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动手实践。
某同学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运动,随后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放入稀盐酸中D.反应较快,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放入稀盐酸中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
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溶液,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灯,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标号对应的实验现象的序号并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
(5)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结论_________
(6)为探索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你还能提出其他的可行性方案吗_________
2022-11-26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版鲁科化学必修第二册第1章本章自我评价课后习题
2 .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2019-01-30更新 | 5670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江苏卷)
3 . 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试管A、B中的电极为多孔的惰性电极;C、D为两个铂夹,夹在被溶液浸湿的滤纸条上,滤纸条的中部滴有液滴;电源有a、b两极。若在A、B中充满溶液后倒立于盛有溶液的水槽中,断开,闭合,通直流电,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则:

(1)标出电源的正、负极:a为_______极,b为_______极。
(2)在湿的滤纸条中部的液滴处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____
(3)写出电极反应式:A中_______,B中_______
(4)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中均有气体包围电极。此时切断,闭合,检流计的指针是否移动?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
2022-11-26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本章自我评价课后习题
4 . 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某膨松剂中起蓬松作用的物质为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
(1)某学校兴趣小组为研究该膨松剂在加热情况下发生的反应和放出的气体的量,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Ⅰ:将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片刻,在试管口立即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加热足够长时间后,试管中仍有固体残留。
①结合以上实验现象,请写出加热时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结合运用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说明在碳酸氢钠中添加一定量碳酸氢铵的好处:_______
实验Ⅱ: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
按下图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的试剂皆为足量)。

【资料】
a.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
将一定质量的膨松剂样品装入装置B中,测定实验前后装置_______(填装置对应的字母符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实验Ⅲ:测定氨气的质量
调整上图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取相同质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
(2)实验Ⅱ中,若没有装置E,可能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实验Ⅱ和实验Ⅲ所取的膨松剂样品的质量一致,实验Ⅱ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实验Ⅲ测得氨气的质量为1.7g:
①通过计算分析该样品中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
②计算生成的氨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STP),体会该膨松剂在加热情况下的体积膨胀效果_______
2022-11-25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版鲁科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总结与检测课后习题
5 . 甲同学采用图Ⅰ装置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并用排水法收集NO气体。

(1)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虽然收集到的气体为一氧化氮,但并不能说明反应中一定生成一氧化氮。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
(3)丙同学采用图Ⅱ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该实验的步骤如下表所示,请在表格中填写对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从U形管左端加入稀硝酸,直至充满U形管右端
②用附有铜丝的胶塞塞住U形管右端,观察现象_________
③待反应停止后打开胶塞,观察实现现象_________
(4)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丙同学的实验存在什么缺陷_________
2022-11-2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苏教2020版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课后习题
6 . 动手实践。
请利用实验室提供的用品探究实验室制备氢气的最佳条件。
实验用品:
锌粒,铁钉,镁条,稀硫酸();
大试管,秒表,导管,单孔塞,双孔塞,量筒,水槽,广口瓶,烧杯,玻璃棒,镊子,胶头滴管。
(1)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
(2)请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_______
(3)请设计实验记录单,包括实验现象、收集气体的体积、收集气体所用时间等_______
(4)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
2022-11-26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版鲁科化学必修第二册第2章第3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课后习题
7 . 请根据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反应原理设计制备和收集氨气的实验方案,并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1)某同学用刚刚清洗过的未经干燥的集气瓶收集氨气,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 _______
(2)某同学认为可以用加热浓氨水或向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的方法获得氨气,这两种方法是否可行?为什么? _______
(3)如何检验氨气是否已收集满?简述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
8 . 历史上曾用绿矾()制备硫酸。高温条件下发生如下分解反应:。为检验高温分解的气体产物,进行如下实验:将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以检验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

(1)请写出试剂瓶①和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为什么要将通过品红溶液的气体再通入溶液中_______
2022-11-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苏教2020版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课后习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