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尾闾河道是河流水沙入海的最后通道,受径流水沙、海洋动力及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2002年开始的黄河调水调沙改变了黄河尾闾河道的水沙条件,河道冲淤发生显著变化。左图示意黄河尾闾河道,右图示意2002—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冲淤强度变化(小于0为受到冲刷,大于0为得到淤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2年后,黄河尾闾河道每年由冲刷转为淤积的时期在(     
A.6—7月B.8—9月C.9—10月D.10—11月
2.2002—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整体表现由侵蚀转向淤积,主要是因为(     
A.中游水土流失加剧B.潮汐输沙量增加
C.中游大力植树造林D.潮汐侵蚀力减弱
3.影响2002年以后甲一乙段与乙一丙段冲淤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径流量B.径流含沙量C.河道比降D.河道长度
2024-04-19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高级中学高三6月热身考试地理试卷

2 . 淤积、侵蚀中心是指海岸线演变过程中淤积或侵蚀作用在三角洲面积变化空间上的中心点,其位置变化情况会对海岸线的地貌形态、水文环境等产生影响。下图为黄河三角洲(局部)淤积、侵蚀中心变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监测三角洲海岸线变化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B.GISC.BDSD.RS
2.据图可推断黄河三角洲(     
A.淤积、侵蚀中心随时间变化方向一致B.1976—1996年东南海岸线向内陆退缩
C.2002年入海口已由东南改道东北方向D.2006年后淤积中心变幅大于侵蚀中心
2024-04-13更新 | 34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姑河位于横断山区东部,在始新世早中期,美姑河流域出现了地层挤压和地壳抬升,最终形成一片峡谷群。牛牛坝和柳洪分别是美姑河上、中、下游的分界,上游河谷形态呈“U”形,下游河谷则呈“V”形。美姑河流域多滑坡发育,其中基伟村古滑坡位于该河支流井叶特西河东南岸,其形成与支耳木背斜坡度、岩性差异等方面密切相关。图示意美姑河流域及基伟村古滑坡地质剖面。

(1)对比说出美姑河上、下游水系特征的显著差异。
(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美姑河流域峡谷群的形成原因。
(3)说明支耳木背斜对基伟村古滑坡形成的影响。
2024-01-17更新 | 95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矶”在地质学上称为“露头”,是指从江边向江心突出的小石山,其三面临水,形如半岛,是长江中下游的独特地貌。长江沿岸从洞庭湖附近的城陵矶至南京附近矶石众多,其中城陵矶至武汉段上段、下段矶石夹江分布,而中段无矶石分布。下图示意矶头影响下形成的河段(左图)及长江中下游矶头分布图(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长江沿岸南北两侧矶石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河流的顺直程度②河岸的岩性③植被覆盖率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矶石处的流水作用表现为(     
A.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侵蚀B.迎水面侵蚀,背水面堆积
C.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堆积D.迎水面堆积,背水面侵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欧洲大陆的古冰盖开始消融,易北河在下游形成深切河谷。目前,易北河下游河谷已经成为北海近岸海域海底的水下峡谷,该处水下峡谷具备良好的沉积条件。图示意易北河流域的位置。


   
(1)分析末次冰期晚期易北河下游深切河谷的形成过程。
(2)与末次冰期相比,分析现今易北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及成因。
(3)推测易北河口的水下峡谷利于沉积的条件。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海原断裂带和黄河交汇区域,断裂带附近强烈挤压抬升,形成老虎山,山地北侧地势较陡,南侧较缓。老虎山南北两侧均发育了平行状水系,并通过黄河支流R1、R2汇入黄河,R1、R2源头处海拔相近。受地势差异和外力作用影响,部分水系发生重组,老虎山东段南侧支流R3由向南流转为向北流。下图示意老虎山附近部分水系分布图。


   
(1)据右图指出支流R1、R2的纵向河床坡度差异,并说明理由。
(2)对老虎山东段南侧支流R3转向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对河流演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图示研究区多断裂与河流发育,沿金沙江断裂南流的金沙江,在石鼓附近折向东流,形成“长江第一湾”,位于金沙江断裂以西的澜沧江和怒江,一直南流入海。研究表明,金沙江“奔子栏—巧家”河段曾分布有数个古堪塞湖,第四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导致横断山脉快速隆升与高山冰川的形成,再受到气候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了这些古堰塞湖形成和溃决。利用古堰塞湖沉积物研究金沙江的演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图为“研究区各断层与河流分布示意图”。



(1)指出图示区域内河流与断裂的位置关系特征。
(2)分析图示区域中,金沙江巧家上游河段流向的成因。
(3)分析第四纪以来构造运动与气候周期性变化对金沙江古堰塞湖形成和溃决的影响。
(4)有人推测第四纪时期金沙江曾经向南汇入红河,请设计一个简要研究方案来验证这一推测是否正确。
2023-06-06更新 | 2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广西南宁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钨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富含钨元素的岩浆在逐步冷却的过程中,钨可以不断富集形成脉状形矿体。近年来,我国在陕西南部秦岭山区发现东阳钨矿。左图是东阳钨矿略图,右图是东阳钨矿的矿床成矿模式图。



(1)从内力作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2)说明脉状型钨矿体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3)说明图中脉状钨矿出露多的原因。
(4)说明图中坡积型钨矿体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2022-04-26更新 | 3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广西柳州市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题

9 . 古汾河经图中古河道向南流入涑水后注入黄河,今涑水成了间歇性季节河流。运城附近的解池为山西省最大湖泊,夏季湖水呈玫瑰色。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汾河改道的原因最可能是(     
A.断层形成后,差异性侵蚀沿断层线发育新的河道
B.水土流失严重,将原有河道堵塞而使汾河改道
C.汾河下游河段远古时代溯源侵蚀,袭夺了汾河
D.地壳运动,汾河古河道处地势抬升迫使汾河改道
2.在该区域地壳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壶口瀑布的位置将(     
A.向上游移动B.向下游移动C.保持稳定D.不能确定
3.图中解池水呈玫瑰色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污染物B.某些矿物呈现玫瑰颜色
C.断层中涌出玫瑰色地下水D.某些嗜盐藻类茂盛生长

10 . 下图为某种地貌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貌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
2.该地貌的名称是(     
A.海岸地貌B.黄土地貌C.流水地貌D.冰川地貌
3.关于图④中湖泊的成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A.冰川掘蚀作用产生凹地积水而成
B.河流裁弯取直后废弃的河道形成
C.海水被沙坝分割,与外海相分离后形成
D.河流挟带的泥沙堆积不匀,造成天然堤之间的洼地积水形成
2021-12-27更新 | 60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