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马莱博湖湖区广阔、俯视呈漏斗状(如下图),海拔约500m。刚果河流出马莱博湖后,经长达350km的瀑布群河段,在河口处冲入大西洋。下图示意马莱博湖到入海口河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莱博湖漏斗状形态对下游河段的主要影响是(     
A.稳定径流B.加快流速C.抬高河床D.增加曲流
2.推断刚果河在河口处塑造的地貌是(     
A.水下沙坝B.水下三角洲C.海底峡谷D.海蚀陡崖
7日内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雅鲁藏布江米林段地处西藏高原的东南部,属雅鲁藏布江中游下段,河谷风沙地貌断续分布,其中在卧龙镇附近(分布最为集中,发育规模最大。平面形态上,风沙活动带呈“喇叭”状,由阶地边缘狭窄的风蚀口向沙丘堆积区逐渐变宽。如图示意米林县卧龙镇东部河谷阶地风沙活动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卧龙镇风沙活动带多分布在(     
A.河流凸岸阶地B.河流凹岸阶地C.宽谷上风向处D.窄谷下风向处
2.推测卧龙镇东部的盛行风向为(     
A.偏西风B.偏东风C.偏南风D.偏北风
3.米林段风沙活动较为集中的时段为(     
A.春季午后B.冬季夜间C.夏季午后D.秋季夜间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二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冰川地貌的历史演化,某地貌调查小组对我国新疆喀纳斯河流域图1所示区域展开考察。喀纳斯河形成于冰川U型谷中,该U型谷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是阿尔泰山地区最典型的冰川地貌之一。该河谷海拔多在1000m以上,在远处29503300米山峰上仍分布有现代冰川。经过深入调查,考察小组发现,喀纳斯河谷两岸地形呈不对称分布,两侧地貌堆积物存在明显不同。为了研究的方便,考察小组还绘制了喀纳斯河谷abc三处的河流剖面(如图2所示),并推测出喀纳斯U型谷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冰川空间分布形态。

(1)推测第四纪冰川时期图1所示区域沿喀纳斯河谷由南向北冰川空间特征变化规律。
(2)分析第四纪时期喀纳斯河谷西侧冰川侵蚀作用较强的原因。
(3)分析图2所示喀纳斯河谷两侧谷坡沉积物不同的原因。
2024-06-05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辨状水系多发育于地势平坦处,因河道冲淤变化剧烈,水流散乱,形成形似发辫的水系。帕隆藏布江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部,属雅鲁藏布江下游一级支流,其支流天摩沟近年发生多次大规模泥石流,大量堆积物通过沟口进入帕隆藏布江河道,帕隆藏布江河道也由原本窄深的峡谷发育成游荡的辫状。图1为帕隆藏布江天摩沟沟口辫状水系景观图,图2为摩天沟冰川泥石流堆积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给该地带来大量降水的是(     
A.盛行西风B.西南季风C.东南季风D.东北信风
2.天摩沟沟口附近由峡谷型河道演变为辫状型河道的主要原因是(     
A.径流增加B.河道加深C.落差减小D.河道收窄
3.天摩沟泥石流对帕隆藏布主河床影响正确的是(     
A.上游侵蚀加剧B.砂砾含量减小C.主流摆动增强D.河道变得平直
2024-06-03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源地区水系演化是对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研究证据表明长江源区通 天河与澜沧江之间宽阔平坦的分水岭上,在晚第四纪发育了一条西北—东南向古河流,随后 该区域在构造运动和侵蚀基准面(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其升降会引起其上游河段的冲淤变化)变化的影响下发生水系演变。下图示意长江源地区晚第四纪水系演变过程。

(1)说明图示区域水系演变过程。
(2)研究证据表明通天河与澜沧江之间宽阔平坦的分水岭上,AB 段曾经为贯通的西北—东南向古河流。推测获取的主要研究证据。
(3)判断该区域水系演变三个阶段中B 处河流流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2024-06-01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6 . 温尼伯湖是更新世冰期的古冰川湖的残迹,在大陆冰川消融初期,温尼伯湖湖水通过红河流入密西西比河,但后期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下图示意目前温尼伯湖及周边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大陆冰川消融时期,密西西比河河口泥沙沉积物特点最可能是(     
A.B.
C.D.
2.温尼伯湖外泄通道由红河改为纳尔逊河的主要原因有(     
①纳尔逊河纬度较高②哈得孙湾持续扩大③红河河道较窄④温尼伯湖地势北低南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5-31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是指黄河入海口携带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黄河入海口历史上多次变迁,现代黄河三角洲以渔洼为顶点,北至挑河口、南至宋春荣沟,总面积为5460,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中海陆变迁最活跃的地区。研究表明,刁口河行水时形成的三角洲,其海岸线自1976年至2006年间先缩短后增长。刁口河改道后停止行水,2010年开始实施生态补水,刁口河河道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下图示意目前黄河三角洲的分布位置及近期的黄河故道。

(1)研究表明,近70年来黄河三角洲增长较快,分析其原因。
(2)推测1976年到目前黄河三角洲外部形态的变化,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说明刁口河三角洲海岸线自1976年至2006年间先缩短后增长的原因。
2024-05-31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它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宽度和长度位居世界峡谷之首.研究表明,未来图(a)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将出现缩小趋势。图(b)示意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的原因。
(2)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
(3)结合图(b)信息,请论证图(a)中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缩小的趋势
2024-04-17更新 | 1309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9 . 黄河上游两岸常有海拔不同的多级平坦面分布。这些平坦面是在区域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河流下切侵蚀而形成的。黄河流经青藏高原东部的若尔盖盆地,在出口处仅形成了一级平坦面。图示意该河段的单侧断面及典型沉积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卵石层中的鹅卵石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高,反映了这些物质在形成时期(     
A.受到的风力侵蚀作用B.受到的物理风化作用弱
C.经过长时间的冰川磨蚀D.经过长距离的流水搬运
2.根据典型沉积剖面特征,可推知与距今5000~4250年相比,距今4250~4000年该地可能出现的情形有(     
①区域地壳抬升 ②区域地壳下沉 ③区域气候变湿 ④区域气候变干
A.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此处仅形成一级平坦面,反映了该平坦面形成后(     
A.黄河水位基本稳定B.区域地壳相对抬升
C.黄河下切侵蚀减弱D.区域气候干湿交替
2024-04-15更新 | 10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高级中学高三三轮强化训练地理试题(五)

10 . 纹泥也称季候泥、常见于湖泊和海洋沉积物中,因不同季节输入不同的物质而形成一年一旋回的纹层。常表现为一个年纹层内颜色、颗粒粒径的差异组合。库赛湖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地区,其沉积物发现有连续的年纹层、表现为粗(深色)细(浅色)相间,粗颗粒层较薄,细颗粒层较厚且含有微小生物残体碎片。该湖冬季封冻.周围有较强的风沙活动。研究发现粗细两层由不同的外力作用搬运而来。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点中最不可能存在纹泥的是(     
A.冰川融水汇聚的冰碛湖B.内流区的内流湖
C.河流入海口处的三角洲D.大洋深处的海盆
2.关于库赛湖年纹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粗层为冬季风沙沉积堆积湖底形成B.粗层较薄是因为沉积后又遭遇了侵蚀
C.细层为夏季流水携带远源泥沙沉积D.细层较厚是因为夏季高温多雨且漫长
3.若近几十年的纹泥年纹层厚度呈增大趋势,原因可能是当地(     
A.生物量增加B.冰川融水和降水增加
C.滑坡、泥石流增加D.风沙活动减少
2024-04-09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新高考信息卷(二)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