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53 道试题
1 . 已知Cu与在硫酸中可以发生如下反应:。某学习小组将Cu与在硫酸中的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准备
(1)硫酸溶液的配制
①配制溶液,需要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在实验室配制上述溶液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下图所示仪器的是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II.实验探究
【实验任务】利用相关原电池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影响因素。
【查阅资料】其他条件相同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
【进行实验】
(2)利用下表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4,记录数据。
实验装置实验序号烧杯中所加的试剂电压表的读数
硫酸溶液
V/mLV/mLV/mL
130.0/10.0
230.01.09.0
330.02.08.0
430.01.0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对电压的影响可忽略。
①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___________
②由实验2和4可知,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3)由(2)中实验结果,学习小组同学对“电压随pH减小而增大”可能的原因,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1: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随pH减小而增强。
猜想2:酸性条件下,Cu的还原性随pH减小而增强。
为验证猜想,学习小组的同学在(2)中实验1~4的基础上,利用下表中的装置进行实验5~7,并记录数据。
实验装置实验序号实验操作电压表的读数
5/
6向①___________(填“左”或“右”)侧烧杯中滴加硫酸溶液
7向另一侧烧杯中滴加硫酸溶液
②该实验装置中盐桥的作用为___________
③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说明猜想2不成立,猜想1成立。
(4)已知Cu与反应时,加入氨水可形成深蓝色的、稳定的。小组同学利用(3)中实验5的装置继续探究,向左侧烧杯中滴加5.0mL一定浓度的氨水,相比实验5,电压表读数增大,分析该电压表读数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得出的结论为:影响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因素为___________
2024-01-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2 . 某学习小组将酚酞试液滴入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迅速褪色,为探究原因,查阅资料后做了分析和实验。
【查阅资料】
①Na2O2与水反应先生成H2O2,然后H2O2分解;
②H2O2类似于二元弱酸,,且具有强氧化性;
③酚酞在的溶液中变为无色。

(1)探究一:褪色原因
【提出猜想】
假设一:反应产生的O2将酚酞氧化;
假设二:反应产生的H2O2将酚酞氧化;
假设三:NaOH溶液浓度过高导致酚酞试液褪色。
实验如下表,请填写空白: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5mLpH=10的NaOH溶液中滴加5滴酚酞试液,再通入足量O2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假设一:_____
在5mLpH=10的NaOH溶液中滴加5滴酚酞试液,再滴加1mL3%的H2O2溶液______假设二:成立
在5mL的NaOH溶液中滴加5滴酚酞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假设三:成立

【提出猜想】
(2)针对假设二,有同学提出还应补充实验才能证明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 H2O2,则补充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
(3)探究二:H2O2的性质及应用
①H2O2的酸性
用化学用语表示H2O2显酸性的原因______
②H2O2的还原性
某实验用量筒量取浓H2O2溶液配制溶液,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现用酸性KMnO4液滴定所配H2O2溶液,取25.00mL H2O2溶液于锥形瓶中,完成三次实验平均消耗KMnO4标准溶液22.50m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标定的H2O2溶液浓度为______
③若滴定时出现以下情况,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
A.装入标准酸性KMnO4溶液时,未润洗滴定管
B.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出现颜色变化就立即停止滴定
C.滴定前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记录标准液体积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2024-01-2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
3 . 人体必需的一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情况如下:

(1)碳、氢、氧、氮是人体内的主要元素。碳有多种同位素,其中考古时用于测定文物年代的是___________。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帮助我们维持机体的电解质平衡。常温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一种漂白液,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硒(Se)具有抗氧化、增强人体抵抗力的功效。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
(4)铁、铬、锰在人体内含量微乎其微,但对维持内分泌平衡和身体基础代谢有重要作用。向少量酸性H2O2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前四周期同族元素的某种性质X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若a、b、c表示氧族元素,则X表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
B.若a、b、c表示卤族元素,则X表示对应简单离子的还原性
C.若a、b、c表示第IA族元素,则X表示对应离子的氧化性
D.若a、b、c表示第IIA族元素,则X表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9-10高一下·云南曲靖·期末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解题方法
4 .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在空气中易转变为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还原性B.氧化性C.碱性D.酸性
2024-03-06更新 | 208次组卷 | 238卷引用:2010年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化学卷
5 . 通常我们会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少量水垢(CaCO3),这是由于醋酸具有
A.碱性B.酸性C.氧化性D.还原性
2023-07-28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6 .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过氧乙酸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具有酸的通性,受热时可分解为乙酸、氧气。某化学小组对过氧乙酸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定性探究】
资料显示:过氧乙酸的氧化性强于高锰酸钾。
(1)为了探究某市售过氧乙酸中是否含有,设计如下方案:
A.取少量过氧乙酸样品配成溶液,加入含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取少量过氧乙酸样品配成溶液,加入少量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和有无气泡产生
C.取少量过氧乙酸样品配成溶液,加入少量品红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_(填标号)。
【定量测定】
在过氧乙酸样品中常含有残留的。测定样品中过氧乙酸的浓度时涉及反应:
(2)取待测液并用硫酸酸化,再用浓度为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至溶液呈粉红色,消耗标准溶液。另取待测液,加入过量的溶液和几滴淀粉溶液,并用硫酸酸化,再用浓度为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至溶液呈无色,消耗标准溶液
_______
②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加入过量溶液
B.用标准溶液滴定前振荡锥形瓶的时间过长
C.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
D.用标准溶液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7 . 向乙醛溶液中加入含的物质的量为1的溴水,观察到溴水褪色。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有如下3种猜想:①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②由于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③由于乙醛分子中有不饱和键,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为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2种实验方案。
方案1: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方案2:测定反应后溶液中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检验褪色后的溶液显酸性,说明溴水将乙醛氧化成乙酸
B.若测得反应后为0,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C.若测得反应后为2,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D.若溴水能将乙醛氧化为乙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8 .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性质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同一主族(从上到下)
核外电子的排布能层数_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1→2或8_______
金属性______________
非金属性______________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氧化性______________
还原性______________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酸性______________
碱性______________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
第一电离能_______ (但ⅡA>ⅢA,ⅤA>ⅥA)_______
电负性______________

2022-12-27更新 | 504次组卷 | 1卷引用:【知识图鉴】单元讲练测选择性必修2第1章01讲核心
9 . 向乙醛溶液中加入含Br2的物质的量为1 mol的溴水,观察到溴水褪色。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有如下3种猜想:①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②由于乙醛分子中有不饱和键,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③由于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为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2种实验方案。
方案1: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2:测定反应后溶液中的n(Br-)。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不能确定是取代反应还是氧化反应
B.若测得反应后n(Br-)为 0 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C.若测得反应后n(Br-)为 2 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D.若溴水能将乙醛氧化为乙酸,则乙醛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022-07-13更新 | 456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亚硝酸钠(NaNO2)可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氧气结合的能力。误食亚硝酸钠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缓解。上述亚硝酸钠和维生素C表现的性质分别是
A.还原性和氧化性B.氧化性和还原性
C.氧化性和酸性D.还原性和碱性
2020-11-09更新 | 857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科)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