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三峡水库自投用以来,库区静水区范围随蓄水位提高而扩大。2006年开始蓄水,2008—2022年蓄水整体水位继续抬高,最终水位稳定于145—175m区间,下图为三峡2008—2022年库区部分区段泥沙淤积强度变化折线图,其中江津至涪陵段为水库静水区末端。完成下面小题

1.2008—2022年三峡水位蓄高后,江津至涪陵段泥沙淤积强度变化是因为该河段(     
A.径流量增大B.河道变陡峭C.水位变化大D.植被恢复好
2.根据2008—2022江津至三峡大坝区间泥沙淤积强度变化推测,该河段沉积泥沙粒径(     
A.江津一涪陵段变大,涪陵一大坝段变小B.江津一涪陵段变小,涪陵一大坝段变大
C.江津一大坝段整体均变大D.江津一大坝段整体均变小
3.2008—2022年,涪陵至三峡大坝区泥沙淤积强度变化可能导致该河段内航道(     
A.宽度变窄B.深度加深C.曲度降低D.长度缩短

2 . 白垩纪时,陕北地区气候干旱,该地区形成中细粒径红色砂岩层。晚白垩纪-新近纪,该地区地壳抬升,峡谷发育,流水侵蚀形成壶穴,后在内外作用下壶穴演变为波浪峡谷,形成古丹霞地貌。第四纪时,风成黄土大量堆积于古丹霞地貌之上,最终发育成一片美丽的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下图示意陕北丹霞地貌不同地质时期的发育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构成陕北黄土覆盖型丹霞的主要岩石是由(     
A.地壳运动岩浆凝固而成B.黄土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波浪峡谷风化堆积而成D.风力搬运砂粒固结而成
2.由晚白垩纪-新近纪到第四纪的陕北丹霞地貌发育过程,可反映该区域经历了(     
A.流水多次向下侵蚀B.气候湿润程度不断增强
C.风蚀地貌不断出现D.地层发生断裂持续下陷
2024-05-3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5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3 . 河流阶地形成与地壳间歇性抬升相关。下图为流向曾发生过改向的某河流某一河段阶地标高示意图,T₁T₆表示阶地年龄从新到老,阶地标高与水面高程呈正相关。完成下面小题。

1.水面高程决定河流的流向,该河段流向发生改向的时期是(     
A.T1-T2B.T3-T4C.T4-T5D.T5-T6
2.造成该河流改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抬升B.流水沉积C.流水侵蚀D.水位变化
2024-04-18更新 | 47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当河流源头向上游溯源侵蚀到达并切穿流域分水岭后,有可能发生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上游段的现象,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我国山东省某河流发生河流袭夺前后水系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袭夺发生后河流发生的变化是(     
A.ab河段流速变慢B.cd河段含沙量增多C.ce河段水流变细D.a处可能形成沼泽
2.在袭夺点往往会形成瀑布称为尼克点,袭夺发生后尼克点的变化是(     
A.向上游移动,瀑布落差变大B.向下游移动,瀑布落差变大
C.向上游移动,瀑布落差变小D.向下游移动,瀑布落差变小
2024-04-15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2月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地理试题(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水沙条件的变化对黄河河口演变起着重要作用。2021年黄河河口经历了调水调沙(通过黄河中上游的水利枢纽,人工制造洪峰,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水沙集中输送入海)洪水和秋汛洪水两次主要洪水历程,洪水前后河口地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图为2021年黄河河口地区日平均流量与含沙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调水调沙一般都选择在6月进行,其主要目的是(     
A.满足上游地区用水需要B.提高上游河道行洪能力
C.正值汛期,减轻防汛压力D.为后期防汛腾出足够库容
2.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2021年6月5日、8月8日、10月11日、11月12日四个时间点黄河河口附近陆地与河道形态的是(     

   

A.③、①、④、②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③、④、②、①
2024-04-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2月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地理试题(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625日,被当地人誉为“梦想之桥”的帕德玛大桥历时8年的修建正式通车,大桥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南部约40公里处。该桥梁建设大部分工程在船上作业。帕德玛河河床泥沙松软,深达110米,在该河修建桥梁难度巨大。

材料二:图左为孟加拉国略图。图右为帕德玛大桥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帕德玛河河床泥沙深厚的原因。
(2)从泥沙的角度,简析帕德玛大桥修建时间长的原因。
(3)说明该桥被誉为“梦想之桥”的原因。
2024-04-15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2月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地理试题(三)
2024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7 . 秘鲁东南的圣母河流域雨量丰沛,季节变化大。该河流因盛产沙金而闻名,考察发现其沙金颗粒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的岩石中,下图为圣母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颗粒较大的沙金主要沉积在(     
A.甲处附近B.牛轭湖底C.古河漫滩D.安第斯山
2.最佳淘金时间及主要原因是(     
A.雨季流量大B.雨季流速快C.旱季水位低D.旱季流速慢
2024-04-15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2月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地理试题(三)

8 . 淤积、侵蚀中心是指海岸线演变过程中淤积或侵蚀作用在三角洲面积变化空间上的中心点,其位置变化情况会对海岸线的地貌形态、水文环境等产生影响。下图为黄河三角洲(局部)淤积、侵蚀中心变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监测三角洲海岸线变化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B.GISC.BDSD.RS
2.据图可推断黄河三角洲(     
A.淤积、侵蚀中心随时间变化方向一致B.1976—1996年东南海岸线向内陆退缩
C.2002年入海口已由东南改道东北方向D.2006年后淤积中心变幅大于侵蚀中心
2024-04-13更新 | 34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1为黄河某河段示意图,图2为小浪底水库运行后甲、乙两个水文断面河床沙粒中值粒径d50d50越大,河床泥沙粒径越大)的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运行前相比,水库运行后甲、乙水文断面河床沙粒d50的变化特征是(     
A.总体趋于稳定B.甲断面整体上升C.先增加后减小D.乙断面波动下降
2.2000年以来,甲水文断面河床沙粒d50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流水(     
A.沉积能力增强B.搬运能力减弱C.侵蚀能力增强D.顶托作用减弱
2024-04-13更新 | 47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来到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目之所及,不见宽阔浩渺的湖面,只有大片裸露的洲滩。每年来此越冬的候鸟平均在70万只,这里是我国乃至东亚最大的候鸟越冬地。

材料二:江西省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图左为我国中部省份区域图。图右为区域中某丹霞地貌景观,山块离散,如一座座峰林拔地而起。

(1)简析鄱阳湖沿岸地区吸引候鸟来此越冬的主要原因。
(2)与景德镇比,简述九江城市发展的突出优势和不足。
(3)简述图示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