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氯气与碱溶液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1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i.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成(棕黑色)、(绿色)、(紫色)。
ii.浓碱条件下,可被还原为
iii.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序号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通入
I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II5%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III40%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通入前,II、III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对比实验I、II通入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_______
(3)根据资料ⅱ,III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发生反应,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①取I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III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②取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
③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III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__
2022-12-27更新 | 35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湘豫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摸底考试变式汇编(17-21)
2 .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晶体滴加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溴单质为深红棕色)

能全面解释实验现象且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氧化性:
Bc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d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e处变红色还原性:
A.AB.BC.CD.D
2022-03-18更新 | 1345次组卷 | 5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化学试题
3 . 高铁酸钾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使用前需_______
(2)装置A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
(4)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说明在此条件下的氧化性比_______(填“强”或“弱”),当装置C中得到大量紫色固体时立即停止通入,原因是_______
(5)装置D可用于吸收多余的,吸收液具有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2021-09-2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开封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图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abc
de
……f
(1)元素b、c、e形成的常见稳定单质中最易与H2化合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元素d、e所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110 g·mol-1,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其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
(3)推测原子序数为35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4)依据元素周期律推测,元素f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f的单质常温下呈气态
B.f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C.fc3属于酸性氧化物
D.fc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5)气体分子(ab)2中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ab)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常温下其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3-02-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探究卤素单质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I.为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沾有NaOH溶液的棉花。

(1)A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B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C处沾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该实验___________验证非金属性Cl>Br>I(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
II.已知Cl2可以将Fe2+氧化成Fe3+,为探究Br2能否将Fe2+氧化成Fe3+,某同学甲做了以下实验: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呈黄色。
(3)乙同学认为不能据此现象认为Br2氧化性比Fe3+强,理由是___________
(4)丙同学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氧化性:Br2>Fe3+。请在表中写出丙同学可能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b.CCl4、c.无水酒精、d.KSCN溶液)。

选用试剂(填序号)实验现象
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4-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氯的含氧酸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在预防新冠疫情中起到重要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氯气和相应的碱溶液反应制取NaClO和,制备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持仪器略去),并研究的氧化性。已知:氯气与碱反应,温度较高时生成,温度较低时生成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装置A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C中与试剂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如果缺少装置B,对制取NaClO和的影响是_______
(5)E中可选用试剂有_______(填标号)。
A.饱和溶液       B.浓       C.饱和NaCl溶液       D.NaOH溶液
(6)该小组在探究氧化性时,发现的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反应为。小组分析认为,反应生成的离子可能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为了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温度盐酸
25℃10mL10mL0mL1mL
25℃10mL10mL1mL0mL
该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_______
7 . R、T、X、Y、Z是短周期中的5种主族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
RTX
YZ
已知:R的一种同位素常用来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1)R、T、X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下列能说明Z的非金属性强于Y的是_______(填字母选项)。
A.Z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B.Z单质能从Na2Y溶液中置换出Y单质
C.的还原性强于
D.Z的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强于Y的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
(3)T的最常见氢化物(1分子内含有10个电子)。
①实验室制取该物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该物质经催化氧化可得到T的某种氧化物,工业上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可以制得硝酸。请写出该物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产生YX2气体。产生YX2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在常温下,将Z2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一种漂白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3-06-1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
A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B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上层液体呈紫色Br2的氧化性强于I2
C向X稀溶液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X中无NH4+
D分别向2mL品红溶液和2mL加入醋酸酸化的品红溶液中滴入3滴84消毒液,观察到后者溶液很快褪色溶液pH减小,84消毒液氧化能力增强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