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海洋作为地球表面的主要水体,储存了地表93%的二氧化碳。联合国《蓝碳报告》把由海洋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岸带)吸收固定在海洋中的碳定义为“蓝碳”。完成下面小题。

1.有利于海洋固定更多二氧化碳的现象是(     
A.海洋营养物质减少B.表层海水温度升高
C.海洋天然气开发增加D.海洋碳酸盐沉积增多
2.发挥蓝碳潜能、激发蓝碳价值可通过(     
①开发蓝碳交易市场②建设现代海洋牧场
③增加围海造陆工程④发展海洋交通运输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3-07更新 | 338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9 区域发展与国家安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纳冰川位于瑞士瓦莱州的阿尔卑斯山区,几千年前罗纳冰川曾是欧洲最大的冰川,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其冰舌正以每年约2米的速度向山腰上持续退缩。现在已经消退成了瑞士第五。为应对这一状况,20年前的瑞士人想出了一个特别的主意,那就是给冰用盖被子。盖在冰解上的被子为白色,厚度为2厘米,采用特殊膈热材料制成。这个被子是非常贵的,费用可达8万瑞朗(约合41.万元人民币),这个费用还没包括人工和直升机的费用,下图示意罗纳冰川的位置。

(1)推测罗纳冰川不断融化对日内瓦湖的影响。
(2)分析盖在罗纳冰川的“被子”能够缓解其融化的作用。
(3)在冰川上“盖被子”的做法能否在全球的冰川区推广,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4-02-29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水的运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月15日汤加发生猛烈的火山喷发,据估算火山灰喷发高度达到25~39千米。专家指出本次火山喷发会引起局部地区在一段时间内降温,但难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



(1)说出此次喷发时的火山灰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温度变化特征。
(2)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说明此次火山喷发引起局部地区降温的过程。
(3)简述此次火山喷发难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原因。
2024-02-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2021年10月,我国将碳汇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竹林是重要的碳汇。浙江省安吉县竹林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将农户的林权统一流转到合作社集中经营,与交易中心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2022年碳汇交易收入170多万元。该县某村以竹林未来30年碳汇收益作抵押,获得365万元的“碳汇共富贷”,助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吉县通过碳汇交易获利的前提条件是(     
A.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B.将林权统一流转集中经营
C.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D.向竹农发放碳汇抵押贷款
2.“碳汇共富贷”体现了当地的竹林从生态资源转变为(     
A.生态产品B.生态服务C.生态资产D.生态功能
3.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目的是(     
A.增加碳汇供给者收入B.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D.降低企业碳排放成本
2024-01-23更新 | 1448次组卷 | 17卷引用:专题09 区域发展与国家安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绿电”是指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绿色电力,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德国在2022年创下了绿电使用纪录,绿电占比已达到48%,几乎覆盖了德国一半的电力消费;下图为德国2022年某月19日06:00-21:45绿电生产结构和电力消费图,这日天气晴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德国绿电生产以(     
A.风电、光伏发电为主B.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C.水电、光伏发电为主D.水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
2.德国持续、大力推广绿电,可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A.减少碳排放B.减小电网波动C.降低能源需求D.减少能源进口
3.该日所在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3月C.5月D.7月
2024-01-22更新 | 1026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题06 自然灾害和地理信息技术-【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6 . 碳排放权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商品,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交换,从而达到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2021年2月1日起实施。如图为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甲、乙两企业均为钢铁厂,且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以下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     
A.企业甲占地面积更小B.企业乙能源使用效率高
C.企业甲交通运输量更少D.企业乙碳排放总量更大
2.该办法的实施可促进我国(     
A.轻工业企业生产规模下降B.高科技企业空间集聚增强
C.重工业技术研发投入增加D.企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减弱
2023-10-18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2021年福建省三明市常口村获得了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经专家计算评估,3197亩的集体山林五年间吸收了12723吨二氧化碳。林业碳票总价值为14万元,全体村民人均分红150元,成功实现“碳票”变“钞票”。下图为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前碳交易市场对企业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增大经营压力B.提高生产成本C.促进转型升级D.扩大生产规模
2.林业碳票的实施可以(     
①增加采伐量,促进林业的发展②提高我国的林业经营水平③拓宽森林生态价值的实现途径④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为进一步挖掘森林的经济价值,常口村可以(     
A.发展林下经济B.全面退耕还林C.提高造林补贴D.限制森林间伐

8 .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图示意碳达峰与碳中和。完成下面小题。



1.“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主要是应对(     
A.热岛效应B.阳伞效应C.焚风效应D.温室效应
2.实现“双碳”的关键措施是(     
A.关停耗能产业B.削减碳排放量C.调整能源结构D.控制人口数量

9 . 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气进入火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而大气成分的改变会影响地赇的生态系统平衡。下列左图为漫画《企鹅的无奈》,右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右图中的(     
A.G环节增多B.K环节增多C.J环节减少D.E环节减少
2.缓解左图现象的最合理措施是(     
A.我国西北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
B.限制工业发展
C.全民节约用水
D.倡导低碳生活

10 . “碳中和”指企业、团队、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等过程中产生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气体排放总量,通过多种形式而得到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主要是为应对(     
A.酸雨危害B.土地退化
C.臭氧空洞D.全球变暖
2.为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我们应(     
A.多乘坐私家车B.选用环保产品
C.倡导豪华包装D.使用一次性木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