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海上交通要道上的斯里兰卡(如图)自古以来有“宝石王国”之称。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现普遍富集于冲积层中,埋藏浅。斯里兰卡经济以农业为主,森林覆盖率较低,山区的茶园面积大,荼园中修建众多“竹节沟”(如附图)。

(1)从河流补给的角度,说明甲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2)说明“竹节沟”修建的自然原因。
(3)简述宝石富集于冲积层的原因。
(4)分析K市发展宝石贸易的优势区位。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弋江位于安徽省南部,是长江下游右岸最长的一级支流,该河流的发育主要受夏季风强弱、构造运动、侵蚀基准面等因素影响。据研究,青弋江发育于约130万年前黄山北麓洪积扇,约90万年前,夏季风势力偏弱,黄山地区发生多次较大幅度隆起,青弋江进入快速发育阶段,先后经历了暂时性辫状河发育、辫状河下切、青弋江形成、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等4个阶段(右图)。在此期间,长江干流贯穿巫山,将三峡以上的水系直接并入长江水系,长江干流河床发生变化,加速了青弋江的发育。左图示意青弋江的位置。

(1)说明夏季风势力偏弱对青弋江流量及河谷地貌快速发育的影响。
(2)描述青弋江从辫状水系到稳定河谷的发育过程。
(3)分析长江贯通三峡对图中长江干流河床及青弋江发育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测地理试题

3 . 构造运动和地势差异会影响水系重组。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海原断裂带和黄河交汇区域,受到断裂带附近的强烈挤压,老虎山隆升。地貌勘测表明,老虎山东段南侧R3水系由向南流转为向北流,但老虎山的隆升并不是水系转向的主要原因。R1、R2两河的源头海拔相近。图1和图2示意研究区域的山河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与R2河流域相比,R1河流域(     
A.流域面积较广大B.干流纵比降较大
C.构造运动较强烈D.冰川作用较显著
2.导致R3水系由向南流转为向北流的主要原因是(     
A.R1溯源切穿山岭速率快于老虎山隆升速率
B.老虎山隆升导致流域地势转变为南高北低
C.地势变缓使R3河流侧蚀加重导致河道拐弯
D.冰川大量消融形成洪涝使R3河流溃决改道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测地理试题

4 . 75万年前,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图)。在此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古长江溯源切穿黄陵背斜、袭夺古川江,且古金沙江南流受阻,改向东流,逐渐形成现今的长江干流。距今约1万年,受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云梦泽和彭蠡泽两大通江湖泊形成。距今约3O00年,云梦泽和彭蠡泽逐渐消亡,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通江湖泊随之形成。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中,最适于佐证“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的是(     
A.背斜以东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B.背斜以东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C.背斜以西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D.背斜以西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2.距今约1万年,两大通江湖泊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①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抬升②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沉降③海平面下降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推测云梦泽和彭蠡泽消亡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干,上游来水量减少B.地壳和海平面趋于稳定
C.泥沙淤积,湖泊沼泽化严重D.人类围湖造田活动加剧
2024-06-03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的阴山山前发育有大面积古湖相(湖泊环境)沉积。研究表明,该区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历较为剧烈的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图示意古湖区某地层剖面沉积序列,其中ka表示千年

(1)判断该古湖最近一次消失的大致时间,并说明理由。
(2)分别从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古湖最近一次消失的原因。
(3)指出距今130~54ka期间古湖流域降水量变化的显著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2024-05-21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一地质考察队在法国西部某沼泽地区(左图)考察,在A、B、C三个采样点各拍了一张照片。右图示意三个采样点拍摄的照片。

请将甲、乙、丙三张照片与A、B、C三个采样点进行对应,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024-05-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三模)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河网密集。由于通航条件优越,渡船是明清时期该地区重要的交通工具。下图示意不同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津渡(水陆交通运输的接驳点)分布。

简述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津渡分布特征的变化,并说明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2024-05-1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8 . 《天下郡国利病书》称:“(苏南沿海)治水莫急于开浦,开浦莫急于置闸……江海之潮,日两涨落。……潮上则闭,潮退即启……外水不入,则泥沙不淤于闸内……水有泄而无入,闸内之地尽获稼穑之利。”文中“浦”指小河进入大河的河口,“开浦”指治理河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修建水坝比,当地选择设置水闸以利于(     
A.引水灌溉B.船只进出C.预防咸潮D.提高水位
2.该区域河道沉积泥沙主要来自(     
A.两岸农田B.上游山区C.洋流挟沙D.潮汐挟沙
3.与水闸启闭时间相关性最大的是(     
A.月相变化B.月亮升落C.昼夜交替D.季节变化
2024-05-16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毛乌素沙漠东南边缘的无定河流域某段(图)地处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过渡带,河流两岸均有沙漠分布,风水交互作用对沙漠、河流特征的影响季节差异显著。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岸沙漠比,推测南岸沙漠(     
A.厚度大,粒径细B.厚度大,粒径粗C.厚度小,粒径细D.厚度小,粒径粗
2.在风水交互作用下,图示河段弯曲程度季节变化明显,下列时间段河道弯曲程度变化及其原因正确的是(     
A.12—2月河道弯曲程度大,风力堆积B.6—9月河道弯曲程度变小,流水堆积
C.12—2月河道弯曲程度小,风力侵蚀D.6—9月河道弯曲程度变大,流水侵蚀
2024-04-23更新 | 590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高三第十六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它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宽度和长度位居世界峡谷之首.研究表明,未来图(a)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将出现缩小趋势。图(b)示意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的原因。
(2)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
(3)结合图(b)信息,请论证图(a)中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缩小的趋势
2024-04-17更新 | 131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