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光伏发电系统生命周期中,一方面产生碳排放,另一方面又实现了碳减排和碳吸收,从而达到“碳中和”。图1示意光伏发电系统“碳中和”实现过程,图2为青海共和县光伏发电场景,据此完成小题。



1.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实现碳中和所需时间最短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D.山东丘陵
2.光伏面板架起后,茫茫戈壁变身为草原牧场的主要原因是(     
A.吸收阳光,光合作用增强B.阻挡风沙,土层厚度增大
C.热量集聚,地表温度增高D.蒸发减弱,土壤水分增加
2023-07-2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 . 气温距平是某时段气温与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为1901~2016年中国地表气温距平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百年我国地表气温变化特征为(     
A.持续降低B.持续升高C.波动升高D.波动降低
2.该气温变化情况可能导致我国(     
A.水稻种植界线北移B.北方地区冬季消失
C.各种农作物产量下降D.固态淡水资源增多
3.为减缓这种气温变化趋势,下列措施正确的有(     
①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②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③轿车出行   ④增加绿地面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3 .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环境问题。完成下面小题。

1.近些年来,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     
A.干洁空气成分B.水汽比重C.杂质含量D.有害气体成分
2.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②大力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③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④加强国际合作,减少“碳”排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0-11-16更新 | 504次组卷 | 6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保护技术、援助资金
②发达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至发展中国家
③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更应该减少排放量       
④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
2.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参与,下列有利于制止该“环境变迁”的行动有( )
①采用节水措施            ②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③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④购买节能电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青藏高原湖区共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其中,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91个,面积44993.3平方公里,大于10平方公里湖泊有346个,总面积为42816.10平方公里。但近年来有许多消息声称这些咸水湖泊正日益变淡。根据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大约70%的湖泊正在面临扩张或者即将面临扩张的情况,从过去的2.5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23万平方公里。其中,色林错是青藏高原湖泊中面积变化最大的,其面积近40年来增长逾40%,现已成为西藏第一大湖。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是全球大气环境的什么问题?       
(2)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该问题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4)你认为如何来缓解上述问题带来的影响?
2020-04-17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 . 据“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示意图”、“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



(1)图中CO2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上图所示十国中,CO2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_,最少的国家是________。
(3)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
(4)你认为有什么可行的方法减缓全球变暖?
2019-12-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当今我们面对气候变化,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禁止使用小轿车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严禁使用化石燃料,改用清洁能源 
④植树造林,保护天然林   
⑤采用固碳技术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⑤
2019-12-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后,挪威/冰岛/新西兰等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B.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C.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2.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          
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B.积极植树造林
C.合理开发水能D.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019-12-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行动“蚂蚁森林”: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就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B.水土流失C.生物多样性减少D.土地荒漠化
2.目前该公益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
A.涵养水源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D.保持水土
2019-11-27更新 | 1304次组卷 | 34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