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某中学趣味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想通过“被浓氧化”的实验,验证的还原性.
实验一:验证的还原性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实验现象

向盛有2mL 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浓硝酸,振荡。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黄色。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深棕色。

(1)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实验现象与预期不符,继续进行实验。
取深棕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溶液变为深棕色的原因
【资料与猜想】
查阅资料后猜想,可能是生成的或NO与溶液中的反应,而使溶液变为深棕色。
【实验与探究】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已检验,尾气处理已略去)

ⅰ.关闭c,打开a和b,通入,一段时间后关闭a;
ⅱ.向甲中加入适量浓,一段时间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ⅲ.关闭b、打开c,更换丙、丁中的溶液(试剂不变);
ⅳ.继续向甲中加入浓,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与ⅱ相同的实验现象。
(3)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溶液的深棕色可能是因为          
A.与NO发生了反应B.发生了反应
C.与NO发生了反应D.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改进】
实验三:验证的还原性
(7)该小组同学依据实验二的结论改进了实验一,观察到了预期现象,其实验操作是向盛有____________的试管中滴入几滴____________,振荡。
2024-05-09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监测化学试题
2 .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最大祸首。协同去污,变废为宝,为处理工业废水提供了新思路。永固电镀厂产生大量含FeSO4、CuSO4的电镀废液,水光皮革厂产生大量含K2Cr2O7的废液。两厂联合处理废水,回收Cu并生产铁红和媒染剂Cr2(SO4)3•6H2O,工艺流程如图:
   
(1)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处理滤渣时,要保持通风,并严禁烟火,其原因是_______
(3)滤液可以通入X一步转化为溶液A,检验溶液A中金属阳离子的试剂是______,X可以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些物质_______
A.CO2 B.O2 C.Cl2 D.SO2
(4)滤液与含K2Cr2O7的废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从Cr2(SO4)3溶液制取Cr2(SO4)3•6H2O晶体的实验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6)已知Cr(OH)3化学性质与Al(OH)3类似,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将流程中的Cr2(SO4)3溶液转化为可用于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Cr2O3(绿色粉末,广泛用于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转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023-06-03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西南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化学试题
3 .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_________色,停止加热,即制得胶体。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_
(2)甲组同学通过研究pH对稳定性的影响,得到如图1所示结果,增强稳定性的措施为_________

(3)乙组同学为探究与Cu的反应,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

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为了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
ⅰ.CuSCN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ⅱ.的化学性质与相似;
ⅲ.
填写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步骤1:取4mL0.2mol/L的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步骤2:取4mL_________mol/L的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市售某种补铁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酸亚铁。根据名称认为该糖浆中含有,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方案试剂X
方案ⅰ1mL1mol/L酸性溶液
方案ⅱ依次加入5滴KSCN溶液、1mL氯水
①方案ⅰ中预期现象与实验现象相同,并不能证明补铁口服液中一定含有,猜想理由是_________
②方案ⅱ中预期现象是_________;若方案ⅱ实际操作中自始至终无明显现象,说明符合方案ⅰ猜想理由。为验证猜想,在方案ⅱ的基础上可进行操作:_________,即可得到预期的现象。
4 . 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探究的反应机理,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通过注射器注入适量蒸馏水,使固体全部溶解(未见气泡产生);
Ⅱ.将部分液体转移至B中;
Ⅲ.向A剩余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B中左侧溶液褪色且有气泡产生,右侧溶液变为红色。
①将部分液体转移至B中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
②右侧溶液变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③左侧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若向“步骤Ⅱ”A的剩余溶液中加入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为_______
②“步骤Ⅲ”的现象为_______;由此推测反应的第一步为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3)过氧化钠可与铝粉发生反应:,该反应可以体现具有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碘及其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染料等方面。碘酸是一种强酸,其水溶液有强氧化性。已知氧化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一种以含有少量的废液为原料制备的方法如图所示。

①“转化”生成的Ag溶于稀硝酸可获得硝酸银,写出Ag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通入的过程中,若,则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当后,单质碘的产率会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
(2)大量的碘由自然界的与还原剂反应制得,则该制备的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卤素互化物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卤离子和卤氧离子(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碘酸钙是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中补碘补钙的常用试剂,微溶于水。加热升温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分数w()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为获得无水碘酸钙,可将晶体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若将加热温度提高至540℃,则此时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 . 铂钌催化剂是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一种以钌矿石[主要含Ru(CO3)2,还含少量的FeO、MgO、RuO4、CaO、SiO2]为原料制备钌(Ru)的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Na2Fe4(SO4)6(OH)2中Fe的化合价为____
(2)“酸浸”时,Na2SO3的作用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有SiO2____(填化学式)。“酸浸”中钌的浸出率与浸出温度、pH的关系如图所示,“酸浸”的最佳条件是____

