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元素及其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E+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一个能实现G+H→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2-09-1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2 . 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
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2022-07-27更新 | 2894次组卷 | 99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部分含碳物质的分类与相应碳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态p可做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
B.p转化为r可通过化合反应来实现
C.m转化为n或o的反应均释放能量
D.n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中既存在共价键也存在范德华力
2022-05-26更新 | 72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高三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联考化学试题
4 . “轻轨电车”是重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当电车启动时,电车电刷跟导线的接触点由于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能导电且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该接触点上材料的选用较为合适的是
A.金刚石B.铝C.石墨D.钠
2021-09-06更新 | 55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碳捕捉技术”可实现二氧化碳的分离、储存和利用。实际生产中,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B.整个过程中,只有CO2可循环利用
C.能源消耗低是该技术的一大优点D.该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
2020-12-02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威海文登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挥发出的HCI,E为收集氧气装置。

(1)C中盛有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装置E的错误:______________
(4)取agC3H6O2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Na2O2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ag。
2020-10-17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方法的一大缺点是能耗较大
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D.“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2020-03-31更新 | 58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下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可能是

A

B

C

D

X

Y

饱和溶液

浓硫酸

溶液

溶液

A.AB.BC.CD.D
2020-02-27更新 | 53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高考真题变式题(不定项选择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