形成的外部条件主要是(     
①河谷狭窄幽深②河谷宽阔平缓③流水下切强烈④流水下切较缓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石版浮雕长卷南侧泥岩出露的原因是(     
A.泥岩遭受侵蚀B.地壳缓慢下降C.砂岩遭受剥蚀D.泥岩不断发育
2024-04-30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

3 .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某段河谷一侧的垂直剖面,T₁~T为不同时期该段河流形成的阶地。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垂直剖面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水平挤压一流水侵蚀一间歇性下沉一外力作用
B.水平挤压——流水侵蚀——间歇性抬升—外力作用
C.风力沉积—流水侵蚀—间歇性抬升——流水沉积
D.水平挤压——风力沉积——间歇性下沉—流水侵蚀
2.相较于阶地 T₁,阶地 T₄(     
A.黄土沉积物的厚度更厚B.流水沉积物更厚
C.形成时地壳运动更剧烈D.形成的时间更晚
3.一年中阶地 T₁~ T₅覆盖黄土/黄土状沉积物量最少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4 . 如图示意美国圣胡安河某处河床在一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的变化。该地气候干旱,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河床有深厚的沉积物层。P为此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的最大深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河床沉积物层深厚的直接原因是(     
A.上游的植被覆盖率较低B.该地区河谷的岩性较软
C.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D.该地区的河床地势较陡
2.导致河床P值变化大的因素是(     
①降水强度②植被覆盖率③沉积物硬度④昼夜温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洪水期,I阶段河床不降反升,最可能是河流(     
A.水位上涨,河岸崩塌严重B.流量增大,凹岸侵蚀加剧
C.流量减少,泥沙大量沉积D.含沙量大,沉积大于侵蚀
2024-04-26更新 | 42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文综地理试题(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这类湖泊多呈弯月形,水深较小。下图为甲、乙、丙、丁不同年份我国某河流一段流域的河道形态示意图。

(1)判断我国该河道演化的先后时间顺序。
(2)说明尺八口演变成牛轭湖的过程。
(3)分析碾子湾、沙滩子、中洲子最终演变为河漫滩的过程。
(4)分析图示藕池口河段形成江心洲的原因。
(5)从自然条件角度推测监利是否适合建河港,并说明理由。
2024-04-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文综地理试题(二)

6 . 马鞍山河段是长江下游典型的顺直分汉河段,河段内洲滩众多,消长频繁。2012—2016年马鞍山河段内洲滩此消彼长,洲滩的面积和形状发生了很大变化。图示意2012—2016年某时段马鞍山河段的洲滩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马鞍山河段内洲滩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风力堆积B.地壳抬升C..侧向侵蚀D.泥沙沉积
2.推测2012—2016年江心洲左缘的变化情况是(     
A.向东生长B.向东崩退C.向西崩退D.向西生长
3.2012—2016年心滩可能(     
A.头冲(刷)尾淤(积),与下何家洲连为一体B.头淤(积)尾冲(刷),与下何家洲连为一体
C.头冲(刷)尾淤(积),与牛屯河边滩连为一体D.头淤(积)尾冲(刷),与牛屯河边滩连为一体
2024-04-09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定位)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河发源于海拔高达4828米的祁连山中段,受断层活动等影响在山麓地带形成较大的冲积扇。研究发现,冲积扇扇缘表层土壤盐碱化程度比扇顶高。近年来,为合理利用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中科院专家通过对当地山麓水文、地质状况的考察,提出在该区域冲积扇建设“现代坎儿井”水利工程。下图示意黑河冲积扇地质剖面。

(1)分析断层对黑河冲积扇形成的影响。
(2)指出黑河冲积扇以上河段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3)分析黑河冲积扇扇缘表层土壤盐碱化程度比扇顶高的自然原因。
(4)专家提出在黑河冲积扇建设“现代坎儿井”水利工程,试对此进行合理解释。
2024-04-02更新 | 78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文综地理试题

8 . 伴随着中生代——新生代活跃的构造作用,青藏高原东南部至珠江口一线地貌格局经历重大转变,呈现“跷跷板”式的演变特征。图示意青藏高原东南部至珠江口一线的地貌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东南部至珠江口一线经历“跷跷板”式演变的原因是(     
A.西部地壳抬升、东部剥蚀下降B.西部张裂上升、东部剥蚀下降
C.西部岩浆喷发、东部断裂下降D.西部堆积升高、东部断裂下降
2.古近纪以来,百色盆地至玉林盆地一线(     
A.河流流向不变B.气候趋于湿润C.海拔高度增加D.内流区面积增大
3.推测百色、南宁盆地形成演变过程中沉积作用的变化是(     
A.持续增强B.先增强后减弱C.持续减弱D.先减弱后增强
2024-03-27更新 | 1142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四模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水复合侵蚀共同塑造了干旱区独特的水-沙关系,沙漠与河流镶嵌分布。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一级支流,其流域处于干旱区向湿润区转变的气候过渡带,是典型的风水复合侵蚀区。研究表明主导风向与河道夹角不同,引起风水交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也不同,进而影响河岸沙丘的形成与发育。沙丘一般能蓄调水分,涵养水源。无定河流域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一系列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减少了流域的侵蚀产沙量,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河流年径流量有所下降,造成河湖系统与沙地之间的水量平衡被打破。图为1990年和2020年无定河流域景观变化图。

(1)1990年无定河北岸较南岸沙丘面积明显较大,请从风向和沙源的角度分析原因。
(2)比较无定河南北两侧支流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对流域产沙贡献的差异。
(3)描述1990-2020年无定河流域景观面积的变化特征。
(4)有学者预测该地部分沙丘将会活化,请从水量平衡的角度做出解释。
2024-03-08更新 | 23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四模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汉江流域内,处于南部的汉江段河谷普遍存在V形峡谷嵌套在宽浅河谷中的现象。研究发现,在内外力综合作用下,汉江流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多次发生水系重组;池河曾一度东流汇入月河;后汉阴与石泉之间挤压并抬升,形成分水岭一高粱,导致月河河床沉积物质来源发生显著变化。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月河流域水资源紧缺状况加剧。下图示意不同时期汉江流域水系分布。

(1)指出塑造图示区域水系重组的地质作用。
(2)简述高粱分水岭形成后月河水系的变化及其对河床沉积物质来源的影响。
(3)推测图示南侧汉江段宽浅河谷嵌套V形峡谷的形成原因。
(4)有人提出,人工打通高粱分水岭引池河水入月河,以缓解月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状况。说明该提议的合理性。
2024-03-02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省校际名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