(3)“除铁”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提示:1molNaClO3参与反应,转移6mol电子)
(4)从“滤液2”中可提取一种化肥,其电子式为____
(5)“灼烧”时Ar的作用是____
(6)某工厂用10t钌矿石[含8.84tRu(CO3)2、165kgRuO4],最终制得3636kgRu,则Ru的产率为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2-05-10更新 | 1870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7 . 某实验小组测定铁的氧化物FexOy的化学式,已知该氧化物中铁元素只有+2和+3两种价态,实验步骤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和步骤②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溶液a中阳离子只有Fe3+和Fe2+
C.溶液b中n(Fe3+):n(Cl-)=1:3D.通过计算可得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4O5
2022-03-03更新 | 63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小组探究CuSO4溶液、FeSO4溶液与碱的反应,探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将一定浓度CuSO4溶液,饱和FeSO4混合溶液加入适量氨水,产生红褐色沉淀,经检验,红褐色沉淀含Fe(OH)3
(1)分析Fe(OH)3产生的原因:O2氧化所致。
验证:向FeSO4溶液中滴入氨水,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①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产生红褐色沉淀:4Fe(OH)2+O2+2H2O=4Fe(OH)3。电极反应式:还原反应:O2+2H2O+4e-=4OH-。氧化反应:___________
(2)提出问题:产生Fe(OH)3的原因可能是Cu2+氧化所致。
验证如下(溶液A:饱和FeSO4溶液+CuSO4溶液;已排除空气的影响):
序号实验试剂现象
I氨水生成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和灰黑色固体物质
II溶液无明显变化
①I中可能产生Cu,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产生Cu的合理性:___________
②检验:滤出I中不溶物,用稀H2SO4溶解,未检出Cu。分析原因:
i.I中未生成Cu。
iiI中生成了Cu。由于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因此未检出Cu。
(3)设计实验(III)确认CuSO4的作用(已排除空气的影响),装置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补全电化学装置示意图___________。经检验,实验中产生了Fe(OH)3、Cu。
②II、III中均含Cu2+。III中产生了Cu,II中未产生Cu,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
(4)CH3CHO分别与AgNO3溶液、银氨溶液混合并加热,CH3CHO与AgNO3溶液混合物明显现象,但与银氨溶液混合能产生银镜。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
9 . 纳米在磁流体等领域有应用。一种制备纳米的方法如下:
Ⅰ.的氧化:常温,将溶液用溶液调节,再加入溶液,得到红棕色悬浊液。
(1)①若用溶液调节过高会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上述反应完成后,测得值与产率及其生成后溶液的关系,结果如下:
7.28.29.2
的产率95%
生成后的约4约4约4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生成后溶液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
③当时,产物中存在大量。对的产生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ⅰ:反应过程中溶液酸性增强,导致转化。
假设ⅱ:溶液中存在少量,导致转化。
经分析假设ⅰ不成立。其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
为验证假设ⅱ,其他条件相同时,向浊液中加入不同浓度后测定物质的组成,结果如下:
含量%含量%
0.001000
0.014060
0.020100
时,产率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Ⅱ.共沉淀:向红棕色悬浊液中同时加入溶液和浓溶液进行共沉淀,再将此混合液加热回流、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纳米
(2)共沉淀时的反应条件对产物纯度和产率有影响。
①共沉淀过低时,得到的纳米中会混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②已知,其他条件一定时,测得纳米的产率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经理论分析,时纳米产率应最高,事实并非如此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10-19更新 | 52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检测化学试卷
10 .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的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I:转化为
实验步骤及现象;甲组同学将少量铜粉加入1mL 0.1mol/L 溶液中,观察到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乙组同学将过量铜粉加入1mL 0.1mol/L 溶液中,观察到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出现白色沉淀;丙组同学将过量铜粉加入1mL 0.05mol/L 溶液中,观察到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
①分别取三组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于三支试管中_______(填操作步骤以及现象),证明生成了;分析三组实验结果,实验中均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对比三组实验,说明加入蒸馏水后沉淀的产生与_________有关。
③向丙组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
④丙组在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时,取反应后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KSCN溶液,结果出现白色沉淀,查阅资料:i.的化学性质与相似,CuSCN为白色固体;ii.,写出该实验中出现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II:转化为
实验步骤及现象:向3mL 0.1mol/L 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稀硝酸,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已知(棕色)
⑤使用的溶液中存在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
⑥实验中产生NO的原因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实验III:互转化
实验步骤及现象:将通入足量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将产生的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6.99g,则整个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假设只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