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型是指一条河流的形态,能反映所在流域的自然环境时空变化特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河床平面形态及其演变规律可将河型分为顺直(微弯)型、弯曲型、分汊型三种。河型转化是指由于来水来沙和河床边界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各种河流类型间的相互转变过程。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嫩江是黑龙江支流松花江的北源。图1为嫩江上游河型转化模式示意、图2为嫩江上游流域示意。

(1)描述河段Ⅱ的河型特征。
(2)指出影响河段I向河段Ⅱ河型转化的主要因素。
(3)简述河段Ⅱ到河段Ⅲ的河型演变过程。

2 . 广州人习惯将珠江称为海,古代遗留下来的“称江为海”的用法也体现在地名上,如海珠区、天河区的海心沙、番禺区的海新村、海傍村、白云区的海口村等,图为广州市行政区划局部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海心沙”地名最为相关的自然要素是(     
A.气候B.地貌C.水文D.土壤
2.广州地名中“称江为海”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河网密布,江海互相连通B.概念不清,对海认知不足
C.海陆变迁,陆地向海推进D.紧邻海洋,河水的盐度大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宋时期,太湖流域地势低平,吴淞江为其主要入海通道。伴随海平面升高,太湖其它入海口淤塞,吴淞江河道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沿岸洪涝多发,虽排水受阻但仍是太湖排水主要通道。明朝以来,受海平面下降、吴淞江支流黄浦的疏浚和出海口位置改变的影响,吴淞江反而成为黄浦江的一级支流,“江浦易位”为今天上海城市发展与空间布局奠定了基础。图1为目前黄浦江水系图,图2为黄浦江形成前后吴淞江水系变化示意图。

(1)分析北宋时期吴淞江排水受阻的原因。
(2)说明“江浦易位”的原因。
(3)简述“江浦易位”对上海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4-06-0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表明,约200万年前,我国东北松辽平原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湖泊(常称为古松辽湖),西接大兴安岭,东抵长白山地,面积约为青海湖的10倍,有松花江、嫩江、蛟流河等众多河流汇入。后因地壳运动,湖水外泄,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松辽平原。平原内有着巨厚的沉积地层,从平面上看,粘土层的粒度由外围向中心由粗变细;从剖面上看,粘土层下部细,上部略变粗。

位于松辽平原西部的吉林白城,湖泊星罗,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白城的年平均降水量399.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340毫米,被称为“旱地之泽”。草原和湿地是白城主要的原始生态类型。受多重因素影响,白城市草场、湿地退化严重,盐碱化日益加重。吉林省政府联合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启动实施的“西部治碱”工程,经过长期探索并形成了以品种选育、表土改良、排灌结合等为主要方式的“以稻治碱”治理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弱碱地优质稻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下图为白城及其周边区域简图。

(1)根据沉积物颗粒粗细的差异,分别从平面和剖面两个角度,推测松辽平原巨厚沉积地层的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
(2)分析白城“旱地之泽”的形成原因。
(3)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以稻治碱”模式的作用原理。
2024-05-31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地理试题(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浙江沿海某河口沙滩外侧海域为淤泥质海床,海床与沙滩之间泥沙掺混的过渡带存在泥化分界点,其位置季节变化明显。近年来,该泥化分界点有向岸移动趋势。下图为浙江沿海某河口沙滩剖面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泥化分界点位置的季节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向海下移、冬季向岸上溯B.夏季与冬季均向岸上溯
C.冬季向海下移、夏季向岸上溯D.夏季与冬季均向海下移
2.导致近年该河口沙滩泥化分界点向岸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河流沿岸植被破坏B.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C.农业灌溉面积减少D.河流中上游修建水库
2024-05-16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的南麓,是雅鲁藏布江的一级支流,下游河谷底部平坦开阔,水中沙洲不断变换形态和位置,水流分汊,水系犹如姑娘的发辫一般,形成辫状水系。下图为拉萨河辫状水系景观图。

(1)说出图中景观位于拉萨河下游的理由。
(2)简述拉萨河中沙洲不断变换形态和位置的过程。
(3)解释拉萨河辫状水系的形态特征对河谷耕地的影响。
2024-05-12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友谊县高级中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一)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它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宽度和长度位居世界峡谷之首.研究表明,未来图(a)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将出现缩小趋势。图(b)示意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的原因。
(2)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
(3)结合图(b)信息,请论证图(a)中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缩小的趋势
2024-04-17更新 | 130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阴山山脉南北两坡不对称,北坡和缓倾向内蒙古高原,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河套平原。阴山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河流洪积扇,在洪积扇的前缘分布有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洪积扇中,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下图示意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

(1)简析阴山南坡“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2)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南坡的降水量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3)分析图中城市分布在洪积扇前缘的有利条件。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易贡藏布江和帕隆藏布江地处断裂带上,区域峡谷深切,山高坡陡,高海拔地区多冰川,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并发生了多次大规模泥石流。泥石流发生后,易贡藏布江一帕隆藏布江河道形态变化明显,同时对川藏公路的正常通行带来严重干扰。有专家指出,减少泥石流影响,有两种方案,一是在现有河道构筑导流坝、拦石坝等,二是修建隧道避开泥石流影响。图示意易贡藏布江和帕隆藏布江的地理位置。

(1)分析该区域泥石流夏季多发的原因。
(2)说出该区域泥石流发生后易贡藏布江一帕隆藏布江河道形态可能发生的变化。
(3)与方案二相比,指出方案一的优点。
2024-03-29更新 | 265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6月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仿真模拟卷(四)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0 . 某古人类遗址位于喀什河中游的河流阶地上。野外调查证实,距今约3600~3000年期间古人类在该处活动,并营建半地穴式住所,废弃后被埋藏在沉积层中且保存完好。下图示意该遗址所处河段横截面的阶地拔河高度(与河床的相对高差)及阶地基岩面形成年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古人类活动遗址被埋藏在(     
A.T1的粉砂层中B.T2的砂砾层中C.T3的黄土层中D.T4的坡积物中
2.根据各阶地基岩面上的沉积物特征可判断(     
A.T1形成时期河水的流速慢B.T2形成时期河水侧蚀能力最强
C.T3形成后风力堆积不显著D.T4形成时期主要接受冰川堆积
3.利用图中数据可估算该河段平均下切速率最快的时段为(     
A.T4-T3期间B.T3-T2期间C.T2-T1期间D.T1形成以来
2024-03-14更新 | 135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