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读“无家可归的北极熊”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熊无家可归是因为(     
A.火山喷发B.全球变暖
C.洪涝灾害D.北极开发
2.拯救北极熊,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全球禁止使用煤炭B.植树造林,保护草地
C.将北极熊迁至南极D.设立北极自然保护区
2023-12-19更新 | 33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20236月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在南海正式投用。海上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压缩,并通过回注井被注入海底地层,实现稳定封存,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展海上碳封存首先应(     
A.勘探海底地质B.测量海底深度C.统计碳捕集量D.预测海面风浪
2.与陆上相比,海上碳封存具有的特点有(     
①建设成本低 ②安全性更高 ③选址难度大 ④封存规模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我国大力发展应用碳封存技术,其意义在于(     
A.减少二氧化碳总量B.解决全球变暖问题C.降低酸雨危害程度D.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3-11-21更新 | 512次组卷 | 10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交通运输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成为“碳达峰十大行动”关注的重点领域。自2001年来,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交通运输业比其他行业更难“脱碳”,成为实现碳达峰最具挑战性的行业。下图示意2001~2020年不同来源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比较。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当前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增速下降主要得益于(     
A.传统化石能源消费量大幅度下降B.货运占交通运输业的比重下降
C.运输结构优化,政府倡导绿色出行D.经济增长放缓,人口规模下降
2.中国交通运输业成为实现碳达峰最具挑战性行业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需求大,且交通运输依赖化石能源
B.碳达峰要求高,且经济发展与碳达峰目标不协调
C.交通运输方式落后,且绿色低碳运输方式难以形成
D.新能源技术落后,新能源交通工具未全面推广

4 . 铁路运营期碳排放主要包括直接燃烧燃料排放和所用能源产生的间接排放。电气化铁路沿途设有电气设备为电力机车提供动力能源,实现电气化有利于铁路的绿色发展。我国铁路运营电气化率位居全球第一,超过了7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铁路单位运输量碳排放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运输需求量大B.电力结构单一C.产业结构失衡D.高铁快速发展
2.降低我国铁路运营期碳排放的合理措施是(     
A.减少运营列车发车频次B.减少铁路运营电力消耗
C.鼓励运输企业技术创新D.增加单次列车运输总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选修6——环境保护】

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最高峰,常年被冰雪覆盖,可谓寸草不生。但在今年1月份,有科学家在珠穆朗玛峰6159米处发现了植物,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居然长草了,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1)有专家认为:“珠穆朗玛峰常年被积雪覆盖的山峰上能长出小草,与全球‘温室效应’有关。”请说明该专家发表此言论的理论依据。
(2)如何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2024-01-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双百金科大联考文综试题

6 .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来“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实行“碳中性国家”有利的措施是(     
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大力开发矿物能源D.扩大耕地面积
2.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A.加剧了自然灾害B.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持续上升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D.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联合国气候文化大会曾在开卖首都哥本哈根(甲图)开幕,这是一次被命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材料二 气候、石油、粮食的关系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问题(乙图),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纤维加工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备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

(1)丹麦终年受____风带控制,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特征是____
(2)哥本哈根提出到202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排放城市。从气候条件看,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以当地丰富、清洁的____资源为保障。
(3)乙图中①是二氧化碳排放量____(增加/减少),②是石油资源____(过剩/短缺)。
(4)近年来,我国各界专家呼吁“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种符合时尚的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请例举你践行低碳生活的做法。
2023-01-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

8 .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下图为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的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与净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以下哪类资源在我国使用量将会增加(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非化石能源
2.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措施有(     
①净化空气②减少污染排放③植树造林④调整能源结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要实现我国“碳达锋”的目标,应该致力于(     
A.以氢能源逐渐取代化石能源B.发展清洁能源,实现有害气体零排放
C.打造中西部地区新能源基地D.整治环境问题,加大对废弃物的处理
2022-08-30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9 . [选修6:环境保护]

2021年7月,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将筹备多年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启动。碳排放交易市场将污染排放权转化为可供买卖的配额,运作方式是通过限制企业、可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形成竞争机制,以鼓励企业提高能源效率、采用清洁技术。我国着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说明我国碳交易机制启动的意义。
2022-07-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土壤储存的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草地的有机碳(土壤有机质中所含的碳素)储量从土壤表层向下迅速递减。新西兰某牧场推行“倒置耕作”种植牧草,将15~30cm的底土放置在0~15cm的表土上方。下图示意“倒置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西兰某牧场“倒置耕作”后0~5年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原因是( )
A.植被吸收增多B.土质更加疏松C.有机质积累增多D.淋溶作用较强
2.该牧场实施“倒置耕作”的最佳周期为(     
A.10年B.15年C.20年D.25年
3.该牧场推行“倒置耕作”有利于(     
①降低生产成本②减轻土壤侵蚀③减排温室气体④抑制杂草生长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965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