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383 道试题
1 . 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设计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可分离胶体和溶液
B.乙装置可制备无水固体
C.丙装置可探究铁的析氢腐蚀
D.丁装置中现象可证明与结合能力:
2024-04-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学业测试化学试卷
2 . 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在室温下即可制备氯气,用如图装置制备少量的氯气并探究其性质。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根据溴化钠和碘化钠中的现象可证明氧化性:Br2<I2
B.红墨水褪色,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
C.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D.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2023-07-27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测试(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卤代烃的性质,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实验1:取一支试管,滴入15滴1-溴丁烷(CH3CH2CH2CH2Br),加入1mL5%的NaOH溶液,振荡后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为证明1-溴丁烷在NaOH水溶液中能否发生取代反应,同学们提出可以通过检验产物中是否存在溴离子来确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进行如下操作:将1-溴丁烷与NaOH溶液混合后充分振荡,加热,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硝酸银溶液来进行溴离子的检验。
1-溴丁烷在NaOH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3)乙同学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确定了溴离子的生成,乙同学的方案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___________
(4)丙同学提出质疑:通过检验溴离子不能证明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实验,检测实验1中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的生成可判断发生取代反应,实验小组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证实了该物质的生成。
实验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2.0gNaOH和15mL无水乙醇,搅拌,再加入5mL1-溴丁烷和几片碎瓷片,微热,一段时间后,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6)甲同学认为,依据实验2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判断A中发生了消去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
(7)乙同学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依据实验现象可判断是否发生消去反应,B中物质可以为___________

(8)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
ABCD
利用乙醇反应制取乙烯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制取乙酸乙酯(必要时可加沸石)检验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中有乙炔

(9)制备苯甲酸甲酯的一种反应机理如图(其中Ph-代表苯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1直接催化反应的进行
B.反应过程涉及氧化反应
C.化合物3和4互为同分异构体
D.可以用苯甲醛和甲醇为原料制备苯甲酸甲酯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___________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往CH2=CHCHO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在试管中加入聚氯乙烯薄膜碎片,将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加热试纸变红说明聚氯乙烯受热分解产生酸性气体
C向2mL甲苯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向2mL苯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甲苯中褪色,苯中不褪色说明甲基活化了苯环上的氢原子
D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乙醇中含有水
2024-02-1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等级)试卷
4 . 肉桂酸用在食品防腐保鲜上,是具有无公害的环保防腐剂。用在葡萄酒中,使其色泽光鲜。肉桂酸具有很强的兴奋作用,可直接添加于食品中。某小组设计实验制备肉桂酸并探究其性质。
【原理】
      
【性质】
物质苯甲醛肉桂酸乙酸酐乙酸
沸点179℃300℃140℃117.9℃
水溶性微溶于水、无色油状液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与水反应生成乙酸与水互溶
【步骤】
   
【装置】利用图1装置完成步骤①,利用图2装置完成步骤②,抽滤操作用图3装置。(装置图中加热和固定装置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完成步骤①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热水浴(90℃以下)                    b.油浴(90~250℃)                    c.沙浴(250~350℃)
(2)完成步骤②,蒸馏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导管1与空气相通,其作用是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3)相对普通过滤,利用图3抽滤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4)第一次抽滤的滤渣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5)证明步骤②中已达到实验目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
(6)探究肉桂酸的性质。取少量产品溶于水,并将溶液分成甲、乙两份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向甲中滴加少量的酸性溶液紫色变为无色肉桂酸含碳碳双键
b向乙中滴加少量的溶液产生气泡肉桂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上述实验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代号)。
5 . 实验室可用酒精、浓硫酸作试剂来制取乙烯,但实验表明,还有许多副反应发生,如反应中会生成、水蒸气等无机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纯净的乙烯并探究乙烯与单质溴能否反应及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备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实验中,加热F装置时必须使液体温度___________
(2)写出浓硫酸与酒精直接反应生成上述无机副产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为实现上述实验目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F→___________→D,(各装置限用一次)
(4)当C中观察到___________时,表明单质溴能与乙烯反应;当D中___________时,表明C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若D没有出现前面所描述的现象时,表明C中发生的是___________反应。
2023-04-20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崇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22-23高二下·全国·课时练习
6 . 实验室可用酒精、浓硫酸作试剂来制取乙烯,但实验表明,还有许多副反应发生,如反应中会生成SO2、CO2、水蒸气等无机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纯净的乙烯并探究乙烯与单质溴能否反应及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混合浓硫酸与乙醇的方法是将_______慢慢加入另一种物质中;加热F装置时必须使液体温度_______
(2)写出浓硫酸与酒精直接反应生成上述无机副产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为实现上述实验目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F→_______→D(各装置限用一次)。
(4)当C中观察到_______时,表明单质溴能与乙烯反应;当D中_______时,表明C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若D中没有出现前面所描述的现象时,表明C中发生的是_______反应。
(5)关于浓硫酸和乙醇混合加热制取乙烯的实验装置F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_______个。
①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
②在反应容器中放入几片碎瓷片防止混合液暴沸
③圆底烧瓶中装的是乙醇和3mol·L-1H2SO4的混合液
④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下,以便控制温度
⑤若出口出来的气体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
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会逐渐变黑
⑦生成的乙烯气体中混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023-02-11更新 | 660次组卷 | 1卷引用:【知识图鉴】单元讲练测选择性必修3第3单元01讲核心
7 .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纯净的氯气并研究氯气的性质。装置如下:
   
