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氯气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所示物质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HCl(aq)Cl2(g)FeCl2(s)
B.Fe(s)Fe2O3(s)Fe2(SO4)3(aq)
C.SiO2SiSiCl4
D.N2NH3NH4Cl(aq)
2 . 如图所示是一个带有可自由移动活塞的密闭容器(不透光),M为隔板,a、b分别代表一种气体。在恒温条件下,若抽去隔板M,活塞不移动,则a、b两种气体可能分别为
A.和HClB.
C.NO和D.
3 .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将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将铜粉加入1.0mol/L的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Fe比Cu活泼
C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比较低
D向KI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混合后,加入苯,振荡,静置上层溶液显紫红色氧化性:Cl2>I2
A.AB.BC.CD.D
4 .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向KI-淀粉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2>I2
B将钠放入热坩埚中加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反应有Na2O2生成
C将湿润的有色纸条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一段时间后纸条褪色氯气具有漂白性
D向某溶液中加入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溶液中可能含有Cl-

A.AB.BC.CD.D
5 .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等未画出)制取氯气并用氯气制备PCl3,将氯气持续通入耐热反应器中与白磷接触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火焰。

已知:PCl3和PCl5的一些物理性质如下:
熔点/℃沸点/℃
PCl3- 93.676
PCl5148160

回答下列问题:
(1)N2的电子式___________;反应前充入足量N2目的是___________
(2)写出浓盐酸和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恒温热交换槽控制最适宜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
(4)试剂M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
(5)PCl3在潮湿的空气中迅速水解,生成二元酸H3PO3。写出P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020-09-06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6 . 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重要方法。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ABCD




右边试管产生气泡较快左边棉球变棕黄色,右边棉球变蓝色镁电极上有气泡冒出,铝极溶解试管中液体变浑浊
结论催化活性:Fe3+>Cu2+氧化性:Br2>I2金属性:Al>Mg非金属性:C>Si

A.AB.BC.CD.D
2020-07-24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9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
7 . 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B为气态单质,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E、H、I为氧化物,E为黑色固体,I为红棕色气体;M为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在B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E→B的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J→M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硫酸铁溶液中是否存在Fe2的试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2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0届高三9月模块诊断性测试化学试题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碘单质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I2(g)+H2(g) 2HI(g)     △H=-9.48kJ·mol1
②I2(s)+H2(g) 2HI(g)     △H=+26.48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条件下,l mol H2(g)和l mol I2(g)充分反应,放出热量9.48kJ
B.该条件下,碘升华的热化学方程式为I2(s)=I2(g) △H=+35.96kJ·mol1
C.相同条件下,Cl2(g)+H2(g)=2HCl(g)的△H >-9.48 kJ·mol1
D.反应①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的活化能
2020-04-22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06 化学能与热能-2020年高考化学命题预测与模拟试题分类精编
9 . 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有白雾生成
B.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没有变化
C.溴水中加入足量碘化钾固体,溶液褪成无色
D.将灼烧发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表面黑色消失
2020-04-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10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产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绿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加水溶解后可能得到绿色溶液
D.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钾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
2020-03-31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2011届高三六校联考化学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