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20244月,以落实双碳行动,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论坛指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下图为中国、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地区目前及未来预测的碳排放总量情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a、b、c、d代表的国家(或地区)正确的是(     
A.a-中国B.b-日本C.c-美国D.d-欧盟
2.我国2030年之前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清洁能源利用率低B.工业设备落后C.人均碳排放量增加D.经济快速发展
7日内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海洋作为地球表面的主要水体,储存了地表93%的二氧化碳。联合国《蓝碳报告》把由海洋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岸带)吸收固定在海洋中的碳定义为“蓝碳”。表明海洋固定更多二氧化碳的现象是(     
A.海洋营养物质减少B.海洋碳酸盐沉积增多
C.海洋天然气开发增加D.表层海水温度升高
2024-05-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3 . 碳汇是指通过一系列生态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炕等,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农田生态系统既是碳排放源,又是重要的碳汇系统,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为农田碳循环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农田碳循环系统中(     
A.土壤中根系越发达,固碳的效果越差B.实施秸秆还田,使土壤中有机碳减少
C.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实现了碳汇功能D.农作物成为生物质能,减轻了碳排放
2.提高农田碳汇的措施有(     
①大力增施化肥②轮作、休耕等保护性耕作③增加秸秆还田④增加生物质能源的使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温室气体,下图为2007-2020年湖南省农业碳排放组成及排放强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湖南省农业生产碳排放量和强度说法正确的是(     
A.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是因为技术进步
B.农资投入碳排量少且稳定,说明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高
C.农田土壤利用碳排量占比大,是由于种植面积大产量多
D.畜禽养殖碳排量减少且占比低,是因为畜禽养殖效益差
2.降低湖南省农业碳排放量最合理的是(     
A.植树造林B.封山育林C.提高机械使用D.发展生态农业
2024-04-19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2月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地理试题(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碳汇是指通过多种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降低温室气体浓度的过程或机制。农田生态系统既是碳排放源,也是重要的碳汇系统,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为农田碳循环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田碳循环系统中(     
A.农作物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碳汇功能B.农作物转化为饲料,可减少碳排放
C.土壤中根系越发达,固碳效果越差D.秸秆还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增加
2.提高农田碳汇的措施是(     
①增施化肥②推广生物质能源③采用地膜覆盖技术 ④实施轮作休耕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4-17更新 | 44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乐清市知临中学高三地理最后一卷

6 . 碳生态承载系数表示某一地区碳吸收量占全区比例与该区域碳排放量占全区比例的商。下图是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要碳源,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为碳吸收载体,研究得出的2020年重庆市碳生态承载系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最需要承担碳排放补偿责任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2.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缓解重庆碳收支空间分布不平衡现象,应(     
①扩大中小城镇建设用地②发挥中心城区人才优势发展技术密集产业
③提高绿色清洁能源占比④保护东部碳汇资源,减少生态产品的开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4-04-12更新 | 77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湖州市等3地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7 . 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是指在某时段内交通运输产生的CO2排放量与相应交通运输产值的比值。降低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有利于推进交通领域的清洁低碳转型。下表为四省市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单位:吨/万元)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省市

2010

2015

2019

浙江

2.31

2.05

1.77

北京

3.37

2.83

3.31

云南

9.39

7.18

2.63

黑龙江

2.48

3.52

4.08

1.关于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变化与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浙江持续下降     经济快速增长B.北京增加最多   交通需求量大
C.云南降幅最大   发展绿色交通D.黑龙江不断上升   水路货运大
2.黑龙江降低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可(     
①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公共交通 ②增加道路绿化,改善交通环境
③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升交通效率 ④大力发展旅游,加强铁路出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氢能是一种二次清洁能源,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甲烷热解是一种不产生二氧化碳的制氢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甲烷热解制氢的环境效益是(     
A.增加能源供给B.延缓全球变暖
C.减少碳排放D.降低能源成本
2024-02-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9 . 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红树林属于蓝碳生态系统,其能够捕获和储存大量的碳,固碳效率极高。下图为“海岸带生态系统蓝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红树林湿地进行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A.开展水产养殖B.放生外来物种C.人工填海造陆D.修复沿海滩涂
2.沿海红树林的修复对其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A.土壤碳含量降低B.根系吸碳量减少
C.碳净排放量降低D.微生物活性减弱
2024-01-26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A

10 . 2021年10月,我国将碳汇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竹林是重要的碳汇。浙江省安吉县竹林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将农户的林权统一流转到合作社集中经营,与交易中心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2022年碳汇交易收入170多万元。该县某村以竹林未来30年碳汇收益作抵押,获得365万元的“碳汇共富贷”,助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吉县通过碳汇交易获利的前提条件是(     
A.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B.将林权统一流转集中经营
C.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D.向竹农发放碳汇抵押贷款
2.“碳汇共富贷”体现了当地的竹林从生态资源转变为(     
A.生态产品B.生态服务C.生态资产D.生态功能
3.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目的是(     
A.增加碳汇供给者收入B.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D.降低企业碳排放成本
2024-01-23更新 | 1448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7~8题 碳排放和生态安全-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