已知: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装置B的功能是:____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
(2)a,b均为红色布条,其中a布条为___________的(填“干燥”或“湿润”)。与实验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进行表达)
(4)小组同学观察到D中红色褪去,并对褪色原因提出假设:
假设1:___________
假设2:ClO-破坏了酚酞的结构。
该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假设1是否成立。实验方案为:取少许D中褪色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_(填“操作”),若___________(填“现象”),则假设1成立。
8 . 糠醇(   )和糠酸(   )是重要化工产品,实验室用糠醛在碱中发生歧化反应制备,其原理如下:
①2+NaOH+          
+HCl+NaCl   
已知:糠醇、糠酸的沸点分别为171℃、134℃,乙醚的沸点为34.5℃。
实验步骤:
步骤1:取适量40%NaOH溶液和1g聚乙二醇于下图装置的三颈瓶中,在搅拌下慢慢滴加入糠醛,反应温度保持在8~12℃保温半小时,得到淡黄色浆状物。
   
步骤2:在搅拌下,加入适量水直到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此时溶液呈暗红色。
步骤3:用乙醚多次萃取分液,得到水溶液B和乙醚层。合并乙醚层并加入硫酸镁固体,操作C得到液体D。
步骤4:用水蒸气蒸馏液体D,分离乙醚和糠醇。
步骤5:水溶液B中加入盐酸,调pH为2,充分冷却后析出晶体,抽滤得到粗糠酸。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步骤3中多次萃取、分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硫酸镁的作用是___________,操作C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用如图装置完成步骤4。最开始蒸馏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____。剩余液体采用蒸馏操作分离出糠醇,收集馏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
   
(4)利用如图装置完成步骤5中抽滤。抽滤过程中自来水流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探究糠醇的性质。设计下列实验检验糠醇含有的碳碳双键、羟基。
序号操作及现象结论
取少量产品于试管,滴加几滴酸性溶液,振荡,溶液褪色糠醇含有碳碳双键
取少量产品于试管,滴加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振荡,溶液褪色糠醇含有碳碳双键
取少量产品于试管,加小块钠,观察到有微小气泡糠醇含有羟基
上述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023-06-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1-22高一上·广东深圳·期中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Ⅲ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1)实验室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
(3)若产生足量,实验过程中装置Ⅳ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图中装置Ⅱ与Ⅲ之间添加图中的_______装置(填序号)。

(5)有一种“地康法”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反应Ⅰ属于_______反应。(填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②在450℃条件下,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工业生产中常用氨气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泄漏。若有泄漏,可以观察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为固体),同时会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1-11-21更新 | 59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峡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理科)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实验室可用酒精、浓硫酸作试剂来制取乙烯,但实验表明,还有许多副反应发生,如反应中会生成SO2、CO2、水蒸气等无机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纯净的乙烯并探究乙烯与单质溴能否反应及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备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加热F装置时必须使液体温度___
(2)为实现上述实验目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F→___→D。(各装置限用一次);其中B装置的作用___
(3)当C中观察到___时,表明单质溴能与乙烯反应;当D中___时,表明C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若D没有出现前面所描述的现象时,表明C中发生的是___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